岷江漂流
作者:南国嘉木
|
|||||
岷江漂流
我说:“你不知道我当过知青的吗?当过知青的还怕啥啊,呵呵!”老廖很吃惊:“怎么,你也当过知青?既然当过知青,那就没问题!”然后他仔细吩咐我该带上什么必须的东西,集合时间地点等等。。。 我们这一次的路线是从成都乘车到新津,新津下水途经彭山、嵋山、青神到乐山结束。 这次一共有20多人,18条船,其中有几位是一对夫妇划一条船的,还有象我这样来搭船的。 划船人都背一大包,里边有船具和一些必须品,大约有20多公斤重。 我很轻松的背了一个小背包,提了个相机可随时拍照。 听老廖说这次有几个新手,所以选择比较安全的一段让大家练练,对他们这些老手来说就相当于旅游玩玩了。 第一天我搭乘的是老柳的船。 这天特别热,艳阳高照大家在江边阴凉处打开行装,更衣、给船充气,做好准备后先后下水。 下水后彩色橡皮船很快散落江水中,长长拉开阵线,在寂寞的江面上形成一道亮丽风景。沿途惹得岸上的不断有人观看,甚至乡间长途汽车都停下来让乘客观看。 这一路确实没啥危险,不过江水也时缓时急。 江底礁石多的地方,水浪就大,大家管这种地方叫“滩”;江面窄处水流便急,特窄处便叫“关”。 另外还有浅滩,要注意避开怕搁浅会让石头把船底划破。还有旋涡,要尽量避开,否则被卷进去有时要半个小时才能挣脱出来,出来后的人是天旋地转脸色苍白,半天才能缓过神来。还有人工拦水坝,遇上了要远远地扛船上岸,走路绕过,千万别去闯,坝过后便是高高的跌水,跌水下通常是大旋涡。曾有一位水友就因来不及上岸而牺牲在跌水下。 队长老廖和副队长冉龙通常一前一后照顾大家,一路上听见他们粗吭的吆喝声“前边有滩,注意啦!”“左边有浅滩,大家靠右走!”“要闯关啦,拉开距离,一个一个过!”。。。“等一等,后边的快跟上!”。。。好不热闹! 其实大家都喜欢过小滩。小滩有些小刺激,但没有大滩的危险,大滩需要几条船并在一起才能闯过而不翻船。小滩只要垂直迎着浪走便可以闯过。 过滩时,对着浪头,感觉浪劈面打来,将船带上浪尖,又拖进浪谷,一浪接一浪,每一浪来是大家都忍不住大叫“噢!!!!!!!!!!” 过了滩,轻一点的浑身湿透,重一点则像坐在澡盆了,船里装满了水,需要在水缓处靠河滩停船倒水。 我们都是泳装加救生衣,另外必须带草帽,披一件衬衫遮阳,否则很快会被晒脱皮。遇上一段水很静的话,那才叫真热,跟待在蒸笼里似的,这时就不断有人跳进水里游泳,要不就会中暑了。 遇上天凉时也会一路冷得打哆嗦。 就这样急急缓缓地漂着,也忘不了欣赏两岸青山绿水,秀丽景色。遇上景色特别好的地方,大家会上岸小憩。 这里的山水特别有国画泼墨的风格,远山重重在云雾间时隐实现,近水碧波粼粼,两岸郁郁葱葱。河滩上总有零零落落的水牛在懒懒的或啃草,或打瞌睡,江中小岛上长满芦苇,此时正是芦花絮絮,藏着一群群长腿鹭鸶,不时被我们的船队惊得扑腾着翅膀慌乱的飞起。江边时有孤独的打鱼人在收放鱼网,这时我们队长会靠船过去买上十多斤鱼中饭或晚饭让店家给现做了吃。 就这样我们一路扰着周围的一片宁静漂走着,走过处很快又恢复宁静好似雁过无痕。我们在这山水中渐渐觉得自己好像被融化其间,渐渐地接近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难怪,这些水朋友们说,隔一阵不漂,心里就慌,就想这山水。
第一天傍晚漂到汉阳坝住宿一夜。 古代的蜀中交通有水陆两道。陆路众所周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此水路相当发达,而现在这条水路几乎被现代社会遗忘,我们好似一群穿越时空走进一部古装戏里的现代流浪人。 汉阳坝就是当年一个曾经繁华的江边码头小镇。 码头上茂密的古树参天,踏着磨损的石阶走上岸,踩着一路窄窄的湿漉漉的石板路穿过小镇,两旁老木房那陈旧衰败的雕梁画柱好像在无声的讲述着那曾经辉煌的古老的故事。 我们住在靠近岸边镇头上的一个老店里,这是一个两进的古老的四合院,这偏僻江边小镇的四合院格局和北京的老四合院如出一辙。院中花草茂盛,店主用的家具古老而有品位,若搬到城里该值不少钱。 小镇唯一一个大一点的饭店,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也感到招架不起,费了好长时间做饭。大家把东西收拾好放在旅店里,大都到饭店门口坐着休息,等着吃饭。每每这时是老柳发表演讲的时候,这里闭塞而民风淳朴,人们都很好客,也好奇,这时已是晚饭后都溜达到饭店听老柳讲演。 我则自己挎着相机到处走走看看,发现这里有着我们在80年代前见过的老百货公司,还有铁匠铺,这里的居民大都是老人,一问才知道年轻人待不住,都出去闯世界了。 突然我眼睛一亮,对面走来一位老神仙! 只见老人童颜鹤发,目光炯炯,神色泰然,不紧不慢的迈着矫健的步子。那一身干净的浅灰色衫裤在傍晚的余光中飘飘忽忽,动中有静,静中有韵,那风度,那气质真是非大家没有。 老人目不斜视从我身旁走过,我忙不跌的尾随其后,直见他走进饭店旁的一道木门,对那里聚集的人群视若无睹。 我傻呼呼的在那门口继续探头张望,这时出来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含笑看着我,我一下有些张口结舌地指着里边:“那位。。。老先生?” 老太太会意地说:“哦,那是我公公。” “您公公?他多大年纪了?” “97岁!” 哇!我发现了宝贝哦! 这时大家在叫吃饭了,我谢谢老太太,说不打搅了,便吃饭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这家店吃饭时,我对老廖、老柳说,快点吃,下水前我们去拜访一位老神仙,就在隔壁! 很巧,老神仙的家门敞开着,简朴的木桌凳旁老人正端坐喝茶。 我们站在门口跟他打了招呼,说想和他摆龙门阵,老人脸上浮现笑意,爽快的答应了。 真让人惊讶,老人在81年前,16岁时竟然是乐山音乐专科学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难怪他那风度气质可是多少年的熏陶才能有的啊!也可见这小镇当年的繁华和藏有多少大家了。 他学成回来后在小镇中学教音乐,因为歌唱的好,后来成了土改工作队积极分子,再后来,成了小镇粮站的干部,退休快40年了。老人兴奋地给我们讲古叙今,耳聪目明,言语简洁明了,记忆力惊人,让我们敬佩不已。 民间真是藏龙卧虎啊! 顺便得提提小镇中学,那天晚饭后我们散步遛进了中学校园,校园大门面对着岷江,有宽宽的石阶可以走到河滩。皎洁月色中,校园里同样古树参天,树影下,古老简朴的灰砖木平房,球场,很宁静,且处处体现出浑厚深沉的文化底蕴。墙上的警句,墙报,那毛笔字,粉笔字之干净漂亮,遒劲有力,让人刮目!想想我们大城市这些老师们那一手字,真是惭愧哦! 啊!汉阳坝,这凝聚着中华古老文明的小镇,她的明天将会怎样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