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歌的对话 作者:董浩


 

  关于民歌的对话
 

XX兄好,对于来信谈的民歌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在西北黄土高原,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

对于兄说的这段话我有点有点纳闷。实际上,蒙古长调的音调也很长,湘剧高腔的音调也很高亢。

至于高腔也很多,比如广西的高腔民歌,四川高腔,绍剧高腔等。略过。

如果说湖南多山,所以湘剧高腔和秦腔一样高亢的话,那么云南佤族也是山地民族,为何佤族民歌的特点却是音区偏低,音域较窄。在唱词上也同信天游一样喜欢用比兴手法和增铺直叙?

佤族民歌《山顶开了迎春花》

〈山顶开了迎春花〉,

家家舂粑粑。

〈山腰开了白露花〉,

寨寨烤新茶。

〈山脚开了樱桃花〉,

酒香飘千家。

同样,《阿佤人民唱新歌》也用了上面的手法:

村村寨寨哎

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共产党光辉照边疆

山笑水笑人欢乐

社会主义好

嘿~架起幸福桥

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

哎~江三木罗

..................

我觉得凡民歌的特点在于由于唱歌人的文化限制造成歌词平直,从欣赏的角度看,《山顶开了迎春花》明显比《阿佤人民唱新歌》来得亲切。相比之下,《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着明显的文人特点。

至于是否高亢或者悠长,却与地理特征有关。如:

蒙古长调虽然也悠长,但由于草原地势平缓、辽阔,为求传的更远,相对采用低声部,犹如“次声”似的。而桂、湘、滇、川等地的高腔均于山地有一定的联系。高腔非秦腔所独有?

还有,高亢求的是音速,悠长求的距离,是不是跟发声方法有关?北人的发声多用胸(腹)音,越往北,发声部位越向下,直至下腹部;越朝南,发声部位越朝上?以京沪为界,试着一说。

北京人发声以用(腹)胸音为主,上海人发声以(胸)喉音为主,再往南,则以喉音为主,直至咽部。

所以为求音速和穿透力,所以调子就高,如高腔,为求传播距离,所以调子就低,加之部位北人以胸(腹)或以下部位发声,这种部位发声,共鸣性强;也正由于地理特征如山地、草原等所相关。而南人以喉(胸)音或以上部位发声,因为南人的地理环境并不很需要音速或者传播距离?

其实关于地域、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影响到饮食,服饰,生活起居,房屋的结构,语言,生活习惯...等等,等等。记得当年河觞里就有这种说法,窃以为然。

比如吃,越北的地方;越穷的地方,那么副食品(肉),都呈酱红色且比较咸,还是以京沪为例:

常听北京人说酱轴子味道如何如何好,什么祖传老汤,百年酱汤,还有盛名天下的烤鸭等,都是一一个颜色——酱红色。为啥,因为长期以来北方经济不太发达,加上气温相对低而干燥,把肉类食品做成酱红色——酱轴子,或者通过烤而去掉油脂——烤鸭(也是酱红色),经过这样的处理,肉类食品就相对容易保存。又比如涮羊肉,则更是相对经济落后地区或者游牧民族为迁徙或者战争需要而发明的一种方便吃法。

这种保存荤类食品的方式在西南地区则表现为酸、辣、干。

以上海说,饮食就比较清淡,这种清淡的食品保存就比较难,由于经济相对活跃,因此也无须比较长时间的保存。这种清淡越往南就越清淡,窃以为这种清淡饮食以广东潮州为最盛,如果划分圈子,大约过了香港澳门,这种清淡差不多就终止而换成另一种口味,比如咖喱味了。

扯远了,还是说民歌。

民歌大约也是这样吧,兄看,就广义的南方来说,以淮河为界,狭义的南方以长江为界,在淮河到长江以北部分的民歌,比如苏北的《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等,这个地区在语言上属于北方方言区,所以民歌以北方方言唱出,曲调大致以欢快为主,节奏相对以短、快为多。

过了长江,民歌无论从曲调,语言都与江淮地区完全不同,从苏、锡、常到上海到浙江东部地区属于吴方言区(杭州例外)。这个地区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所以这个地区的民歌一改长江以北的风格而便得委婉,常以小调为主,比如:江南的《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等。

《采莲赋》里说道: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下面不记得了——脸红。)兄看,是何等的“淫靡”。对了,还记得〈荷塘月色〉里有这么几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因此,窃以为,如果说苏北民歌是个野地里的村姑——活泼跳动的话,那么苏南以至整个吴方言区的民歌则是小家碧玉——扭捏娇若。

从地理上说,那么黄土高原由于山林植被比较少,风沙大,整个地貌显得比较苍凉,因此也就养成了那里的人们比较直爽粗犷的性格,因此北方的民歌就显得高亢苍凉抑带有激越成分?

在江浙一带,由于人口稠密,水网密布,于是从苏南到浙江东部一带的民歌就显得比较柔腻,由于人口稠密,也不必如兄所言,“在西北黄土高原,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的做派?

由此可见,自北方方言区自东北以降一直到苏北、到吴方言区就可以看出如关西大汉执铁板——野地村姑活泼泼(苏北)——小家碧玉的如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可以看出地域、地理经济对民歌的影响了。

至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歌,窃以为同样如此,兄看,蒙古草原辽阔平缓,真是一眼天际尽,加之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歌常伴之以马蹄节奏,又因为这个民族以游牧为生,所以天上常有鹰时刻盯着地下的牲畜,所以蒙古民歌既有老鹰在天上翱翔的悠长,又有马蹄的节奏,这2种的结合,窃以为有点象京剧中的紧拉慢唱的效果。

同理,作为地处云南的佤族,虽然同样居住在山上,但是云南的山上林木茂盛,潮湿,野兽毒虫比较多,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即使想如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也办不到,因为林木茂盛就起到阻隔声音传播的作用,而野兽毒虫较多,也使人们远距离大声说话变得不可能和没必要,所以佤族民歌相对音区偏低,音域较窄。

同样,桂、湘、滇、川等地的高腔均于山地有一定的联系。但这些山地植被比黄土高原要好些,比与云南山地植被差些;同样这些地方的水资源也比黄土高原丰富,所以歌调虽高亢却不绵长?

其实音区偏低,音域较窄并不止佤族,傣族也是如此。与佤族相比,傣族由于是依水而居,住处多为平坝,经济相对比山上好,所以相比傣族,佤族就要粗犷些,这点即使从这2个民族的图腾上也可以看出:佤族是牛头,傣族是孔雀,就可见一斑了。所以傣族民歌更比佤族民歌柔腻些。就那乐器而言,佤族和傣族的乐器最大的不同在于鼓点乐器。佤族用木鼓,傣族用象脚鼓。木者,山也,象者,水也。

以上是我的对民歌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也许是瞎说,那就等待方家指正了。再拜!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