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描述 作者:林子


  城市描述


  城市的季节

城市,自然也是有季节的。春、夏、秋、冬,依次循环。但住久了,却发现这季节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

其无关紧要,是因为在这城市里,你越来越难觉察到季节的变化,也就越来越不在乎季节的变化。在你有一天无意中发现,路边花坛已是生气盎然争妍斗艳,幡然醒悟春天翩然而至。然伫步回首,又见满地黄叶,不禁迷糊:这叶子怎么不黄在那深秋?落在那暮冬?而错过了季节,搅乱了春色?也许,是因为那秋里的霜冬里的风,被城市太高的楼群太密的街道和太多的喧哗挡住了,迟迟打不黄也吹不落那树上的叶子,而得等到这春天,才慢慢地黄去,慢慢地飘落。你突然觉得,城市的春,原是面目模糊的。

城市的夏呢?也是模糊的。不是它不热,而是热得太久,长长的日子里,你可以穿着轻薄的时装穿行在大街小巷,张扬着夏的喧嚣。不知是不是也因为城市里,有太高的楼群太密的街道和太多的喧哗,挡住了来自大洋的季候风,和北方高原的冷空气,使得这夏与春与秋甚至与冬的界限都彻底模糊了,使得那炎热的日子变得长长的。也因为如此,城市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空调,在高高低低的房子里,制造着更多的喧哗来阻挡外来的凉风。所以,空调也并不能缩短这长长的炎热,人们仍然会在长长的日子里,穿着轻薄的时装穿行在大街小巷,张扬着夏的喧嚣。

秋来了,也是令人困惑的。当你还在穿着轻薄的衣服,在依然热浪滚滚和尘烟迷漫的天空下走着的时候,满街时装店“秋季大减价”的广告,会让你觉得虚假而尴尬。你内心里,一定还藏着这样的情结,秋是有着明净的蓝天,有着金黄的稻田,有着永恒的希望,有着丰收的满足。城市里,天空永远灰蒙蒙,看不到明明白白的希望。日子永远青涩不熟,缺少着心满意足的安宁。没有了明净蓝天和没有了金黄稻田的秋,会不会让我们的日子变得苍白而干涩?没有了希望和满足的秋,会不会让我们的心变得局促而贪婪?

冬的日子里,城市仍然忙忙碌碌,红红火火。城市,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休整闲适的季节,一个养精蓄锐的时期。没有了冬闲的心境,便少了围炉夜话的情趣,少了冥想沉思的清醒;而没有了蛰伏的日子,也少了期待的冲动,少了新生的喜悦。也许,就是因为这许多的缺少,渐渐使城市的冬变得越来越暖和,越来越模糊了。

城市的季节,是模糊的。城市的人,对季节的感觉也是模糊的。

春夏秋冬,犹如人的生命,从萌发、生长、强盛到衰老,由播种、耕耘、收获到享受。季节的变化,丰富细腻,季节的感觉,亲近如人。惜春悲秋,苦夏寒冬,季节的变化与人的感觉如水乳交融。没有了季节的城市,我们的感觉会不会变得粗糙乏味?没有了季节的城市,我们还能不能领略到春雾的缠绵、夏雨的激情、秋露的伤逝、冬日的诱惑?

在以讲文化为时尚的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学者在告诉我们:我们是个古老的农业民族,乡村才是我们的根本!但是,仍然有更多的人在不断地离开乡村到城市来。而成为了城里人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城市,在完全改变了古老的乡村生活模式之后,也将日益磨去我们对季节的感受。

没有了季节的城市,也许正是对乡村的最彻底背叛。

 

  城市的狗

很小就听到这样的警语:狗是人类最早的朋友。因而,当人类从乡村搬到了城市,也把狗带到了城市。于是,城市就有了狗。

有了狗的城市,还是像不了乡村。因为城市的狗,更像城市,而不像乡村。

乡村的狗,是乡村的性格,恣肆不羁,无忧无虑。城市的狗,是城市的面孔,循规蹈矩,天生忧郁。

城市的狗不张扬。因为城市有比乡村更多的条规约束。例如反复出台的禁令,会使大街小巷的狗,在一夜之间没有了踪影。也不要以为城市从此没有了狗,城市的人,更懂得大隐隐于市的道理。有谁知道,有多少狗还藏卧在大户庭院的花丛间?躲缩在小户人家的暖灶旁?甚至在一些行人稀落的清晨和黄昏,会被带着穿街过市。若看到一妙龄女郎披着时髦大衣,怀中鼓鼓囊囊,面露诡秘微笑,那必有一可爱的哈巴狗藏在其间。若你无意中撞翻一老妇手中的提篮,木呆呆冒出了一个毛绒绒的狗的脑袋,千万不要听她的声明,这是送给外孙女的玩具狗。那只能是一只活生生的狗,即便那狗呆头呆脑像足了玩具狗。

当然,城市对狗也有略表宽容的时候,但那一定以一种严谨到夸张的方式。就像对它的居民一样,需要验明身份发放户籍。有户籍的狗,是有牌子的,主人家会将之挂在招眼的地方,而不管狗是否觉得舒服。挂了牌的狗,就像城市人有了城市身份一样,也得学着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因而,在主人带着自己上街,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也是危襟正色,沉默敛语,有了绅士淑女的派头。其实,这个时候的狗,是胆怯的。周围太多陌生的面孔和冷漠的眼光,令它从不敢轻易地离开主人身边。而思想着要便溺时,也不得不痛苦地忍着。所以,城市的狗是不自由的。有着不自由的狗的城市,已失去了鸡鸣狗吠有人家的古老意义。

自然,在一些漂亮的住宅小区,狗似乎有了比较多的自由。在这些地方里,派头十足的主人,会常常带它们走出来溜达,那里有绿茸茸的草地和绚丽多彩的鲜花。偶尔,主人撒开绳子,它们会兴奋异常,不习惯地抖抖过于肥胖的身子后,便往草地上滚,往花丛下钻。若是遇到一些上学的孩子,会对它们露出快乐的笑颜,会蹲下来逗它们玩,这就是它们最欢乐的时候了。但主人通常不喜欢它们与外人亲热,听到一声熟悉的严厉轻咳,也就只得摇着尾巴回到主人身边。主人总是太大的派头,常使它们心中忐忑不安,只能竭尽乖巧献媚之能事,仰酸了太粗的脖子,摇累了太短的尾巴。因而,当它们被主人抱在怀里走去的时候,那眼光仍然依依不舍地留在那些孩子们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的狗,还是不自由的。

城市的狗,也是孤独的。大街小巷里,那些被主人手中绳子牵着的或怀里抱着的狗,即便多么漂亮,多么名贵,也有着一种寂寞深深的眼神。它们通常形单影只,没有同伴。而不能像乡村的狗那样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只有在偶尔出来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的同类,也是在别人手中牵着的绳子上,或在别人的怀里,甚至是在别人的车子里。那种相遇是喜出望外的,若是异性,更是难得。双方即刻面露春色,眼波流溢,能有擦肩而过时,便忍不住耳鬓厮磨起来。主人最是恼火,严词止之。挨骂后的狗,只好夹起尾巴跟随着主人而去,尚频频回首,殷殷注视着心爱对象。那眼光之哀艳叫声之凄切,令路人心生恻隐。

城市的狗,没有自由,没有爱情。没有自由也没有爱情的狗,会不会失去了生命的灵性?

 

  城市的月亮

一个下雨的黄昏,一个女孩走进了街边一间小小的书店,在寂然无声的书架上,取下了几米的绘本《月亮忘记了》。

女孩走出来的时候,抬头看了看,路灯是昏暗的,天空也是昏暗的,一串水珠从棚檐甩下来,留下微微的光亮,清冷,有点忧伤。女孩想,那是不是月亮留下的光亮?回到家,她对妈妈说,我想有一个月亮。

妈妈听着愕然,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说起话来像在梦里?

妈妈不知道,远方城市里有个叫几米的人,他的文字和他的画,给城市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诗意的、充满着童话色彩的梦——

月亮哪里去了?城市里为什么没有了月亮?永远灰蒙蒙的云层,永远灰蒙蒙的雾气,城市的孩子们,做着没有月亮的梦。

月亮,原来掉下来了。掉到了郊野的水洼里,惊起了草丛的兔子,引来了那个爱做梦的小男孩。小男孩捡起了月亮,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但是,城市没有了月亮,暗淡无光,人人恐慌,宇航员迷失了方向,科学家手足无措。女孩想,我的城市也没有了月亮,是厚厚的云层和雾气遮住了,还是也掉到郊野的水洼里?弄脏了脸蛋丢掉了记忆?所以,女孩希望自己是那个小男孩,捡到了月亮,带回了家。

没有了月亮的城市,开始用生产线大批量地制造月亮。一个个莹润可爱、永远带着甜蜜笑容的月亮堆满了商店,人人兴高采烈地花着钱,把一个个月亮带回了家,带到了学校,忘记了害怕和焦虑,城市重新恢复了欢乐。女孩想,我的城市也有许多莹润可爱、永远带着甜蜜笑容的月亮,挂在圣诞节的树上,挂在我们书包的钥匙扣上,我们的快乐,原来是生产线制造出来的呀!

真的月亮在哪了?为什么不再发光?

月亮忘记了。忘记了发光,忘记了家在天上。它躲到了小男孩的床上,整夜对着窗前舞蹈;躲到了衣柜里,期待着艾丽思的神奇冒险;躲到了伞下面,聆听着雨水滴滴答答的清脆声音。它不知道,因为没有了它,城市的路灯不断地增多,公园的大树毫无来由的枯萎,河水不再流动,天气变得怪异,在热天的午后,竟飘起了漫天大雪。人们也变得迷乱,口出狂言:我们不需要月亮——

月亮终于慢慢恢复了记忆,它要回到天上去了,城市的黑暗即将过去。小男孩不愿意与月亮分离,随着月亮飘到了天上。梦里,他抱着月亮睡着了,周围弥漫着淡淡的百合花香。女孩想,百合花香多么迷人,妈妈为什么不理解我想有一个月亮?也许,不是月亮忘记了,而是大人忘记了,忘记了城市里没有了月亮。女孩想着,忧伤起来。

于是,在那个下雨的黄昏里,女孩走进了书店,从寂然无声的书架上,取下了几米的《月亮忘记了》。

 

  城市的乡下人

城市里,总是有很多的乡下人。城市的高贵和优雅、艳丽和时髦,好象就是为了给乡下人极大的诱惑而存在的。因而,乡下人喜欢到城市里来,想成为城市里的一部分。

城市里的乡下人,是张扬着的,又是隐匿着的。

张扬着的那部分乡下人,是吵吵嚷嚷地臭哄哄地出现在公共汽车上。因为他们在城市里干着那些城里人不愿意干而又是城市不可缺少的工作,所以他们不得不臭哄哄的。也因为他们对城市还有着许多的陌生和畏惧,所以他们不得不聚集成群吵吵嚷嚷来壮胆。但是,他们没有料到,他们的吵吵嚷嚷和臭哄哄,破坏了城市的高贵和优雅。于是,城里人会用不满甚至是鄙夷的眼光来看他们。他们内心里羞涩着或愤懑着,但不得不忍着。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城市的面孔,受不了就无法在城市里呆下来。他们只有在夜里躺在简陋的工棚或出租屋时,才扯开嗓子吼一阵家乡的长调,让家乡村边温柔的小河水和老屋后山顶清亮的星光,洗刷去白天的羞辱和愤懑。

然而在城市里,还有更多的乡下人是隐匿着的。

这部分人是不同的。他们目的明确,意志坚定,他们多数进城来读了不少的书,还可能拿到了不少的学位。所以,他们诵读过“帝王将相安有种乎”之类的格言,也熟谙“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更知道“从我做起”的迫切性。由于他们的勤奋刻苦律己甚严,使他们比许多自诩为地道城里人的人物,更容易接近成功的颠峰,也更容易坐上权力的位置。于是,他们天天在迅速地融入城市人的行列。

当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的时候,一部分人是有意地保持自己浓重的乡音,以显示自己当初寒窗苦读终于飞黄腾达的能耐。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处处小心,刻意消除一切乡村的痕迹,他们的城里话讲得更为字正腔圆,他们的服装和举止经过更精致完美的修饰。他们甚至在那些张扬的乡下人面前,表现出更地道的城市面孔。

他们通常都会娶了城市的女子,或嫁了城市的男子,在子女长大的日子里,就彻底地成为纯正的城市人了。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模式,会在周末里,带着孩子到少年宫学跳芭蕾,到音乐厅欣赏交响乐,到郊外的公园去野餐。

他们也有对自己身份尴尬的时候,那往往是在两种处境下。一是在权位上犯了事,传媒会大事渲染他们当年在乡下的贫穷和纯朴。二是在婚姻裂变时,在法庭上能说得最明白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对方嫌自己某些乡下人的习性未能摈弃,例如晚上忘了刷牙吃饭声音太大等等。

其实,无论是自诩为地道城里人的人,还是陆续到城里来的乡下人,都会在那样的一个日子里,找到了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回乡下拜祖坟的时候。

 

                                                                           2003年专栏随笔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