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半山公园游记 作者:丁文慧


 

  新半山公园游记


    杭州市政府新修的半山公园于去年十一国庆节前正式开园,我于12月写的一篇游记。该公园是杭州市北部最好的山地公园!非常值得一游!

半山,本名皋亭山,又写作高亭山,南宋宁宗皇帝曾御书题匾皋亭山,因山腰有娘娘庙甚出名,故而后定名为半山。海拔二百八十余米,云出则雨。

半山公园地处半山南麓,始建于1985年,原占地面积11.5公顷,2007年经杭州市政府出资改造扩建至41公顷,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文历史的精心演绎,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由“四区十二景点|”组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是杭州城北一座开放式的山地公园。2008年9月25日上午由蔡奇市长亲自剪彩宣布正式开园。

新改造后的半山公园真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处处焕发出它的勃勃生机,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所带来的幸福和温暖,即便在寒冷的冬天登山观景,那股暖意还是直透心腹!你看,三三两两的老人、妇女、孩子坐在公园大门口晒太阳;亭子边的空地上,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跳健身舞;从公园的半山腰里还不时传来悠扬的歌声、笛声;山间的小溪边人们正在用 塑料壶接山泉水,山道边的亭子里还有人在遛鸟、喝茶、打牌……人们悠闲惬意怡然自得!

我呢,是一位字画爱好者,虽说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喜闻公园改造后名人雅士诗文诸多,真使我欣喜万分!禁不住邀上三五文友作半山公园游,去开开眼界增长知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许半山因沾了历史名人的仙气,那些亭台楼阁园林建筑所浸染的文化内涵,处处透着历史和文明,穿过层层云雾正徐徐向我们走来……

你看那幅厚重的花岗岩刻筑的《半山志》长约三米宽二米厚半米,用隶书写就笔力遒劲用词简洁,把半山的历史渊源点得一清二楚,绝没半点拖泥带水!它让我们知道是南宋皇帝的亲笔御书使皋亭山出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元将伯颜抗论即于此处,明朝朱员璋命李文忠取杭州时,遣将茅成曾驻扎在皋亭山。

十二生肖景点旁的《游皋亭山》石刻字画大气磅砣,是清朝著名诗人朱枫所作,十六行草书真可谓诗情画意,使我浮想连翩!我将诗抄录下来带回家琢磨:忆别皋亭山,游踪久寂廖,十年孤艇子,久泊半山桥,乌竹寒逾翠,崖霜晓未消,闲心皆可乐,木叶下萧萧,登览浑滩尽,孤亭接海天,潮声连澉浦,云气荡沙田,水远浮鸥外,木疏落日边,归船疑到铀,北郭晚凝烟。由诗产生的意境让我产生联想……我曾拜访过皋亭文化研究会会长倪爱仁同志,他家世代居住在半山桥边。他指着唐宗禧二年距今1300多年前建的《衣锦桥》娓娓地向我讲述着古桥的历史。原来寂寞高远的古半山桥边,当年的潮水竟然接得上海天,潮声涌动的浩瀚气势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丽画卷啊!

西入口处的雨花听泉景区,立着一块黄石雕刻,上面刻着南宋诗人汪莘的七言诗,汪莘是南宋有名的诗人(1155——1227)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安徽人)。他的诗到达旗云山如雨峰。诗曰:每从西湖不肯还,高峰数叠入云霄,如今为止高亭语,却望西湖如叠山。由于书法是狂草不太好辨认,我还曾和游人争论过。我想汪莘当年登临半山,远望西湖山水,诗意萌动一气呵成,大有淋漓酣畅之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幅长达百米的半山民俗石雕壁画,清一色楷书,图文并茂。这组壁画共八幅:皋亭祈雨、半山观桃、龙舟竞渡、祈蚕庙会、半山泥猫、皋亭修契、桑秧会、重阳登高。这其中说的半山泥猫我曾在外公家的灶房间见过,据说用以避鼠很灵验的。当时我们小孩子觉得好玩好奇,曾拿在手上把玩,而外公生怕我们摔碎了泥猫,吓唬我们说摔碎了泥猫会不吉利的。可见这种民俗已长久植根于民心并世代相传了。另外,半山观桃是由市井百姓与文人雅士共同参加的活动,我不由想起十多年前全家在半山观赏桃花的往事:清山绿水蓝天白云下的粉色世界是一片桃花的海洋!山脚下的菜花是金黄的,公路旁的梨花盛开是雪白的,孩子们追着蝴蝶举着风筝在田野里疯跑,那种画面长久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用姹紫嫣红、桃红柳绿、山花烂漫来形容都是不为过的。幻觉中,那八幅画中的古人似驾着祥云联袂走来,淳朴的民风迎面扑来……真是挡也挡不住的感觉啊!

这挡不住的民俗文化,还应属于另一组重几十吨的大型石雕“立夏称人”,据石雕文字记载:立夏是一年中八大节气之一,江浙立夏曾普遍有称人的习俗。传说三国时刘备之子阿斗在立夏那天被带往江东,由刘备后妻孙尚香抚养,孙尚香恐人家说她待阿斗不好,就当着来人的面给阿斗称过体重,精心抚养,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并相沿成俗。范寅《越谚》风俗部载:称人,立夏秤之,可免疰夏。吴曼云《江乡物词》小序:杭俗,立夏日悬大秤,男妇皆称之,以试一年之肥瘠。新半山公园展示的这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再现了三国时期立夏称人的民俗风情。使我们明白了这个历史典故,原来,我们相袭了这么多年的立夏称人竟有这么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

顺着公园指示牌,我找到了岁寒亭、怡神阁、半山楼。这其中的半山楼就是由原半山茶楼改建的。茶楼的对联甚有意思:果真滴翠能滴翠翠中添翠;虽则半山称半山山外有山。翠微轩的对联:东风浅漾诸峰绿,翠竹微唫百鸟欢。友梅轩的横匾是袁州所题,陶匯章撰联:有石堪凭得逸宁,与梅为友自高洁。云锦亭的对联是:趁皓月乾杯人际有情,裁云霓作景天衣无缝。这些对联对仗规范、韵律优美,饱蘸山水之精华,细细品味竟似喝醉了酒一般!

沿溪而建的绿溪亭、跨溪桥、临溪轩,虽然眼下正是隆冬,却也是春意盎然!那种绿色可是从廊桥亭柱中透出来的,名人题字都用绿色作底。你看,跨溪桥旁是:品赏灵峰踪影,未寻葛岭仙踪。临溪轩的廊柱上:小桥流水行乎缓缓,老树深山静也悠悠。一路欢快地吟诗观景,陶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放飞的身心飘飘欲仙。在这诗文化的亭台楼阁间穿行,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最难得的是我看到了蔡奇市长戊子年中秋为半山公园的文经堂、原宗堂所写的对联,前者曰:雅趣当然赢雅士,真情理必出真诗。后者曰:三花坠梵宇,法雨润心田。可见半山公园皋亭山上古今名人诗画不少吧!单从书法而言,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从名家而言,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等大书法家是应有尽有!真可谓百家齐放,各领风骚。你如果有心去体会,游遍整个半山公园,能看懂这些诗词内涵,朋友戏称至少好算半个文人!

说到名人,皋亭山上还有一处名人缘石刻墙,刻有十一位名人的画像及生平。他们是:白居易、钱镠、陈顼、伏虎禅师、赵构、文田祥、薛昂夫、王蒙、李流芳、东皋心越禅师、阮元。我想这十一位古今名人一定是与半山有缘,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历史作用。心念之间竟脱口而出,引得在旁的游人都参加了讨论,大家因意见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他们所处的年代及历史功过的评价。现在想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普及吧!

至于半山出土了什么文物?那倒是有的。公园里陈列着一个战国时期的水晶杯。据介绍1990年10月在半山镇境内发掘出土,通体平素,造型简洁,工艺水平无与伦比,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珍品。收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用大理石基垫放置的模型,它位于半山公园正门附近较明显的位置。

望着远处桔红色的野柿子树、冰冻的小溪、层峦叠翠的山岭,我不禁想到解放初期在这片荒瘠的丘陵中,人民政府在此封山育林,二十多年前,半山区委又号召我们在此义务植树,当年种下的小树苗早已枝繁叶茂。现如今党和政府又在这片土地上挥动大手笔,让半山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写到此,我的笔端激情澎湃……朋友,你难道不动心吗!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