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随笔——泰伯庙与墓
作者:隐于市井
|
|||||
吴地随笔——泰伯庙与墓 吴地,大约是指宁、镇,及其东南一带。吴文化一般追溯到泰伯奔吴为文明起始,有人说是在唐宋元明形成高峰,以至有人还纳以近代转型资本主义萌芽……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过五华门是明代建筑的四棱碑。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篆体字,东首刻着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杨文撰文的墓碑记;另一面北首刻着明天启三年(1623年),东林党魁首高攀龙的碑阴记,再上十四石阶到“茔门”。两旁石柱顶端各有雄狮一只。入罗城即是泰伯墓莹。
泰伯墓墩高二米多,直径三米有余,墓碑刻有正楷“泰伯墓”三字。碑头双龙戏珠,边纹飞鹤串云。墓区由古松柏环抱,浓荫叠彩。
后宫右侧有一院落,竖有许多碑刻,俨然碑林。细细看过去,没有什么古董,基本上都是近年来墓区修复之后立的。有海内外同乡会立的,也有成功人士以个人名义立的。怎么说,也是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见证。
传说泰伯于三月初三逝世。灵柩从梅里抬往牛山(今鸿山)。灵柩过处,百姓争先恐后送殡,踏坏路旁许多庄稼。仲雍下令,出殡路上踏坏的庄稼都以吴地古钱币补偿,于是一路撒下古钱币。泰伯生前把种麻技术介绍到吴地,自己也喜欢穿麻布衣服,送殡的百姓也都穿麻布,这就是“披麻带孝撒纸钱”习俗的由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