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随笔——泰伯庙与墓 作者:隐于市井


 

   吴地随笔——泰伯庙与墓

  
    在吴地住久了,不由自主嗅到一些吴文化的气息。

吴地,大约是指宁、镇,及其东南一带。吴文化一般追溯到泰伯奔吴为文明起始,有人说是在唐宋元明形成高峰,以至有人还纳以近代转型资本主义萌芽……
  
    听乡里人称泰伯为无锡人的老祖宗,在此之前我对他老人家一无所知。虽然我从来不会认真做学问,却生性喜欢猎奇。打开搜狗地图,从我住地附近一圈一圈找出去,终于在梅村镇上找到了泰伯庙,在鸿山脚下找到了泰伯墓。
  
    这里虽说地域偏僻,还都在无锡公交覆盖范围内,每半个一个小时一班车还是有的。如果没有耐心等,可以雇机动三轮车,价格同市区的出租车差不多。
  
               
  
    泰伯庙在梅村镇的繁华地带,很好打听。大街上有一“江南第一古镇”牌楼,匾额为启功所书。穿过牌楼是一片建筑工地,据说之前是庙会演变而来的小商品市场。现在规划为“泰伯园”,地基颇深,不知建成会是个什么模样。工地那一侧就是泰伯庙了。
  
                 

  
    现存的泰伯庙是在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修复的,庙前有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 字。然后是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约六米,有云龙、仙鹤雕饰。香花桥与棂星门之间的小块空地,有痕迹曾经辟为东西向的道路,近期的重建,显然要回归庙内了。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现在是庙门。按照我对庙、祠的理解,庙门本应当建在照池之南。进棂星门院内居中为至德大殿,正中高悬“泰伯庙”牌匾,乃陆定一所书,高官也罢,文人也罢,总是无锡人。有一块“至德高风”匾额为赵朴初所书,不知何缘,难道因为他毕业于东吴大学!
  
                   
  
    两侧为厢房,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泰伯大殿,面阔五间。83年对泰伯庙进行了整修。两厢塑有泰伯、仲雍后裔二十八尊塑像。在这建筑群中,还有三宝殿、观音殿、玉皇殿、关帝殿、三让殿等等,供奉着各路神仙,很有一些民间多神教的意味。
 
       
  
    传说公元前11世纪,山西周部落遇灾,迁徙至陕西岐山。此时周太王已经看到商王朝的腐朽没落,便有意翦商。周太王有三子,长公子泰伯,二公子仲雍,三公子季历。他预计“翦商大业”要到第三代才能完成。商朝时,侯位是世袭制。泰伯在迁徙中受伤不能生育,是他自己和他父亲周太王的一块心病。泰伯为成全父意,让周太王喜欢的三弟的儿子姬昌继位,于是携二弟托言衡山采药,离开周原岐山。来到太湖之滨的荆蛮,定居梅里。
  
              
  
    荆蛮人穿草编、兽皮,纹身。而周原人穿布帛,蓄发。泰伯初到,为入乡随俗,便断发纹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对于周人来说是背叛;对荆蛮人来讲,是融洽、是和谐。
  
                      
  
    周太王及季历去世后,泰伯二次赴岐山奔丧,群臣求其继位,均被泰伯推却,故有“三让天下”之说。泰伯带领梅里民众疏百渎为河,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百渎河。在吴语中,百伯同音,又为纪念泰伯,渐而称之为伯渎河至今。伯渎河的建成使水泽变成可耕地;水上运输也由此形成;梅里从此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个鱼米之乡。泰伯、仲雍又把农耕技术带到虞、越等部落,众部落拥戴泰伯,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史称“句吴”。泰伯没有称王,把句吴国的王位让给了二弟仲雍。
  
    句吴立国之后,“数年之间,民人皆富”。为防外部侵犯,泰伯筑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泰伯城存在了六百多年,后来越灭吴,勾践将泰伯城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所以梅里又被称为平墟、吴墟。且说越灭吴后范蠡归隐,勾践得悉范蠡在泰伯城,便亲自带兵攻毁城池,滥杀无故。吴民死者甚众,范蠡偕西施前去凭吊,群情激奋,痛责西施倾国之罪。西施愧对梅里,悲痛欲绝。范蠡偕西施去姑苏,船行经一荡,西施投水自尽,范蠡将其救起,仰天长叹三声,后人称此荡为“三叹荡”。
  
                  
  
    现在人们提到勾践,多讲卧薪尝胆,却很少讲杀功臣、平梅里的故事。
  
    在泰伯庙两厢二十八尊塑像中,我熟悉的不多。其中季札和阖闾令我的思绪有一种说不出的名状。季子札仿效先祖,也是“三让吴王”而不受。后世传颂他是“后三让”。阖闾夺取了王位是得力于专诸、要离二人,他们刺杀了他的堂弟王僚和世侄庆忌。可若没有阖闾,吴国又何以成霸业?
  
    泰伯庙是后人为纪念泰伯将其旧居改建的,所谓“即宅为祠”。历朝修建,也基本上在原址。现在泰伯庙中的泰伯井,相传是当年泰伯宅门前的自然泉井。每到正月初九泰伯生日庙会那天,来井吊水洗手的人特别多,说是沾一沾泰伯遗风。如今井水仍然清澈甘甜,可食用。唐朝李绅有诗曰:“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这个梁鸿,就是被有德无容的孟光举案齐眉的那个。因作五噫歌得罪汉章帝,隐姓埋名流落到吴地。
  
               
  
    孔子是不大肯轻易赞誉别人的,翻遍《论语》,其中赞美“至德”的只有两次。其中一次就是称赞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让天下,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三让”里头,包含着“仁爱”和“孝悌”,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可以说,泰伯是儒家学说的先行者,也是孔子的前辈。学生称赞老师,这是理所当然的了。由于孔子这一句话,如今在梅里、鸿山一带,以“至德”命名的场所甚多,有路、桥、学校、酒店、生活小区居委会等等。
  
    从泰伯庙往东北,行五里路,就到了鸿山。这鸿山的“鸿”字,就是因为梁鸿的关系。那山最初因为形状像牛,叫做牛山;也因产铁而叫做铁山,后来因为泰伯葬于此山,更名古皇山;到唐代为纪念梁鸿在此山隐居,又葬于此,便又更名鸿山。梁鸿在当地也被奉为种田祖师。据说无锡的梁溪就是梁鸿率百姓所修。
  
    远远望见泰伯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泰伯墓,原称“吴王墩”、“王坟”、“皇陵”。????泰伯墓区,分前后两宫。据传,在元末明初之际,前宫被倭寇烧毁,久成废墟。近年政府按历史记载恢复唐代盛世时原貌,结果又扩展许多,墓区前宫空阔,更显庄严肃穆。
  
             
  
    走到山脚下,穿过吴文化广场,照池石驳岸上,建有三座单孔青石拱桥香花桥。这桥名许是从泰伯庙移植而来,抑或古已有之,如今复原?说来好笑,那香花桥三个字,看起来像是“橋花橋”,原来修桥时石匠把三个字顺序琢反了,又凿去后用水泥修补,不伦不类,给游人视觉混淆。
  
             
  
    桥南一大块广场,中间有巨大泰伯铜像,头戴平顶日月朝天冠,九根冕旒垂悬,双手捧着朝笏,面容如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所绘的帝王坐像,既威武,又慈祥,面容还有现代人的神气。那模样肯定是臆造,多少是个意思。
  
               
  
    桥北正中树立着一座古式青石牌坊,五门六柱,原名“戟门”。牌坊正中有“第一世家”四个大字,源于司马迁将泰伯列为“世家第一”。
  
           
  
    进戟门一条宽敞的花岗石路“前甬道”。道旁有青石制成的五对石人石兽。
  
              
  
    东西边园中还建有两座御碑亭,皆具古代建筑风貌。
  
         

                     
   
    八级石阶登上前门厅。梁上悬着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初次南巡时题写的“三让高踪”横匾。匾的每边有九条金龙盘着乾隆御印。
  
             
  
    十级石阶登上平台,中央一座四方塔形庄严巍峨的古建筑,这是全墓中的主殿,喻为泰伯至德、高山仰止的仰止阁。四层楼阁,高19.99米,意为一九九九年建造。
  
              
  
    大殿正中供着一尊金光闪闪的泰伯铜像,服饰姿态与广场上那一樽差不多,神情呆板一些,更加像菩萨。
  
    供桌两边柱子上,有副抱柱龙门联:
    千秋让德长存祖基重光鸿山胜景扬中外
    万众英贤共仰世家首列青史高风颂古今 
   
                  
  
    殿后两座楼梯盘旋而上,三楼四周设置白石栏杆的阳台,在阳台上可观望山前美景。
 
                 
 
    仰止阁左首为怀德堂。堂内上首供着泰伯二弟恭孝王仲雍塑像,下首供着吴王十八世寿梦四子延陵王季札塑像。右首宗会堂,堂内供着柯、辛、翁、曹、蔡、周、洪、江、方、龚、汪十一位吴氏始祖塑像。与泰伯庙的布置近似。这十一位始祖在越国进攻吴国时,奋起反抗,几次战斗失败,无奈改姓埋名避居东南海内外。堂内抱柱联:
    宗功至伟丰绩磅礴震寰宇
    会集群贤韬略安邦载史书
    
    两堂通达四周碑廊。碑廊分日卫、月卫、星戍、辰戍四门。每门内壁上雕刻奔吴、功德、兴衰、赞德四个篇章。记载着泰伯详实历史和修扩建情况。尽管这些都是近年来新修的,只要能引起游人的怀古忧思,也就不枉投资者一番心思。
  
    整个前宫,栽植了许多竹子、桂花树、银杏、香樟等树木和花草,以桂花树居多。到了秋季,桂花香气袭人,人们称赞泰伯墓是“丹桂陵园”。
  
             
  
    出静门,进入后宫(老墓区),才有古迹的味道。有月牙池,周边花木掩映,池中碧水澄澈。月牙池北首,是一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即垣墉门。这石牌坊建于北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改建。牌坊上刻有“至德墓道”四个醒目金字。正中顶端刻有古皇山篆体的火焰牌。四根石柱上云龙飞舞,气势磅礴,形象生动。进垣墉门,直达享堂,前边仪门门框石柱上刻着清嘉庆年间金匮县令齐彦槐撰写的楹联: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过五华门是明代建筑的四棱碑。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篆体字,东首刻着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杨文撰文的墓碑记;另一面北首刻着明天启三年(1623年),东林党魁首高攀龙的碑阴记,再上十四石阶到“茔门”。两旁石柱顶端各有雄狮一只。入罗城即是泰伯墓莹。

                  

泰伯墓墩高二米多,直径三米有余,墓碑刻有正楷“泰伯墓”三字。碑头双龙戏珠,边纹飞鹤串云。墓区由古松柏环抱,浓荫叠彩。

           

后宫右侧有一院落,竖有许多碑刻,俨然碑林。细细看过去,没有什么古董,基本上都是近年来墓区修复之后立的。有海内外同乡会立的,也有成功人士以个人名义立的。怎么说,也是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见证。

                 

传说泰伯于三月初三逝世。灵柩从梅里抬往牛山(今鸿山)。灵柩过处,百姓争先恐后送殡,踏坏路旁许多庄稼。仲雍下令,出殡路上踏坏的庄稼都以吴地古钱币补偿,于是一路撒下古钱币。泰伯生前把种麻技术介绍到吴地,自己也喜欢穿麻布衣服,送殡的百姓也都穿麻布,这就是“披麻带孝撒纸钱”习俗的由来。
    
    看罢泰伯墓,沿小径向东,便是当年梁鸿隐居的地方——鸿隐堂,不过已是八十年代重修的,鸿隐堂旁就是铁山寺。铁山寺正在扩建,担心的是扰了梁鸿的清静。高士梁鸿和孟光的合葬墓在鸿山山脊上,与专诸、要离墓成品字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山三墓”。梁鸿墓碑是民国时一位后人所立,不算古,墓地也较简单。不过,其历史上就从未有过高的礼遇,清诗人过澍芳曾写道:“要离侠兮鸾清高(梁鸿字伯鸾),遗踪仿佛帷蓬蒿,英雄冷落樵牧侮,难禁湿泪沾青袍”。或许是后人怕打扰了他的清静?
     
                 
    
    对泰伯墓的投资,意在创建吴文化的品牌,断不单单指望直接的经济利益回收。想必是吴文化博物馆的配套项目,吴文化广场的附属建筑。门票收入不值一提,至少那个上午,游客只我一人。但是临近的鸿山度假村却因此而增色不少,据说毗邻鸿山遗址公园还将建梁鸿文化度假村,与中华赏石园、伯渎河文化走廊、梁鸿湿地公园、鸿山遗址博物馆等形成链条……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