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聊斋》:蒙古包·灶具·小碗 作者:邢奇


 

  蒙古包


    蒙古包之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汉代,蒙古包为满语译音,此称应自清代始,清代以前史书称蒙古包为毡帐或穹庐。

蒙古包之形,上如圆台,下若圆墩,利于抗风,不存雨雪,轻巧坚固,可以迅速拆装,搬家最是方便。千百年来,草原牧人终年搬迁,受气候所迫,受生产特点所致,蒙古包遂应运而生。

蒙古包由木骨架,门,围毡,系绳组成,缺一不可。木骨架上部如灯伞,蒙语称伞骨为乌尼杆。木骨架下部如篱笆,蒙语称之为哈那。哈那分块拼作一圈,一般蒙古包为五哈那,稍大者六,稍小者四,五哈那之包覆盖直径约有四米。哈那可伸缩,拉长后变矮,故蒙古包之周长、面积与包之高度成反比。牧民将乌尼杆弯出弧度,包顶浑圆和偕,知青之包并未加工,包顶直坡楞下,乌尼杆末端有细绳套在哈那上,知青包绳套常有缺损,蒙古包周圈受力不均,包顶总是歪歪扭扭,故知青包形象总是有别于牧民包,老远便能认出。

木骨架外覆围毡。围毡分三部分:顶毡、壁毡、天窗盖毡。顶毡为两层,每层两块,皆为扇面形。壁毡为长方形,四五块可围包一圈。天窗盖毡为正方形,白日对折,留一半天窗透光,夜间再将天窗盖严。搭包上围毡之顺序为:下层顶毡,壁毡,上层顶毡,天窗盖毡。后二者有系绳系于蒙古包围绳上,以防风掀。毡毡相覆时也已考虑风向,西北风强硬,包门朝向东南,顶毡和壁毡皆以包后之毡压盖包前之毡,以致突然刮起东风南风时,毡子皆鼓涨欲飞,此时满包灌风,听毡子忽嗒忽嗒之声,充满动荡感,与知青当时身世恰相合拍也。

入夏暑热,撩毡掖于围绳后,小风穿包而过,快活!撩毡之包形若鸟笼,而知青则笼鸟也。夏季繁忙,剪羊毛后回包午休,侧卧静观笼外真鸟之飞鸣跳跃,真一乐也。壁毡新时质地厚密,久而日见薄松,风吹薄毡,贴于包壁,哈那之棱毕显,令知青常联想起饥民之嶙峋瘦骨。薄毡渐生破洞,阳光从各洞依次射入包中,以此揣时,准若日晷。

知青包初立时,新毡雪白,乌尼杆漆为红色,以红配白,以白衬红,白愈白,红愈红,大可傲于牧民。放牧皆燃粪,经烟一熏,日久乌尼杆渐失其红,顶毡亦渐失其白,一律靠向黑色,黑色渐黑渐浓,以致于拆包时,方一触动,十指即黑,若卖炭翁。若值岁寒缺粪,炉火不兴,惟冻羊粪在炉中生烟,烟中水汽结霜,则包顶焕然而去其黑,全为一色雪白。顶毡年久质松,表面多毛茬,毛茬附霜,蓬者如蔟,垂者如穗。一知青与一牧民过另一知青包而访之,进门霜白醒目,不见包主,但见一堆破皮子中似有小动,再一细看,则见包主正钻于其中卧读,已读得入境矣。来者中知青大为感佩:好一幅寒包苦读图也!而同来牧民则不住摇头:有此时间,何不去拾些牛粪,却缩在破皮子里挨冻。

知青包之门原为两层,外层单开,内层对开,立包后第二三年,对开之门即被绑于包壁之上,改作双层简易碗架。当门板充为碗架时,环看包内,除生活基本睡具卧具以外,已全无长物,料门神改司锅碗瓢勺应感意外,而知青因陋就简出于物尽其用原则却不得不然。外层单开之门经风吹日晒雨侵霜欺,漆色渐褪,渐粉渐白,虽摇摇欲散,却仍然坚持本职,门板由几块小板加框肋拚成,几载湿涨干缩,缝隙已能容指,入冬需塞以毛毡,再复以门帘,冬季之外则任其自然通风。黑夜茫茫,迷路知青蓦然见到门缝所透灯光,其喜难以形容,则破门又有德于我侪矣。

 


  灶具


    游牧以干粪为柴,其灶具,为炉灶、粪箱、畚箕、通条火勾、火叉火铲之类,运用流程为:粪贮于蒙古包外,用时以畚箕盛来,倒入炉灶前之粪箱中,添火时以火叉叉牛粪或以火铲铲羊粪,以通条火勾调弄炉火,并将灰勾入炉前灰坑里,坑满则以畚箕端灰倾于包外。取暖造炊,为生活之基本部分,灶具不可一日离也。

蒙古包中,地盘有限,炉灶位置,需稍向包门靠近,以使包中后半部开阔一些。常规炉灶,为一铁皮筒子,直径二尺许,与牧区铁锅尺寸相当,高也二尺许,蒙古包低矮,炉子不宜高。铁皮炉子下部有一长方炉门,为加粪处,上部有出烟拐脖,位置与炉门相对,烟筒置于拐脖上,直立穿出包顶。蒙语中,称此铁皮炉子为“角化”,即灶火之转音,而烟筒则称为“烟筒子”,此二名称外来痕迹十分明显,显见二物皆从内地传来也。

游牧炉灶,除铁皮炉子外,还有其他几种。牧民家大多有一种简易炉子,乃以数根竖向铁条,铆几道铁圈,较铁皮炉子小,知青谓之“火架子”。火架子无炉门,添粪时或从缝中塞入或端锅而添,只可烧牛粪马粪,不可烧羊粪。火架子不设烟筒,烧时烟熏火燎,不宜日常家居使用,多用于搬家途中应急。另外,马倌随群远牧,一切需轻装,火架子也属简易型,正好配套使用。知青时常琢磨,铁皮炉子系外来物,在其尚未采用之前,游牧不会无有炉灶,所用莫非即此铁架子乎?若从烟筒系外来语分析,当初草原肯定经历过一段无烟筒时代,想象当年,眼前便浮出熏得乌黑之蒙古包和炝得流泪之面孔,苦也先民,我真幸福。

铁皮炉子与火架子皆是耐用家什,可用多年。此外亦有一次性炉灶,搬家即废弃,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地坑,夏季包中烤火太热,便在包外挖坑造饭。地坑平面若葫芦形,大者为锅坑,小者出灰通气,锅后竖一烟筒。风大时火不易燃,要挡风。下雨时只好回到包中,重新起用铁皮炉子。秋日草枯,包外禁止用火,地坑遂无人再用。另一种一次性炉灶为盘灶。洼地或湖边有盐碱土,色白,取之加水和好,羼草为筋,再照地坑形状挖出锅坑灰坑,然后以砖石环砌锅坑,所砌约一尺高,最后以碱土抹面。冬日则沿锅坑之边砌出回转风道,以增室温。盘灶颇见手艺,手艺潮则其炊难为也。

游牧冬日以烧羊粪为主,添粪时,炉焰暂熄,只是沤烟,沤烟多时,忽发巨声如雷,火焰复起。一次,某知青正蹲踞灶旁,受巨声惊吓,跳将起来,将一新购铝盆踏扁,各包传为笑谈。羊粪不如牛粪好烧,知青初插队时,使用颇不惯,是年冬,二知青在包中,炉火不旺,经过独立思考,各出一见,一曰开炉门旺,一曰关炉门旺,争得面红耳赤,以致最后揎拳动手。事隔二十多年,回想起来,对于当年我辈之认真劲儿,不禁充满感动。

冬日天寒,将炉火烧旺,包中自是别一世界。掘陈年羊粪盘,可得羊粪砖,火力极旺,能将烟筒下部烧红,包中窄小,蹭到烟筒,不幸烫伤皮肉或烧糊皮袍者,在所多有。陈年羊粪盘亦有干羊粪粒,亦极佳,烧时火粒能从烟筒喷出,若节日焰火,防火季节绝不敢烧也。粪不似煤炭耐燃,添火需勤,炉前专备一只粪箱,随用随取。冬夜漫漫,知青围炉而侃,必有一知青跨坐或依坐此粪箱充当火倌,伴炉火烘烘之声,海阔天空,随意神聊。茫茫旷野中,孤另另一座蒙古包,谁知其中主人正神游八极乎。

蒙古包中,畚箕极有用。冬日所烧羊粪皆就地取于包旁羊盘,先用木锨撮粪,然后用畚箕来颠,以使粪粒与粪末分开。知青初时无此手艺,颠来颠去,粒与末总舍不得分离,添火后,火苗死眉羊眼,煞是急人。畚箕除颠粪端粪外,还用来出灰,炉灰先存于炉前灰坑中,防火季节以残茶剩水随时倾浇,以免出灰时带出火星。包外需挖一坑纳灰,浇水覆土,算是双重保障措施。某春,一知青端灰带出余火,造成火灾,燎及数百里,自此,对于出灰,无人不警而惕之也。

 


  小碗


    瓷饭碗,大者蒙语称作“辖匠”,小者称作“牙那克”。牧民习用者,即此牙那克也。无论贫富,此地皆用细瓷,不喜粗瓷,而以景德镇所产最为常见。

小碗容积不大,却有绠短汲长之功。盘膝坐定,作从容不迫之饮,碗小又何碍于果腹。牧家食具甚简,待客绝无内地七碟八碗之铺张,小小一碗,却足具缩龙成寸之妙。主人双手递过一碗炒米奶茶,碗上炸果奶豆腐几乎溢出,碗小更易见主人厚意。

漫漫岁月,民族交融,不惟葡萄流入汉家,即汉家吃食亦自流出。蒙语中“包斯”“扁席”,即内地之包子饺子也,连名称都是原装。此地牧民食饺子绝少而偶或吃顿包子,其做包子之法亦很见气魄:面则只用死面,不用发面。擀面杖粗如胳膊,将面擀得一案板,用小碗啪啪一扣,扣中者包包子,余面则团起再擀再扣。

草原亲戚间走动,无不备礼,常礼亦简,用布头包裹月饼三块小碗一枚即可。此地月饼,周遭具齿,坚硬如石,知青戏称其为齿轮,其与小碗同擅坚固耐久实用之美,遂自然联手跨入流通性礼品行列,在牧民间缓缓循环。

清晨,揭去包顶方毡,主妇将奶茶煮毕,包内蒸汽烟气腾腾。男劳力乃披袍蹲于炉后,前置一空脸盆,手端一小碗水,以其半倾手盥面,再其半在口中嚯喽含漱。盖游牧时常缺水,碗式盥漱法遂应运而生,久之乃成习惯也。

牧民惜水,不惟反映于洗漱,其洁皿之法更为彻底,乃纯用干式。客至,主妇忙从头上解下非黄非红非褐非黑已难辨其色之头巾,于寒暄中面洁茶具。如碗中尚有附着,或特地表示认真,则呸呸再吐几口唾沫。客人饮茶毕,为示礼貌,必恢复小碗之光洁。以舌转舔之后,将小碗覆扣

于膝头之上,以极娴熟之手法,噌噌一转,哗!不亚于布轮上光。

甚矣哉此洁皿之法也,为吾乡民之康健,愿汝早日绝传。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