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作者:丁文慧
|
|||||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为了去探险,我们私下里已秘密开过好几次会议了,并共同选举了北京知青小马当队长。小马是北京老三届的高中生,父亲曾在外交部工作(那年代,他爸爸肯定是被打倒了的)。因此,我们大家公认小马是见多识广,最有魄力的人了。小马的准备和我们不同,他要具体计划,早几天,他就上山,请好了一个布朗族向导。小马有手表、照相机、指南针、打火机,这些东西在那时候可是奢侈品,这使布朗族向导着迷。布朗族向导我们叫他阿黑,长得跟非洲人似的,黑人的牙齿是白的,可我们的向导却是浑身黑到了底。为了林中行走好辨别。小马队长送给他一顶白帽子。临行前,阿黑向导让我们就着溪水将绑腿稍微打湿,并取出盐巴分别给我一个个都抹上,说是可避免山蚂蝗爬上我们的腿,阿黑的举动这么仔细,一下子就赢得了我们的好感。 布朗山可真高啊,要翻过这座山,才能到达原始森林,没有捷径可走。原始森林那儿有大蟒蛇,森林边的开阔地带是草甸子和孔雀湖。阿黑向导告诉我们如果经过野栎子林、巴蕉林,就有可能碰到野象群,他要我们到时一定要听他的口哨,服从指挥。我以前曾经看过大型纪录片《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早就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向往…… 高高的布朗山,白云在山际缭绕,飞鸟在林间啼鸣,弯弯的山道旁,野花怒放,溪水潺潺。林间偶尔能看到窜出来的野兔、山鸡还有麂子、小松鼠灵活奔跑跳跃的身影。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看过的人一定不少,他笔下的溪水、游鱼就是布朗山山泉的最好写照,溪水清澈见底,游鱼映在石上。我们走累了,口渴了,或肚子饿了,就用军用水壶舀上溪水,就着早已准备好的干粮炒面粉,填饱肚子好赶路。布朗山上的野果子也不少,有些我们根本就叫不出名儿来,野苹果、山葡萄最多,信手可摘。怪不得阿黑向导要我们不要准备太多的干粮,好多食物可以向大自然尽情索取。走到密林深处,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山歌声。阿黑告诉我们四、五月份是布朗族青年找对象、对歌的最佳季节。阿黑的年纪大概也就二十来岁,所以他听山歌很专注,很有兴致。由于语言的障碍吧,我们只能向阿黑打听他们唱的是什么内容。阿黑很大方地告诉我们说:女的问男的什么时候到她家去,是太阳下山呢,还是月上竹梢的时候。男的回答说,是寨子边的榕树下还是寨子外的竹林里?我们又赶紧问那又有什么区别?阿黑说;“要到竹林里约会才是恋爱成功的表示呢!”我们听得认真而投入,少数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确实和我们汉族不同,浪漫而富有诗意!于是,小马队长感慨地说这种方式,也可借鉴于汉族,在找对象方面还是少数民族比汉族进步!我们听后都笑弯了腰…… 中午,我们爬上半山腰,坐在大青石上歇息很是惬意,高大茂密的林木遮住了正午的阳光,金丝猴欢快腾跃的身影映入眼帘。潮湿的山洞溪沟边,穿山甲不急不慌慢慢地挪动着灰黑色的硬壳顺溪沟爬行而怡然自得。小马队长拿起相机,不失时机抓拍着大自然奇异的景色,他还乘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拍下了我们每个人忘情大自然那张扬的姿态。阿黑向导则抽着旱烟,眯起了眼睛,看着我们这帮汉族青年无比快乐的笑脸。此时的我正被大树下的一朵小黄花所吸引,它多么像中草药书上介绍的“七叶一枝花”啊!阿黑的回答证实了我的猜测,它就是云南白药中的主要成分——七叶一枝花。它是跌打损伤药材,也是山民们经常采摘的药材。看着地上的小黄花,望着缠绕着大树盛开的紫藤花,我满心喜悦,由衷赞美——西双版纳可真是植物的王国啊! 傍晚,我们快到布朗山了,沿途堆放着一垛垛柴堆,阿黑说他们布朗族砍好的柴决不会被人偷走。联想到我们知青刚来时,由于不会砍柴,我的手老是磨出血泡,完不成连队规定的任务,时常偷附近老乡砍好的柴火,脸霎时就红了,心里在不断告诫自己,这类事儿再也不能犯了,省得附近的老乡去连队告状,那影响就太差了。太阳就要落山,山林里渐渐的暗下来,前面听到了狗叫声,阿黑向导说,今晚我们就要住在布朗山寨了。这寨子里的小学教师李红是四川知青,我们的到来使她十分高兴,她已在布朗山小学教书整整两年了,平日里极少见到汉族人。当她得知我们要到原始森林探险的事儿后,立即告诉我们,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儿,要我们一定得注意安全。当晚,我们住在布朗山的小学教室里,李红老师的学生们从家里抱来了毯子给我们盖,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李老师征得我们同意后,叫孩子们在学校的空地上用松枝点起了篝火,让我们和孩子们联欢,唱歌跳舞……山寨里的人们还给我们送来了竹筒饭、酸菜汤、烤野猪肉。布朗族老乡的盛情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用尽情歌舞来表达我们真挚的谢意!夜深了,全体知青都难以入睡,透支了一天的体力,因极度兴奋和疲劳而辗转反侧,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李老师带着孩子们来给我们送行,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读懂了他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在少数民族地区,在那高高的布朗山上,李红老师用你的知识培育民族学生是多么不易啊!我们在离别时默默地在心里说。阿黑和小马队长拿着布朗族老乡送来的熟鸡蛋分给我们作为早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别了布朗山向原始森林进发了。 离开布朗山寨大约一小时的路程就是巨蟒王国。西双版纳可以说到处是蛇,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被军用卡车轧死的蛇。我们平时上山砍柴也能见到不少的蛇,但是巨蟒却是谁也没有见过的,心里是既害怕又好奇。山脚下的森林越来越近,林木越来越密,寂静的山林中似乎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的手心紧张得都能攥出汗来……阿黑向导叫我们停止前进就地观察,绝不能再走近森林了。小马队长拿望远镜一望,果断地喊道:“快趴下,都别动!”原来,在不远的大树上正爬着一条水桶般粗细、灰褐色的大蟒蛇,临近的大树上全是蛇!它们盘在树干上,正庸懒地张着嘴呼吸,用舌尖舔着树干上的飞虫。此情此景,看得我头皮发麻,趴在地上好久不敢动弹。因为相传这种巨蟒张大嘴巴吸气,数十米远都能将人吸进腹内,被它吸入腹焉能活命?于是,我们再也不敢近前。阿黑向导介绍说:西双版纳的气候潮湿,四季如春,气候终年基本上是18度左右,最适合蟒蛇生存了。原始森林虽然很大,但巨蟒就喜欢在布朗山一带生存繁衍,别的地方就很难见到这样壮观的场面了。相对来讲,北京知青胆子大一些,小马队长的胆子更大,只见他放下望远镜,取出照相机,向前又跑了好几步,迅速按下相机的快门,拍了好几张巨蟒的照片。此时的我们惊恐地张着嘴,却已是发不出声音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你不去招惹巨蟒,它是不会主动进攻你的。由于它身体大、腰又粗,行动就不灵活。找到了这一弱点,我们就变得胆大起来,索性都从地上爬了起来,沿着有巨蟒的山林转了一圈,观察使我们发现,有巨蟒出入的山林,林木更茂密,树杈挨着树杈,将阳光都遮住了,树林里光线很暗,像在电影院似的,阿黑向导不许我们再走近树林一步,小马队长说那林子里据说有瘴气,多年的落叶腐烂后,人一踩就会陷下去,小命就玩完了,我们只得乖乖地沿着林子边转转,不敢在继续深入探险。为了尽快赶回连队,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蟒蛇王国。 至于孔雀湖、野象谷的经历,有待后续吧,那也是我一辈子都难以这忘怀的! 言归正传,当我们迈着酸痛沉重的双腿,已近傍晚,远处傣族村寨已冒起了袅袅的炊烟。我们告别了阿黑向导,小马队长送给阿黑一只精致的打火机,麒麟牌风油精,还有姑娘们绣花用的彩色丝线(这是少数民族最喜爱的紧悄物资)。这些礼物差一点儿让阿黑乐晕过去!离我们的连队越来越近了,等待我们的是写检查、批判会,还有高树贵连长那张铁青的脸! 往事如烟,往事如梦,西双版纳你那自然、淳朴的民族风情,迷人多姿的山水风光,还有那原始森林里的所见所闻,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挥之不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