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两篇)
作者:河水
|
|||||
《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
近日,电视都在播出《我的团长我的团》,刚看了十几集,感觉不错。该剧有血有肉地刻画了当年入缅作战的国军将士,他们既有兵痞的陋习,又有为国不惜牺牲的壮举,使观众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虽然,故事基本都是杜撰的,人物也是虚构的,但大背景是真实的,那个年代,那个军队赴缅抗击日军是事实,历史多有记载。 很佩服作者,年纪轻轻竟然那么老道地写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东西。我原来以为作者至少在七、八十岁,作品中的一些用语,似乎也体现这一点,如侦察兵称“斥候”,士兵称“军爷”等,网上一查,作者兰晓龙居然生于1973年。 剧中的镜头极富刺激性,如战斗场面之激烈、之真实,观众身临其境。尤其片头雕像般的展示,让人耳目一新。国外战争片多有杰作,国内尚属少见,《我的团长我的团》应属一例。有人说它是胡编乱造,这纯属酸葡萄理论,哪个故事是完全的真实?那部电影没有虚构?编得合理,编得人们不以为是编的,这就是成功。作者抓住了一个许多人都知道,又都不敢沾手的题材,编得如此生动,如此感人,如此细腻、如此真实,加上导演的高水平发挥,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令那些这么多年戴着“著名××”“××大师”高帽的作家、导演、编剧望尘莫及! 剧中故事发展往往出乎观众预料,“假团座”作战勇猛,使人敬佩,本以为他一定会死守南天门,没曾想他却利用虞团长的炮火支援渡江突围,没有如虞团长之愿——成仁南天门。剧中也没有一个料事如神知多星般的人物,没有人力挽狂澜,没有人说教。有的倒是因为“假团座”的疯劲而发生的种种笑料,让人在残酷的战火中得一丝宽慰和欢笑。剧中,意识流手法使用得心应手,产生似真似幻美感,如迷龙九死一生与美貌老婆相聚的那个晚上,众人听到的是从楼上传来的“二人转”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的段子,表现了迷龙与老婆恩爱云雨的现实。这种手法比演员形体表现或声音表现要高明得多,也高雅得多,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在场景、道具使用上,也十分逼真,一丝不苟,让人信服。如服装和枪械,不象有些电影、电视剧,往往场景漏洞百出,道具一看就是哄小孩一般的玩具。不把观众当回事。比如,你扛粮食在麻袋里装点分量不行?硬让演员扛着谷糠再装着负重的样子,那能真实吗?走来走去的群众演员一个个“目不邪视”,任凭你这边杀人放火。我以为,这与演员的水平关系不大,是导演的水平太低。而这部剧里,一些细节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迷龙为搏女人,砍树造棺材那场戏中,迷龙足足抡了十四下斧子,镜头没有切换,一般的电视剧早就技术处理,那能让演员累着呢。另在逃难、溃败、激战种种场景中,众多演员的表现都贴切配合剧情,没有一旁“发呆”的。小角色“雷宝”的表演出色极了,完全再现了一个顽皮孩子的性格爱好,没有一点牵强,再显导演的功底。 在方言的使用上,特别是龙文章的南腔北调很是诙谐,他脱口说出的各地方言显得那么自然,并不觉得别扭,更有喜剧气氛。阿译急急巴巴的上海话,把他胆小、认真、正直的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我觉得,这部片子应该属喜剧,看到现在,情节和对白多呈喜剧,也许大悲大壮的时候还没有到。 只是剧中的对白太贫,尤其是“烦了”,一口“京片子”见谁损谁,溜得很,加之看似深奥的独白,叫人摸不着头脑。
续 《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
终于将《团》剧全部看完,感觉正如网上反映的那样——毁誉参半,想问问导演:凭什么在二十集之后塞进那么多的烂稻草,难道真是江郎才尽?我看还是编导们掉书袋的因素多些吧。 生活中常有话赶话的时候,本来就是让人讨厌的事,而在一个电视剧中,无休无止地进行这种表演,有时真的忍无可忍。“烦了”作为第一人称已经有话外音不断地交代,编导还是要他见缝插针般地耍贫,甚至动员其他角色一起耍,如“死拉死拉”、“虞啸卿”、“蛇医”、“迷龙”……无一不是贫嘴大师。 在人物塑造上,也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比如“虞啸卿”与“死拉死拉”之间;“死拉死拉”与“烦了”之间,总是相互诟病,拳脚相加甚而刀枪相向,是否因为是旧国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导?为什么不在《士兵突击》里也弄两个“死拉死拉”和“虞啸卿”呢?把国军中的种种弊病集中到一个“垃圾团”里,是否有点过分? 抖落这些“烂稻草”,《团》剧还是不错的作品,其中一些场景设计新颖独到,一扫国内电视剧的俗套,沙盘演兵几集,简直就是妙极:那边炮火连天,血肉横飞;这厢唇枪舌战,运筹帷幄,正负辩方的激烈争论用实战画面演示出来,新奇少见。观众看来既过瘾又不紧张害怕,因为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官兵不是真的牺牲,而是假设! 再者,整个电视剧没有刻意追求宏大的场面,一个小镇一条江和上百个人,就将观众全身心地吸引过来,似乎也溶入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些人群。现在有些影视作品竭尽铺张,人山人海,铺天盖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出大片,结果怎么也超不过《斯特凡大公》,无非多烧些钱而已。 在情感处理上,“烦了”和“小醉”、“烦了”和父母以及和张立宪的情感纠葛,符合那个年代的情形,也满足人物性格的一致。在“烦了”将张立宪推入“小醉”门中的一瞬,“烦了”的形象一下子完整、高大起来,眼看攻打南天门,赴死在即,“烦了”压抑着自己强烈的醋意,将“小醉”相让给自己的情敌,就是为着让情敌能够在牺牲前实现他执着的追求,这里有惺惺相惜的成分,也有“烦了”江湖义气的因素。 全剧看完,若有所失,特别对“虞师”隔岸观火的行为愤恨不已,想想又完全没有必要,编导要的就是让“垃圾团”最后完成大悲大壮,几个主角如“死拉死拉”、“不辣”、“迷龙”都没有死,已经算笔下留情了。至于“虞师”的出现就是为的烘托,因为“虞师”,“垃圾团”的背水之战才恸天地,泣鬼神! 结尾,六十年后“烦了”走在街头,意识流中,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化成了一个个平民:龙文章是游览车司机,阿译是舞蹈演员,“蛇医”是退休老军医,唐基则是在求医的耄耋老人,其他如园丁、商人、教师……这使人想到,如果没有战争,一切多么美好! 编导在全剧戛然而止时,搞了这么一点“小动作”,很有新意,给人以遐想、回味。突然,我觉得编导恰恰回避了一个年代,就是将这段历史尘封的年代,那个年代,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过“烦了”、“死拉死拉”、“阿译、“蛇医”、“迷龙”……他们在殊死抗击过日本侵略军,至于那个年代他们是怎样活命的,倒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