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下乡的日子》
作者:盐贩子搜集
|
|||||
下乡的日子 冬 至
我去的连队,孤零零的独处一隅,四不着边。那里离营部25里,离团部60里,距最近的连队以及通往团部的公路还有18里地。 开荒连只有8个月的历史,共140人,清一色的知青。其中有30多个女的。我们来自三个团,17个连队,分别从五个城市来到兵团,可谓五湖四海。 连队条件非常艰苦。全连仅有四栋低矮的泥草房,孤零零的座落在荒原之中。这几栋“干打垒”式的泥房子,前檐高,后檐低。后檐仅有一米高,人坐在炕尾,头几乎碰着房顶。 简陋的草屋四外便是无边无际的沼泽地。第一年,连里已开垦出了20,000亩荒地,当年还要再开发22,500亩。连队没有电,没有通往外面的道路。若要走出连队,或沿着链轨道步行,或搭坐链轨式拖拉机后面拖着的大木爬犁。用紧贴着地皮的木爬犁当“车斗”,受力面积宽,车不易陷在沼泽中。每当拖拉机开过时,白色的爬犁两侧便溅出两排浑浊的黑泥汤,很快车轮的下陷处又积满了水,这两米宽的链轨道是唯一没有草的地方,也可算做通往外边的“路。 我们扎住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地方,也无交通可言,报纸都是20多天前的。若想知道新闻,只能听听声音不太清楚的半导体。不过,俄语电台的声音却非常清晰。 八个月前建点时,只有十几个人。首先找出最低点,因为低处取水容易,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帐篷便支在水源附近,再用石头砖块搭个灶,食宿问题就都解决了。最初的取水的方法很原始,挖一个深一米,宽一米,长三米的大坑用来蓄地下水。但喝的饮用水要先放入明矾,待水澄清后再用。冬天则将低洼处的冰块刨开,放进脸盆,搬回来化开后用。因为没电,天黑后,一人一盏马灯,挂在炕前的长铁丝上。出去上厕所时提着它,在屋里看报写信缝补衣服也用它来照明。 这里曾是千古荒原,加上沼泽地的潮湿,蚊虫非常多,特别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每天起床时分,天刚微亮,蚊子仍在肆无忌惮的四处飞舞。清晨出去上厕所的第一个人首先在茅厕里生一小堆火,然后用草压上,于是火苗被压灭而青烟不断,熏的蚊虫逃之夭夭,我们也能从容的上完厕所。每天早上从起床,吃饭到出工,时间非常紧张。为了争分夺秒,上厕所的时候,每人顺手带上梳子,边蹲茅坑边梳头。睡眠和劳动是一切的中心,无人花时间对镜打扮。 垦荒的第一件事是烧荒。首先打出火道,将要烧地块四周的灌木通通砍光,以免火势任意蔓延。烧荒时,熊熊火光,滚滚浓烟,火浪借风迅速卷过大地,滚向远方。大火中,只听树枝干草不断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很快便化做黑炭,灰烬,无声地躺在灼热的土地上,荒原变成了一片焦土。随后,拖拉机开进,拉着铁犁在黑土地上一趟趟的深耕深翻。锋利的铁犁把裹着草根的厚厚泥土划开,卷起。所到之处,一行行黑土即刻便卷成长长一条,老老实实的趴在地上,一眼望不到头。新开出来的地块分别被叫做“一号地”,“二号地”,每块上百垧,整齐方正。 北大荒实行的是广种薄收,这里到处都是沉睡了千万年的土地,连里五六台拖拉机,24小时三班倒的在地里转。新开出来的地第二年开始播种,收获。开拖拉机的个个都是连长的宠儿,对他们备加呵护。 连队的耕地都在沼泽地带,出去干活,每人脚瞪一双齐膝高的大雨靴,走在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并要随时调整重心。尽管如此,走着走着还会一不小心陷入泥潭,立刻灌了一靴子水。由于潮湿,蚊虫特别多,每人都发了防蚊罩,戴上后,一块黑纱布将整个脸遮住。但防蚊罩能防个子略大的蚊子,却防不了极小的小咬和细米子。这些咬人的东西无孔不钻,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尤其猖狂。每天傍晚在收工的路上,我们必须用透明的沙巾包住头,手里拿着树枝,不停的轰打着这些可恶的家伙。戴沙巾不仅是女生的专利,男的逼急了,也不管不顾的在头上包块粉色白色的沙巾。 每天在地里干10几个小时,干活渴了的时候,大家便四处找水喝。沟沟洼洼处积下的雨水,下陷的车轱辘印上存下的水,只要有水,便一头栽下,撅着屁股喝起来。水洼里的水有时会有细细的小红虫子,便用手捧起一把水,用沙巾过滤一下再喝,味道还不错,有股草根味儿。有时一天喝的“赃水”太多,回宿舍后,便赶快吃二片黄连素消炎。 在沼泽地里开荒种粮,自然条件恶劣,风更野更硬。我们只要一走出连队,一眼便被认出是来自开荒营,特征是黑。每天十几个小时在烈日下晒,在野风中吹,每个人的脸和胳膊都晒的黝黑。平日下地或出连队,人人必穿齐膝高的大雨靴,上面泥点斑斑,象个远征的战士。 1973年八月是荒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收获季节。无边无际的大田里麦浪滚滚,一片金黄。红色的联合收割机在麦海中徐徐穿行。所到之处,一片片麦子被迅速卷入巨大的机身,麦粒被无情的脱打之后金珍玉珠般地哗哗滚入粮箱,与此同时,麦秸一股股的飘落到后部硕大的草斗里。草车装满后,便自动卸在地里,象一间小房子,零零星星的散在田间。收割机里的粮箱一旦装满,马上卸到跟进的卡车上,拉到场院去扬场,入袋。一般是两人跟一辆卡车负责装卸,一路上,来往送粮的卡车不断。乘拉送粮的空当,躺在满车斗的麦粒上,闻着麦香,眼望远处巨大的收割机在缓缓前进。随手抓一把尚湿的麦粒,颗颗都饱含着我们无数的汗水。 近千垧麦地一周内全部收割完毕,最后只剩下满地淡黄色的麦茬和一间间房子般的麦秸垛。 麦秸垛堆在地里直到第二年春天。播种前,要将麦秸全部烧光。烧荒的活儿很刺激人。一溜人排在大田里,每人手拿一把铁叉,将火种一路小跑着从一个麦秸垛传到另一个麦秸垛,只要把火种往麦秸垛里迅速一叉,火苗便瞬间腾的窜起,由小到大,借着风势,带着响声,越燃越烈。最后,整个“黄屋子”都烧起来了。只见辽阔的大地上,漫长的火线,巨大的火堆,一会儿窜起一团,冲向蓝天,蔓向四方,热烈的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 --------------------------------------------------------------------------------
每年五。一前后开始种春小麦。75马力,100马力的红色拖拉机拖着笨重的铧犁在大田里喷着黑烟,吼着叫着把黑色的土地犁成绵绵细土,随后,搅拌着粉色农药的麦种便顺着播种槽均匀的款款流入绵软的土中,很快又被细细的黑土覆盖住。最后,镇压机将撒过种子的土地碾压一遍。种过麦子的地上,平平整整,并印下一道道镇压器留下的痕迹。 麦子种完后,便开始种大秋作物,玉米,大豆等。种玉米是人工点种,一人在前拿个锄头刨坑,每隔一尺左右刨一个二三寸深的坑,双腿左挪右移,一步一步躬身前行。跟在屁股后面撒籽儿点种的人双腿垮在垅上,用两个指尖从胸前的书包里利索的夹起几粒玉米,迅速投入坑中,然后右脚象画扇面一样用力一扫,坑便被扒拉平了,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干湿土相间的田垅。 大秋作物种完后,六月初便开始夏锄。夏锄前,连里首先召开动员大会,规定下任务和定额。我们种了400垧小麦,200垧大豆,50垧谷子。除小麦不用锄,其它作物都要锄两遍。定额是大豆,玉米地,一人一天1500米的垅锄6垅,谷子地,一天锄12垅,包工到排。 夏锄的40多天里,每天东方一露白便下地,一清早六点钟大家扛着锄头,踩着湿湿的露水走向大田。晚上日落鸟倦时分,方才从田间返回。 连里的耕地都在老黑山以南。一条垅,从屯子边一直到山脚下,几千米长。锄地时,几十人一字形散开,一人分好一条垅后,便飞快的锄起来。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上,影影绰绰晃动着一片黑点,一趋一探,一寸一尺的铲锄着田垄两侧。我们锄一阵,便直一下身,拽出腰上别着的小铁片,刮刮锄上的土,顺便直直腰,环视一下四周。四周永远是天连地,地接天,无边无际。稍喘一口气后,又躬下身体,长锄向前使劲一探,往后用力一耧,继续锄下去。如有杂草,便用锄尖灵巧的把草轻轻挑出,顺便再把根部的土松一下。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地里机械般的锄地,时间过的很慢。但渐渐我发现,如果心情好一些,可减少枯燥感,而锄到最前面,会带来好心情;另外脑子里琢磨些压韵的句子,也可减少乏味感。 有时正锄着地,天气突变,瓢泼大雨倾天而降。我们远在地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处躲藏,只得立在田间,拄着锄头,任凭风吹雨打。如是雷阵雨,待雨停后,便又穿着一身湿衣服继续干下去。湿透的衣服紧贴在身上,经过一阵风吹日晒,渐渐干去,只将水迹汗印留在衣服上。偶然,一天之内我们会迂上二三次被雨淋透,晒干,又淋湿,再晒干的情况。大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磨炼我们的耐力,我们的承受能力也在这风雨之中渐渐增强。 夏锄时早午两顿饭都在地里吃,食堂负责送饭。一日三餐基本上是两顿白面,一顿大馇子。但春夏之季,没有蔬菜,便吃连队自己做的豆腐和粉条。这两种食品的原料---黄豆和土豆,东北大量出产。每天中午12点,不等送饭的二马车到,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只要远远望见饭车朝地边走来,便扔下锄头,朝地头飞奔而去。买回饭后,狼吞虎咽大嚼一番,便纷纷找个地方睡一小觉。 每天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田里地广无边,没有树木,烈日当头,我们要自己创造出一片阴凉地。于是,在广漠的黄土地上,三把锄头一支,上面搭件衣服,一小块阴凉地便产生了。三个小脑袋象三颗滚地雷挤在一堆,横卧地边路旁。抬起眼皮,略扫四周,一片此情此状。六月骄阳下,干燥的黄土地上,七横八卧着几十号人,个个紧闭眼睛,抓紧分分秒秒睡觉。当时,只要一躺下,疲乏的身体便一动也不想动了。一次,我觉得身边有股臭味儿,睁眼看看,旁边是一摊屎。但极度疲劳的我,已无力气挪动一下,只是把头扭向另一个方向,继续睡下去。 劳动虽然很辛苦,但也有快乐时光。麦子熟了的时候,老黑山脚下树棵里的榛子也熟了。我们跟康拜因收麦子时,机器在地里转一圈要半个多小时。于是,跟车的几个人便轮流让一个人到地边的树丛里采榛子。榛子棵高一米左右,蚕豆般大的榛子外表有一层绿皮。剥开青皮,咬碎硬壳,里面白白的榛子肉嚼起来,甜滋滋的。我们一边干活,一边采榛子吃榛子,不乏乐趣。春夏季节,北大荒的田野里遍地开满野花,粉,黄,白,紫色的花,星星点点,点缀在绿野之中,非常漂亮。其中最美的是百合花,一寸多长的花瓣,有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颜色十分艳美。 麦收之后,一般要放二三天假。这时是采蘑菇的好时候。一天,我和屯子里名叫“小姑娘”的小丫头一起去采蘑菇。我俩一人挎一个筐,手拿镰刀,走进草甸子。小姑娘十一,二岁,但比我有经验。她一蹦一跳的走在草甸子里的塔头上,手中镰刀一刻不停的左一下右一下翻着脚下的草棵子,看看下面是否藏有蘑菇。忽然听道她大叫一声,原来是在一个草棵下发现了一大盘白花花的蘑菇,个个一寸多长,白白嫩嫩,紧紧的结成盘状。我们见此,欣喜若狂,赶紧将蘑菇轻轻取出,小心翼翼的放入筐中。随后,我们又在附近发现好几盘蘑菇,雪白雪白,又娇又嫩,稍微一碰就破断。我们带的两只筐根本装不下,只好脱下衬衫,铺在地上,将这些宝贵轻轻放上,兜回到宿舍。之后,我将鲜蘑菇一个一个穿成串,挂在窗外风干。 夏天天长,吃完晚饭,天还没黑,有时我们便结伴走进宿舍前的白桦林里。林中,细长的树干一身雪白,微风吹过,绿叶婆裟,婀娜多姿。地上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棱棱角角的黑褐色岩石,几人穿行其中,犹如一副黄昏水彩画。连里有个上海美专毕业的知青,常到桦树林里用小刀刻下一块块白色的桦树皮,说是试着在上面画画儿。天好时我们也去泡子里游泳。人在水中,展开双臂,一下一下劈开平静的水面,一边畅游,一边遥望西天璀璨壮美的落霞。只见天地之间,一片橙黄,胭红,姹紫,黛青,色彩艳丽,云状瞬间一变。远天近水,辽阔,宁静,十分遐意。此时,一天的疲劳也溜得无影无踪,释然于水底云间。 金秋大地 收获季节是8,9,10三个月。先收麦子再收大豆,玉米。收割小麦主要靠联合收割机,也叫康拜因。苏式的,前面有两个巨大的轮子。康拜因在地里转动时会把庄稼压倒,要先让人给机器打出一条路来。如迂多雨年份,机器进地就陷进去,无法作业,收割就要完全依靠人工。小麦长得比较高,割起来腰还不太疼,但麦芒很扎人,天气再热,也要戴上套袖,把裤脚扎紧。割地时,一人分配几垅,之后,只听得嚓嚓嚓镰刀与麦杆的切碰声,非常有节奏。割麦时,刀背紧贴地皮,平着用力往胸前搂。割倒的麦子,先用镰刀搂齐,放在脚前,用一只脚勾住带着往前走,与此同时一手搂麦,一手挥镰继续割。等割倒的麦子够一捆时,再用镰刀割下一小撮麦子,三下两下,拧成一个麦腰子,将脚下的麦子捆成一捆儿。十捆麦子放一堆,码成金字形,麦穗朝里,麦杆向外,最上面的一捆麦穗朝下,象个帽子,扣在上面。这样下雨时,麦穗不会淋湿发霉。有时割着割着,会惊喜的在麦地里发现一窝鹌鹑蛋,五六个,灰褐色,小小圆圆,上面有一些大小不一的花点子。我们小心翼翼的把它们一个个拣起来,放在兜儿里,回宿舍后煮熟了当营养品。割大豆是个苦活儿,要低猫着腰,一手抓豆枝,一手用力割,侧身步步向前挪。豆棵硬,象小树枝一样,镰刀必须十分快,才能一刀就割下一把豆子来。割豆子的定额是一天三亩地。1400米长的垅要割7条才能完成定额。每天割到最后,腰都不会直了。收工时,一个个把镰刀横在腰间,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在暮色中。回来的路上,我们常常一边走路,一边抬头望望天。傍晚时,天空的云彩出现各种形状,有的象大写意,大笔随便一挥,有的象马尾巴,长长的拖扫而来。当马尾云出现时,我们便说道:“天上有了马尾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如果晚间有雾降下,有人便说:“早雾晴,晚雾阴”;西天若是一片红色,“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会被人脱口诵出;起风时,便会听到“东北风,雨太公”,“风是雨的头”等农家谚语。 9,10月份开始收玉米。上工的时候,每人腰间围一条粗绳子,用来挂玉米。另外手指上再套个大钉子,用于划开玉米皮。进入青纱帐般的玉米地后,先用手中的钉子把玉米皮划开,然后将连着皮的玉米用力掰下,挂在腰间的绳子上。腰间的绳子上一边是玉米棒,一边是玉米叶。当绳子挂满玉米后,再倒到地中间,堆成一堆,日后由马车拉回场院脱粒。有的年头,因气温低,玉米到了时节仍熟不了,就只好应了俗语“霜降不出头,割了喂老牛。”收回的玉米只能做饲料。 秋天,庄稼熟了,地里能吃的东西也多了。在地里饿了的时候,我们见什么吃什么。麦穗在手心轻轻揉搓几下,吹去麦皮,反复嚼一阵之后,便象橡皮糖一样劲道。吃玉米时,或用火烧烤,或放在拖拉机的排气口处,一踩油门就能熟。黄豆也是烤着吃,最香。但常常吃得满嘴黑,象花猫似的。路过菜地,还可以挖萝卜吃,上面的泥土往麻袋上用力蹭两下,便咯吱咯吱的嚼起来。最得意的时候,是靠着麦垛,一边晒太阳,一边吃胡萝卜。蓝天在上,太阳象个小金球。背靠软软的麦秸,望着天,望着地,苍穹无限,地广无垠。这一上一下,启动着我的思想任意驰骋,不知今朝在何处。 秋黄大地 初次离家的我,每日都在想念家人。干活时,休息时,在地头,在炕头,我经常苦苦的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亲人,回想着往日的生活,不知何时才能重聚一堂。想家想得励害的时候,肝肠似乎都搅到了一起,苦不堪言,可谓“断肠人在天涯”的另一个唱本。 边疆离家太远了。 中秋节到了。夜晚,我独自来到空旷的野外,望着夜空那玫瑰黄色的月亮,在寥寂思恋的心情下,写了一首“中秋节之夜”。 我们想父母,爸爸妈妈也无时不刻的牵念着我们。中秋节时,妈妈借用苏轼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抒发她的感慨和祈念。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8,9,10三个月,先收麦子,再收大豆,玉米。收割小麦主要靠康拜因。这种苏式的康拜因,前面有两个巨大的轮子,在地里开动时会把庄稼压倒,所以要先让人给康拜因打出一条路来。如迂多雨年份,康拜因进地就陷进去,无法作业,收割就要完全依靠人工。小麦长得比较高,割起来腰还不太疼,但麦芒很扎人,天气再热,也要戴上套袖,把裤脚扎紧。割地时,一人分配几垅,之后,只听得镰刀与麦杆嚓嚓嚓的切碰声在大田里有节奏的响起。割麦时,刀背紧贴地皮,平着用力往胸前搂。割倒的麦子,用镰刀三两下搂齐后,往右脚上利索的一放,勾带着往前走。与此同时,另一只胳膊又张开,拥向挺立的麦子,搂麦,挥镰,唰唰唰继续割。待割倒的麦子够一捆时,锋利的镰刀刷的割下一小撮麦子,三下两下,拧成个腰子,将脚下的麦子捆成捆儿。一般,十捆麦子放一堆,码成金字形,麦穗朝里,麦杆向外,最上面的一捆麦穗朝下,象个帽子,扣在上面。这样下雨时麦穗不会淋湿发霉。晴天下,放眼望去,大地上立着无数个小金塔般的麦垛,在阳光下闪着光。有时割着割着,还会惊喜的在麦地里发现一窝鹌鹑蛋,五六个,灰褐色,小小圆圆,上面有一些大小不一的花点子。我们小心翼翼的把它们一个个拣起来,放在兜儿里,回宿舍后煮熟了当营养品。 割大豆真正是个苦活儿,主要是豆子矮,要大哈腰。割豆时都戴上手套,低猫着腰,抓住豆枝侧身用力割。豆棵很硬,象小树枝一样,镰刀必须十分快,才能一刀就割下一把豆子。割豆子的定额是一天三亩地。1400米长的垅要割6,7条。每天割到最后,我们的腰都不会直了。收工时,一个个把镰刀横在腰间,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在暮色中。 收工的路上,我们常常一边走路,一边望着天空。傍晚时,天空的云彩出现各种形状,有的象大写意,大笔随便一挥,有的象马尾巴,长长的拖扫而来。当马尾云出现时,我们便随口说道:“天上有了马尾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如果晚间有雾降下,有人会说:“早雾晴,晚雾阴”;西天若是一片红色,“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会被人脱口诵出;起风时,便会听到“东北风,雨太公”,“风是雨的头”等农家谚语。 9,10月份开始收玉米。上工的时候,每人腰间围一条粗绳子,用来挂玉米。另外手指上再套个大钉子,用于划开玉米皮。进入青纱帐般的玉米地后,先用手中的钉子把玉米皮划开,然后将连着皮的玉米用力掰下,挂在腰间的绳子上。腰间的绳子上一边是玉米棒,一边是玉米叶。当绳子挂满玉米后,再倒到地中间,堆成一堆,日后由马车拉回场院脱粒。有的年头,因气温低,玉米到了时节仍熟不了,就只好应了俗语“霜降不出头,割了喂老牛”。收回的玉米只能做饲料。 冬夜脱谷 待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割完毕,漫长的冬天开始了。 冬天的农活主要是脱粒。 只要是跟机器干活儿,总是两个班日夜连轴干。三九天打夜班,其冷无比。摄氏零下30多度,穿得再厚,咋一出屋,也让寒风吹得倒咽几口气,浑身颤抖抖。尤其是两只手,刚干活时,冻得几乎拿不住叉子,生疼生疼,如同猫咬一样,只有拼命干一阵,浑身才逐渐暖和,手也能伸缩自如了。我们用三齿铁叉将豆子麦子扔进康拜因的粮食喂入口,机器自动完成脱粒过程,将谷粒和秸秆分离开。打碎的秸秆从康拜因的尾部一股一股的飘流下来,一会儿就摞成高高一大堆。脱豆子时灰土很大,因为刀茬较高,豆秸上带有很多土,一叉子豆秸扔进康拜因,马上就飞扬出一片灰土。我们都戴着口罩干活儿,鼻孔处永远是两个大黑点。 一旦中间休息,大家马上点燃一大堆火来取暖。否则,人一会儿就会被冻僵。我们往往是烧豆秸,豆秸象小树枝,有油性,耐烧。每天夜里,八九个人,在浓浓的黑夜中,头顶寒星,面向熊熊烈火,忽而烤烤前胸,忽而烤烤屁股,一边交替的跺着脚,嘴中不停念道:“火烤胸前暖,风吹脊骨寒。” 打夜班,午夜有一顿夜班饭。有一阵,每天夜里的菜都是马肉炖粉条。马肉是因吃黄豆胀死的马。秋天,每年总有几匹马就会溜到地里偷吃黄豆,结果被胀死。马肉很粗糙,不好吃。 如迂雪天,不能在地里干活,便在室内搓麻绳,编筐,编草垫子,搓玉米粒等。连长曾说过,不能让人闲下来。一天不干活,人就要变懒。但偶尔也有发善心不让干活儿的时候,大家就在屋里打扑克。一条炕上,十几个人围成一大圈,玩争上游。吃饭时,派两个代表打回来。一盆馒头,一盆大馇子粥,我们一手将牌捻成扇形,两眼紧盯牌面,一手高举着牌,啪啪甩出,同时不忘见缝插针狼吞虎咽的喝两口大馇子粥。 一天又迂大雪,屋外的雪花随着风啸,满世界狂舞,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无法出工。我怏怏的躺在炕上,两眼望着空空的屋顶,不禁思考起今后的前途。现在才十几岁,当应抓住时光,学习文化。但学些什么呢?我甚无头绪的想着。语文,可以自学,好象也不难。从语文,文学,我联想到了外语,觉得学中国文学也应了解外国文学,要会外语。于是思维便简单的从学中国文学直线推到学外语。一瞬间,在东北的土炕上,我忽然作出了自学英语的决定。但当时一本书都没有,只是在心中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计划利用回京探亲时从国际音标学起。 我开始等待连里批准探亲假。在归心似箭的日子里,我是在土场上打谷子,还是打夜班。 脱谷子,要先造一个碾谷场。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地冻得有一米多厚。我们从井里一担担的挑来水,泼在土地上,待结冰冻硬后,便建成一个临时冰场院。一捆捆的谷子,用镰刀把捆腰儿割断后,薄薄在冰上铺上一层。之后,拖拉机拽着滚子在上面一圈圈的碾压,我们抽空用木叉不停的将谷子翻个儿,以便让每个谷穗儿都能被反复碾到,脱离谷壳。渐渐的,冰场院上的中间堆起了一小山似的黄灿灿谷粒,周围是一层散了捆被碾压的谷子,最外围是四五米高的谷垛。 我们黑白两班倒随着拖拉机脱谷子。因为脱谷子这个活儿不需要出什么力气,只是拿镰刀砍断谷腰儿,或用木叉挑翻谷子。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不紧不慢连续干八九个小时是很难熬的。我们不停的蹦啊跳啊,以增加热量。那些日子,在黑不隆冬的打谷场上,在严寒的夹裹中,我一边干活儿,一边默默地数着日子,计划着探亲的路线,打算籍此机会游览一下沿途的风景点。
-------------------------------------------------------------------------------- --------------------------------------------------------------------------------
九月底,北大荒就开始飘雪花了。气温骤然降到零下。 我们开始领教北大荒凛冽的严寒。 小卖部积压多年卖不出去的各式帽子很快被知青扫荡一光。几乎在同一天,我们都穿上北京市革委会发的黄棉袄黄棉裤。出门干活儿时,人人再脚蹬黑色棉胶鞋,头顶厚厚的狗皮帽,狗毛都是黄色,黑色或白黄黑相间的杂色。隆冬时节,只要一哈气,帽檐上便迅速挂满一层白霜。稍迂热后,白霜又化为冰凌,挂在绒毛上,一粒一粒,晶晶萦萦。 有风的冬日,犹如雪上加霜。打着呼哨的西北风,利如小刀,噎的人只能背过身来,缩着头,倒着走。出工前,我们将全身捂的严严实实。狗皮帽子把整个头紧紧包住,脖子上扎着围巾,大口罩一直戴到眼睛下,身上是小棉袄外套大棉袄,男的还往往在腰上系根绳子。但一走出屋门,漫天的碎雪仍栏不住的迎面扑来,大风肆虐的将地上的雪高高扬起,无情地往人的脖子里裤子里拼命吹撒,钻进衣服的缝缝角角。 漫漫冬月,我们在白茫茫的荒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迎旭日,暮送残阳,从事着脱谷,扬场,刨粪,伐木等农活。每日每时,心灵与肉体都在与荒蛮无情的大自然进行着艰苦的交锋,浸在繁重的劳动中日磨月砺。 在陌生的土地上,我心中最大的饥渴是书。几行新旧诗作,几句读书摘抄,例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读书笔记);“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早岁哪知世事艰”(书愤。陆游),都是字字玑珠,让我思绪无穷。但鲜如琼浆甘露的精神之果,在遥远的北大荒是极少极少的。主宰我终日的还是日复一日的劳动。 我开始想家,一天比一天的思念北京。对北京的眷恋与想往常让我陷入极大的痛苦。然而,我已不能再轻易踏上北京的马路。那如鱼得水曾经学习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已成为记忆中一个遥远亲切的旧驿站。 新的营盘是五大连池,是北大荒。 1969年10月初,因陪王春到北安县的师部医院看病,我第一次去了东北的县城。 北安在五大连池以南200多里处,每天都有长途客车从嫩江经五大连池南去北安。泥迹斑斑的长途车,顶上装着大件行李,车内坐满穿戴臃肿的乘客。我和王春挤坐在一排木椅上,贴着玻璃,怅然的望着窗外。四野极为空旷,远望一马平川,近看却是一片片塔头地,坑坑洼洼,许多都尚未开发。初冬时节,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偶尔还有一些凸出的地块袒露些片片黑土,给荒凉大地略增一分颜色。 县城里的人,男女老少都是一身黑棉袄黑棉裤,臃臃肿肿,也不穿罩衣。妇女们的头巾裹得很特别,在脑门前伸出一两寸,样子挺不好看。十月份,气温已在零下一二十度,非常冷。街上人不太多,三三两两的,个个都把手抄在袖筒里,缩着个肩,似乎浑身都在透着寒气。县城里有两三条街,街两边是些商店和小饭店,里面人不多,冷冷清清。虽是第一次到县城,但似乎并没让我产生什么新奇感,只是心中暗叹城乡差别真大。 第一个晚上睡的是大通铺,一夜每人二毛五,不分男女,十几个人合衣睡在一条大炕上。一张旧炕席,颜色已变得暗黄,席篾子被来往住客磨得油光缯亮。店里的住客几乎都是车老板儿,黑棉裤上别个烟袋锅,衣服也不用脱,躺倒便睡得鼾声振天。客店里仅有一盏瓦数很低的电灯,光秃秃的吊在屋顶中,发出幽幽的黄光,四壁昏暗的黑影罩着充满旱烟味儿的屋子。 三天后,我们装着满书包的咸菜,黄酱,饼干返回连队。途中,几辆拉劳改犯的卡车与我们大客车逆道而行。中苏关系开始紧张,边境农场的犯人逐渐从边境往内地送。卡车上的劳改犯都穿一身灰,还有几个女犯,戴着头巾,面无表情的站在寒风吹朔的车斗里。在犯人车后,尾随的卡车上有上了刺刀的武装人员,端枪监视着前方,神情严肃冷峻。我们乘坐的客车颠颠簸簸的与劳改车擦边而过,车厢内一片静悄悄,没有任何声响。 1969年11月底,知青宿舍全部盖好。400多平方米的宿舍房,男女各住一侧。每个宿舍南北两条大炕,每条炕上睡7个人,最边上放一溜手提包。木工组给每个屋做了一个脸盆架,放在一进门处。推门进来,7个人睡一条炕,挤得满满的,每人只有不到一米的地盘,褥子搭褥子。 每天收工后,大家非常麻利的把鞋上的泥巴用力搓掉,用套袖噼噼啪啪抽打干净衣服上的泥土,然后一溜儿小跑,到锅炉房打回两盆热水,洗脸洗脚洗衣服。 一屋14个人,每人两盆水,眨眼的功夫地上就摆满了两大溜儿脸盆,几分钟后,满屋子充满了肥皂味儿,地上也到处撒着水。炕沿下,一溜黑色棉胶鞋七倒八歪扔在一旁,臭哄哄的袜子在鞋里窝窝囊囊地塞成一团,脚趾头处是五个硬硬的泥印子,但谁都不忘把湿鞋垫赶快从鞋里抽出来,放在火炕上烘干,第二天好接着穿。洗毕吃罢晚饭后,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大家开始在自己那块二米大小的天地上聊天,写信,各行其事。有津津有味进行精神汇餐的,有什么都不想一个劲儿又唱又笑的,也有沉默无语独想心事的。劳动一天后的疲惫,本应摧人速入睡眠,但由于屋子地上长期有水,潮湿,炕上活跃着一群跳蚤,一闻血味儿,便肆无忌惮的咬起来,搅得人根本无法睡。我们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个毫不心疼的在自己的身上,腿上,胳膊上使劲地抓来抓去,直到抓出一道道红印子,渗出血点。那种止不住的抓心挠肺般的奇痒,真如“吃了25只耗子-—百爪挠心”所形容的一样,十分难受。大家常常在无奈的时候,捋起裤子,盘腿坐在炕上,低着头,自嘲自怜地数数一平方寸上有几个包。后来有人想出办法,把敌敌畏加水稀释撒在褥子上,跳蚤果然少了好多,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东北睡的是火炕,下面用砖砌成火墙,烧煤取暖。引火材是用桦树皮,宿舍前桦树林里取之不尽。但煤常供应不足,炕经常是冷的,很多个夜里都把我们冻得当“团长”。于是,有人开始戴着毛帽子睡,一时间,人人模仿,晚上,每人头上严严实实的裹着个狗皮帽子,整整齐齐的睡一溜儿。 当时唯能安抚心中的郁闷,躁动和茫然,让我对命运有积极态度的是那些抄来抄去的短文和诗句。在北大荒的小屋里,我和其它知青经常趴在炕上传抄着这些诗和文章: “大雁”郭小林 我饥渴般的从极为有限的文字中寻找精神源泉,让哲理,经验这一剂剂良药安抚我的心灵之苦,让几乎垮下来的精神重获力量。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便默念普希金的这几行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我常独自默想,眼前的生活也许只是一部长卷的前几页,但愿烦恼痛苦很快也会随风飘去。 人人几乎都会背的孟子名言“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似乎更是针对现状,觉得灵与肉的磨炼还是有益的。不过我不能想象长期生活在北大荒。 当时,最能增加内心力量的一本书是李锐写的“*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里面录有很多*年轻时的读书笔记,如: “意志之强者,对于己身,则能抑制情欲之横恣;对于社会,则能抵抗权势之压迫。道德者克己之连续,人生者不断之竞争。有不可夺之志,则无不成矣。” “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以久制胜;他人以数年为之者,吾以数十年为之,不患其不有成就也。” “余尝谓天才高者,其成就反不如天才较低者之大,要视其坚忍之力何耳。” “安贫者能成事。”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读着这些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我的境界随之开阔,心情也朗爽些,并梦想着哪一天也走出去,游历高山大河。 所幸的是还能看到报纸。连里有“兵团战士报”,“前进报”,“解放军报”“黑龙江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参考消息”每连只允许订一份。我订了份“文汇报”。虽然报纸一般要滞后十天左右,但对于落在精神荒岛上的人还是十分宝贵的,且觉得还没太远离文化和形势。同宿舍蒋沅的家里定期寄来“参考消息”,我也常借来看看。 苦恼是年轻人的特征,而寻找快乐也是年轻人的天性。宿舍里一群十几岁的青年人,没事儿爱唱歌,用歌声来宣泄情绪,排解心情。我们喜欢唱歌剧“江姐”里的歌,唱马玉涛的“老房东查铺”,郭颂的“乌苏里船歌”。“长征组歌”可以一人跟一人全部唱完。也有人偷偷的唱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主题歌:“流浪,流浪,到处流浪。命运带我奔向远方。。。”,借曲诉说离乡漂泊的心境。而一曲一曲的苏联歌曲,则不由的让我们想象着另一种生活。但更多的时候,是全宿舍人扯起嗓门,一起大唱“样板戏”。
-------------------------------------------------------------------------------- --------------------------------------------------------------------------------
一九七三年夏天,四营六个连队共抽120人到黑龙江边一个叫额图的地方做水泥预制板,用来铺场院。黑龙江六七八月份是枯水季节,可就地利用江中季节性小岛上现成的沙子,碎石和取之不尽的江水,外加运来的水泥,制作水泥板。 一到江边,我便急忙前去看江。从住地往北走几分钟,几百米宽,东西走向的黑龙江便豁然出现在眼前。江水不清不浊,不缓不急,由西向东一波又一波的涌动着,推搡着,流淌在广袤的疆土之间,分隔开中国和苏联。我站在国境界边,望着流动的江水,心中涌出一种特殊的感觉。一会儿,只见几只小木船缓缓向江心划去,船上的年轻人,一边俯身用力划着浆,一边大声喊道“到乌苏里江去罗!”船浆搅动着平静的江面,水上闪耀着一片粼粼烁烁的阳光。每年夏天,捕鱼连都出船到乌苏里江去捕捞大马哈鱼,一种名贵的冷水性鱼,它的卵的营养价值特别高。大马哈鱼生殖季节从海进入河流,特产于乌苏里江流域。捕鱼连的另一部分人留在黑龙江捕鱼,黑龙江的七八月是鳇鱼,鲶鱼,白鱼咬汛的季节,一条鳇鱼平均300多斤。 在回住地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农正在慢慢的侍弄一块地,但奇怪的发现他的额前有一点红色的星光,一缕淡淡的青烟在冉冉飘动。定睛细看,原来老汉用野草捻了个“O-”形头箍。圆形的头箍戴在头上,前方伸出四五寸长的一段点燃,用烟来熏赶蚊虫,这样干活时便不受侵扰。 我们早上3点半就起来,坐上机动船到江中小岛去干活儿。这时天已亮,但又凉快。这块高出江面的小岛其实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大。做预制板是重体力活儿,沙子,石子,水泥掺上水后搅拌起来很重。我们先将沙子,石子,水泥按比例在一块大铁板上拌匀,然后再一锹锹一桶桶的倒入木模子里,最后用小平铲将最表面的水泥抹平,第一道工序便完成。一般要等24小时后水泥才凝固,这时再把模子上的活板卸开,将成形的预制板挪到靠水的地方,用水浸泡数日,一块块预制板便做好了。每块预制板都是二尺见方,近百斤重。 每天上午十点钟,必有一艘苏联船艇准时经过我们干活的地方。这种船艇很漂亮,全身雪白,约7,8米长,船头呈尖性。大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水上飞机”,因为它的形状很象没有翅膀的飞机。每当“水上飞机”经过时,我们便情不自禁的停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腰来,远远的朝它望去,并纷纷猜测它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每隔二三日,也有一艘庞大的苏联货船从江心驶过,据说是到黑河拉煤的船,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船边站立着持枪的武装人员。中国的船每隔十天来一次,是从富锦北上。船给我们捎来报纸,信件,带来内地的消息。每次大家都是翘首盼望这一天。虽然我们的大木船与苏联的船只相比落后很多,但我们都觉得它最为亲切,因为它带来了乡音,亲情和信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江边的那两个月,我们几乎天天吃鱼,是那种一条平均300多斤重的鳇鱼。鳇鱼体大肉厚,瘦肉上还有一公分厚细腻的肥肉,象猪肉似的。因为没有什么佐料,又是大锅饭,吃了几次这种鱼,就腻得再也吃不下去了。但每天看捕鱼的人给刚捕上来的鳇鱼过称却很有意思。鳇鱼从船上拖下岸时,大都没死,它们在地上翻来覆去,用尾巴使劲的摔打地面,痛苦地扭动着肢体。每当我们凑在称旁,看到磅上标出200斤,300斤时,常常会不禁叫出声来。 在江上制作预制板,中午最热时可以睡两个小时的午觉,晚上收工后,天还没黑,我们便学着去钓鱼。鱼具全是自己做。先从江边拣几段尼龙鱼线和一些铅块,鱼钩是将缝衣针用烛火烧红后弯成,然后用蚯蚓作鱼饵,垂钓于江岸,待鱼上钩。有经验的人说,如果看到水面上突然出现波纹,鱼线下垂,便是鱼咬钩了,这时要迅速收竿。我们遵照这一原则,目不转睛的盯着水面。偶尔几次甩起鱼竿,但钓到的都是二三寸的小鱼。不过这也让我们感到十分兴奋,它毕竟还是给每日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江边的石缝里有很多不到一寸长的小虾,蹦来跳去,有时我们也做些小网,捕些小虾。当地的居民则是将小虾晒干,炒熟,当咸菜吃。 中苏边境线很长,中方隔一段有一名边防人员,大都藏在隐蔽处。我们有时在江边遛弯儿,一名军人会突然冒出来,吓人一跳。一天中午,一艘军舰路经,临时靠岸江边。我恰巧在江边遛达,便好奇的上了军舰。舰上的人十分热情,他们坐在拥挤的上下铺上和我闲聊了一阵,还让我用十六倍望远镜辽望对面的苏联岗楼。我模模糊糊的看见江对面苏联岗楼上持枪站岗的人影。 晚上,我们一般都不敢出来沿江散步。据说,苏联船只经过时,如看到江边有人,会靠岸把人拉走。苏联人从未看清过,但他们的船,和从船上扔下的“大咧吧”却看到过。“大咧吧”就是大号面包,哈尔滨人过去吃过,味儿酸酸的。 那些日子,中苏两国在苏联的伯力市就一段主航道的问题进行谈判。据说谈僵了,中苏关系更为紧张,炮都架了起来。一天,我们正在小岛上干活儿,江上突然开过十余艘苏联的舰艇。伴随着突突突急吼的马达声,江上推出一排排白色大浪,疾速行进的舰艇刹时间将空气搞得十分紧张。我们都不禁放下手中的活儿,盯着江上这群不可一世的舰艇。它们似乎正在演习,列成三角形队阵,一副煞有介事的架式。 中苏关系虽然紧张,但当江中两国船只相遇时,双方都要鸣一下汽笛,好象两人见面打个招呼,表示表示。 一个周末,我们破例放假一天,并有船到勤得利去,那里过去是原农场场部,有商店。最让人高兴的是晚上有场“卖花姑娘”的电影,这可是久违的事了。那天一大早,我们纷纷坐上机动船前往勤得利。一船人都异常兴奋。行船在黑龙江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抬头望蓝天,晴空万里,放眼望江面,江水清澈,黑龙江两岸密密匝匝的灌木丛一片苍绿。因为江对岸属无人地带,树木从未遭过任何砍伐,生长得极为茂密。我们坐在宽大的木船上,听着马达有节奏的哒哒声,望着倒映在水中的白云,任阳光尽情的洒在身上,脸上,觉得非常非常的暇逸,放松。江水中行船的纯静气氛,江两岸俊美的风光,让人身心愉悦。船开得不快,江道时而弯曲,时而伸长,但视野极为开阔。 在旧场部,逛商店,吃零食,晚上看完电影后已近午夜。秋天的夜,象一个巨大的斗篷,高高的罩在我们的头上。乘夜航船,和白天的心情完全两样。深夜,无风,无浪,四周静极了。耳朵所能听到的唯一声音就是发动机的隆隆声。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夜航,既感新奇,又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船,在马达的驱动下,劈开江水,划出一道道波纹,又随即消失,一切重归平静。整个江上,无光,无亮,万籁俱寂,只是岸边的树棵投下一道道黑影,使江水看上去若浓若暗。单调的夜色,单调的马达声,令人不禁倦意袭来,我们渐渐都睡着了,只留下发只留下发动机在独自唱着催眠曲。 突然间,天空一片煞白,一束光线极强的探照灯唰的照在了我们的头上。整个船上一片雪白。一下子,船上的人都惊醒了。很快我们便意识到这是从苏联方向照射过来的探照灯。雪白的探照灯用它那长的光束在我们上空晃来晃去,前前后后不断移动,照在江上,照在船上,照在每个人的身上。最初大家有些紧张,不自觉的向一起靠拢。渐渐的有人开始小声嘟囔,但很快便又平静下来,鸦雀无声。探照灯足足晃了好几分钟,然后移向远处。夜,又还原于本色,四周仍是一片漆黑。这一突来的惊扰,驱跑了所有的倦困,大家睡意全无,相互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在凉凉夜风中,任木船一点点向住地靠近。 一天,我被派回连队给大家取工资,这一路先要翻座江边的小山,然后再走70多里路。一路上,我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通往连队的路旁,剩下的一程有18里地。但到了拐弯口,往连队走的路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一个多月前离开连队时,是坐着拖拉机牵挂的大爬犁出来的,但现在,拖拉机链轨道已被长高的野草全部埋没。我的眼前没有路,只是一片一望无际长满野草的荒原。连队住房在那里?我心中开始焦虑,手搭凉棚,四处张望。此时,必须准确地判断出连队的方位,否则一旦迷路,将会走进无边无际的沼泽地。我在路边,遥望远方好一阵,最后根据几棵大树树冠的姿致判断出连队的大致方位。平日每天收工时,我们都是奔着这几株大树走回宿舍。方向确定后,心中略微踏实些。眼前没路,便只好淌着一尺多高的草走了。但在草地里走路很费力,每走一步,都要把腿高高抬起。 艰难的走了一两个小时,无意间来到了一个推土机推起的泥堆旁。走上去,站在高点,再次定位,看到远处有一个东西在闪闪发光。万岁!那是连里的大油罐!银色的油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银光。这下子我无底的心终于踏实下来。虽然没有路,但连队的准确位置确定了,朝着这个银光点走,早晚可以到。我的脚下立马有了劲儿,走下土堆,继续深一脚浅一脚的在一尺多高的草地里艰难地行走开。走着走着,忽然,脚下软乎乎的,周身的草地一晃一晃,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糟糕!踩在沼泽陷点上了。刹那间我一阵紧张,但又不容多想,赶紧轻轻的跨上另一块地面,这时脚下是结实的,一颗恐慌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我一边趟着草吃力的往前走,一边嘀咕着,千万别碰上狼。不过,连长常说的“麻竿打狼两头怕”还起了点作用。是啊,不知谁怕谁呢。 走着走着,身边忽然出现了一只灰鹤,还是只幼鹤,全身一片黑褐色的羽毛。它长着一个短短的尾巴,尖长嘴,细长颈,几个趾指很长。灰鹤爱在近水处找鱼,虫,甲壳吃。我俩儿相遇后,四目友好的对望一阵,又各走各的路去了。 我磕磕绊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好几个小时。忽然一步迈出后,眼前出现了拖拉机的链轨印。啊,终于找到路了!我欣喜若狂。这条神秘的小路埋藏在深深的野草中,戏耍了我好几个小时,让我再次领受原野的无情与诡谲。 七月底,我们从江边全部撤回各自连队。一夜之间,江水上涨,小岛淹没了。
-------------------------------------------------------------------------------- --------------------------------------------------------------------------------
风又啸啸,雪又飘飘。一年二年过去了。第一个冬春,过的艰难,过的慢。但以后日复一日,叶落雪融,日子过得也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了。只因前途莫测,又不甘于一辈子在这里,心情总感到压抑。但如果在北大荒仅呆三两年,能有机会欣赏到它独特的自然美景,仍是不失其意义的。 美景之一是夜晚的天空。由于高纬度,北大荒的夜色永远是深蓝色的,浓而亮,绝无伸手不见五指之时。大概是荒野的广袤无际,天穹与大地之间似乎相隔的并不十分遥远,无际天空,总是一览无余。每当夜晚,仰望星空,看天宇上数不清的星星莹莹闪耀,一种诗化的情感便溢满心间。深遽的夜空上,最夺眼目的是星光闪烁的银河,又宽又长,铺满了亿万颗密密麻麻的星星,在静静的俯视大地。此外,识得出的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启名星等,一颗一颗,一一镶嵌在湛蓝的夜空,看得一清二楚。最抚人心灵的是那不染纤尘弯弯圆圆的月亮,它时现东方,时隐西侧,轻扯着薄云,夜夜如一的向大地洒下幽幽青光。置身于空旷的原野,人有一种清澈寥寂之感,在人烟无几的月夜,极目苍穹,不禁会生出许多的感慨,在赞叹大自然博大辽阔的同时,也不竟然思索起人间的生命和个人的命运。 落霞也是一个壮丽美妙的时刻。其艳,其美,其瑰丽磅礴之势是人间任何一个艺术大师所无法摹拟的。夏日,穿过宿舍前那片一身雪白亭亭玉立的桦树林,坐在三泡子前折皱层层的褐色岩石上,遥望西边天陲,一片橙黄,胭红,姹紫,黛青。璀璨艳丽的落霞,尽染天际。一片片巨大的云朵披裹着晚霞的霓裳,瞬间万变,穷极形状。此刻,依石而坐,望远天近水,用心灵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辽阔,宁静,让人心随景醉,神遐意飞。 北大荒的另一绝唱是它的静。天籁一词,看过数次,但不知天的真正声音是什么。如果有,在北大荒一定能听到。只有在极静的世界里,才可能听见天的声音。而在北大荒,在太阳隐去的时候,便进入了一个绝对安静的世界,四周没有任何声息,仿如旷远洪荒年代。虽然荒凉的面孔让人沉重,但伴随它的寂静也如清凉夜风,安抚着躁动的心,让人冷静清醒与更深刻的思考。 冬天的冰凌是自然界的另一道美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凌,小心翼翼地攀挂在高高低低的枝丫上。它们精巧玲珑,不喧不闹,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点缀着人烟罕至的北疆,将大自然制作的精美杰作,奉送给含辛茹苦的北大荒人。每当我看到那串串洁白的冰凌,顿时劳苦皆忘,惊望着巧夺天工的杰作,感叹不已。 北大荒的绝色景观每每在短时间里让我心情豁朗,充满感慨。但转间想到身边的现状,文明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又很快淹没美在心中荡起的涟漪,内心深处涌起一阵更为剧烈的冲击,震荡和挣扎。特别是面对无垠的原野,无穷的天宇,无声的世界,感觉个人的生命十分渺小,但又不愿将此生默默付与荒原。 一九七0年代,我梦寐以求的是走出北大荒。
-------------------------------------------------------------------------------- --------------------------------------------------------------------------------
一九七五年我转到山西插队。 我们公社共有十几个生产大队,分布在平原和山区。堡内大队位于平原地区,是集镇中心,也是公社所在地。公社办公处所就在堡内东西500米长的一条老街上,街的东西两侧尚有残存的旧城墙和一些袒露的灰色墙砖。因是公社所在地,街两边建有各种店所。街北有个小饭店,往西是公社医院,邮局,理发店,镶牙所,大队部;街南是公社办公大院,大队仓库,五金农具店,粮店,药店,小百货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的西南边是南关大队,东边是东关大队。我们这三个自然村被称做蝎子。南关是蝎头,最利害;东关是蝎尾,也很凶;堡内是蝎肚,被认为是人最老实的一个村。的确,村里的男女老少看上去个个温和,敦厚,有礼,人们的面部轮廓也多有类似,长脸形,长眼睛,直鼻梁。 堡内大队共有5个生产小队,200多户人家散布在街南街北。北边,在通往省会太原的公路旁,有一块大队专门规划出的新农村基建地。这里房屋标准一致,每户住宅占地二分,整齐划一,每排房子的前后左右并都栽有幼树。而在老房区,房屋新旧不一。村里户户都用一人多高的土墙围起,院内有一角是猪圈并连着厕所。这里家家都种杏树,枣树,也有种梨树的。清明时节,白色的梨花,淡粉色的杏花点缀着布满谷物农具扁担水桶的农家小院,春意浓浓。每个小队大约有60多户人家,200来口人。全村共有1000多口人。 我被分到第一小队。小队里有400多亩耕地,村南的200多亩是水浇地,村北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高粱,玉米,谷子,还种了小部分黍子,小麦。1974年,我们小队总产为15万斤,亩产超过“纲要”标准,达400多斤。年终分红时,每个工分(10分)值0.78元,在全大队是最低的。第四小队工分值最高,1.20元一个工分,因四队有一些副业。我是春天来到队里,正在年中,小队里没有我的口粮,四月到九月便按知青标准从粮店买。每月44斤毛粮,折算成净粮有30多斤,绝大部分是高粱面和玉米面。另外,每个月还有3两胡麻油。 落户雁门 最初几天忙于安顿住处。我们买回口粮,又从农具店买了筐,扁担,水桶,铁锹,锄头等劳动生活用具,并让铁匠打了副锄草的小铲。阴历三月十八是赶集唱戏的日子,又在集上添置了些农具,还买了7只小鸡回来。第二天,开始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 太阳一竿子高时,人们一个个从院门走出,来到饲养院旁的墙根处,等待小队长派活儿。队里有50来个劳力,其中一半是妇女,有16,7的大姑娘,也有结过婚的婆娘。来到集合点后,人们靠着墙根,或蹲或坐,聊扯几句。穿着黑衣服蓝衣服的男人们,把烟袋锅慢慢从腰间摘下,粗糙的手指将烟叶轻轻揉搓碎,装进烟袋锅,叭嗒叭嗒抽起来。女人们穿着素花的衣裳,叽叽嘎嘎的聊天,间或一阵大笑,有的人便露出镶着的金牙。这儿的人认为黄色的金牙很美。 队长分配女社员到村北的地里平整土地。我们用筢子把大块的土疙瘩敲碎,将残留的玉米根刨出,然后将地一耙一耙细细耧平。太阳在头顶一点点移动,我们曲伸着身体,一下一下地摆弄着耙子,精心地伺弄着脚下的土地。我发现,队里的农民对土地很有感情,活儿干得很仔细,不象在东北兵团干活时呼啦啦风扫残云的作风。一天下来,我们整出十来亩地平土细的地块,远远望去,象柔软的地被,让人很有成就感。干活时刨出的玉米根能用来烧火做饭,大伙儿将根上的土坷拉用劲敲打掉,堆成一堆儿,收工时,一人背回一大捆。 晚上吃过饭后,望着窗外归巢的飞鸟,我不禁觉得自己象个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 第二个星期,全公社各个大队抽出劳力,治理滹沱河。我们在滹沱河边挑河泥,一筐又一筐,往返不绝。这个活儿很重,黑乎乎的河泥把担子压的弯悠悠。但我有在兵团劳动的底子,这点儿不在话下,干的十分卖力。社员们有些惊讶,城里来的娃娃一点也不骄气。他们岂知,我已有六年的下乡史了。 月底评工分时,我成了妇女中工分最高的,8分。别的妇女都是7分或更低些。我既高兴又有些不安,但心里热乎乎。 善良农家 六月份,杏熟了。家家几乎都种了一二棵杏树。夏天的树冠已是遮天盖地,浓绿的树叶中透出一个个黄澄澄的圆杏,煞是喜人。我从小就爱吃杏,中午收工时便跟着文华到她家去买杏。文华用大竹竿轻轻一敲,熟透的杏便纷纷落下来。我在地上东一个西一个的忙着拣,一会儿就装满了一书。文华看看书包,说一毛钱。我一楞,没想到竟这么便宜。在北京,这一包无论如何也得二块钱。小队里俊厚的父亲在县果园工作,家里有几棵优良品种的杏树,个头大,肉肥厚,带有一股很浓的香味,还非常甜。俊厚得知我买杏的事,第二天装了满满一升又大又黄的杏送给我,让我不知如何是好,连连道谢。后来干活时,队里常有人往我兜里装几个杏,说是尝尝鲜。 除了小队的人,我和外队的社员也渐渐熟起来了。在街上走着的时候,男女老少都笑眯眯的跟我点头打招呼,问候一声,我心中感到很是温暖。一天,粉粉带我到她娘家去,在东关。东关紧挨着堡内,十分钟就走到。粉粉妈是小脚,长得很端正,杏眼,小嘴,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后面绾着发髻。她一见我们进来,便赶紧拿起炕扫帚扫炕,然后沏了一碗红糖水让我喝,随后又抓过来两大把红枣放在炕边。老人家手脚不停,在屋里转来转去给我拿这拿那。最后,她搬个小板凳,坐在灶火前炒开瓜子。老人一边拉着风箱,一边问我在这习惯不习惯,劳动苦重不苦重。问着问着,竟撩起袖角,边擦眼泪边说,唉,让娃娃受苦了。我望着红红的炉膛,跳跃的火苗映着老人家闪着泪花的鱼纹眼角,心中一阵暖流通过。农村的老百姓真是善良啊! 善良,在这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可以经常感受到。自从我收工时从地里往家背玉米根做烧柴后,不知谁悄悄的往我的院子里放了两大捆玉米杆,而玉米杆是队里按户定量分配的。平时,队里的女人们今天给我一小块玉米饼,明天一碗腌咸菜,或几根腌胡萝卜。他们总觉得城里人在这里生活不容易。 农事点滴 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这在乡下是个大节。家家户户在前一二天就准备起包粽子了。北方不产糯米,但我们这儿种黍子,比糯米还粘还软。包粽子前,先将沙子拣出,把黄灿灿的黍子用水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在米中放上红枣,用粽叶裹紧,摆在大铁锅里煮四个小时。我不会包,同院的占奎婶便主动帮我包。那年她一共给我包了70多个半斤一个的大粽子,让我足足吃了一个多月。 夏天到了,一天比一天热。每天收工后要自己做饭。为了省事,我做一次,吃两天。天热怕坏,便把剩饭放到一个小盆里,放进水瓮,让水冰镇。一次女队长来串门,无意中看见饭盆在水瓮里漂着,觉得非常新鲜,到了队里就象新闻似的传播开。收工后,一伙婆娘一起跑到我家来看新鲜。看着水翁里的饭盆象小船似的漂着,她们乐坏了,哈哈的大笑起个不停。 我很少用灶上的大锅做饭,买了个煤油炉,队长又从拖拉机站搞来一大罐柴油,省下我花8毛钱买一斤煤油的开销。每天一早,我首先点燃煤油炉,下面煮小米粥,上面蒸高粱面饴饴,然后架上扁担去城西挑水。清早,街上来来往往尽是担着颤悠悠扁担挑水的人,大家不停地打着招呼,问好。水担回来后,早饭也好了。这时,我便扭开半导体,边听广播边吃饭,然后匆匆忙忙去上工。每次大家都是一溜儿蹲在饲养院旁的墙根下等着派活儿,每天还要让队长在记工本上盖个红戳,证明出过工。有时是当天盖戳,有时是第二天盖。村里人管这叫“押戳”。 夏天出工,早上6:30-11:30,下午3:30-7:30,避开中午最热的时辰。1975年京原线修通了,我们县是一站,停车一分钟。火车站离村子只有十分钟的路。每天上午11:40火车准时到站。每当绿色的火车象一条长虫徐徐开过来,停一下,又慢慢开走,我们就收工回家做午饭去了。镇上的邮递员姚二旦每天中午来取邮件。火车上的人将装邮件的大袋子扔下来,二旦把要送走的绿邮包悠的一下扔上去。远远看去,很潇洒。火车开走后,姚二旦推着挂满大大小小邮包的自行车回到镇上。我订了份“参考消息”,每天中午到邮局去取。有时我会跳上邮局柜台,坐在那儿翻看一下其他的报纸,或和二旦聊两句。有时顺便在街上买点蔬菜,中午做饭时用。但很多时候蔬菜是小队里分。队里的菜,一部分卖给外面,一部分分给社员。分东西时先记上帐,第二年分红时扣。队里分给社员的菜很便宜,一,二分钱一斤。上半年,我在队上记的菜钱一共才0.16元。生产小队有一点很象共产主义,每户同时分一种东西。如果玉米熟了,每户一人分一穗。不一会儿,家家飘出玉米香味,人人嘴里嚼着玉米。每次分东西都是在饲养院里。保管员一声吆喝,大家便纷纷从院子里走出,拿着筐,麻袋等家什来领东西。队里种什么,社员便分什么。有各种新鲜蔬菜,有红薯、土豆、玉米穗、葵花籽,粮食是高粱、玉米、小麦、谷子、黍子,食油是胡麻油,一年一人分一斤左右。我们这里出产葵花籽,但每人每年也只能分一二斤,其余的全部上交。分东西时,队长或保管员负责过称,会计在一旁记帐,来年分红时再扣除。每年,队里分红都不能马上全部兑现,常常是在换季时,过节时兑现一部分现钱让社员添置些衣服或小零碎。 队里会计的帐上记着这些细账: 各类作物产量 我曾计算过,如我每年出工300天,每天挣0.7个工分,约200个工分。如一个工分值0.7元,全年收入140元。口粮分配450斤,每斤平均0.1元,加上菜、油、柴等,共扣除80元左右。净剩60元,平均每月5元零用。 我们小队有个“五保户”,住在饲养院,也是小队部。他每天负责喂牲口,打扫院子。70来岁时他死了。因是队里的“五保户”,由队里负责后事。后事之后,小队所有人在队部吃了一顿饭,是二块黄黍子面糕和一碗土豆熬豆角。 黄河文化 我每天和村里的社员一起劳动,担粪、薅草、割麦、打草。风吹日晒,日复一日。干活时,听男女社员在大田野地里聊大天,说笑话,也挺开心。休息时,女人们坐在地头纳鞋垫,男人们有的人哼几句山西梆子,或唱段“走西口”。他们有时也让我给唱段歌,大家欢喜一阵。我们小队婆娘的嘴很有名,最能说荤话。特别是一个叫丁荷荷的,长得人高马大,每次说完荤话,就张开大嘴,哈哈哈笑个不停。随之,旁边的男女社员也跟着大笑一阵。女人们来劲的时候,还会把一个男人围住,逼他脱光衣服,叫“猴看瓜”。农民们劳动辛苦,生活单调,靠说点带刺激的话,大家嘻嘻哈哈开心一阵,给生活添些佐料。不过,村里的农民绝不无知。他们很熟悉历史人物和古典小说中的故事,什么薛仁贵征东,狄仁杰,孟良等等,男女老少都能有声有色的讲一通,这当初还让我暗吃一惊。文华的爸爸便是个农村秀才。一次劳动休息时,我让他猜个字迷:“左看人三个,右看三个人。一边是中国字,一边是拉丁文。”他很快就猜得接近谜底。而这个字迷往往难倒许多城里读书人。村里还有一个叫李补生的,文盲,但绝对聪明。他在土地上用手指写*手体“四海翻腾云水怒”,模仿的极象。可补生却没读过书。 我深感,黄河流域的文化几千年几百年是丝丝点点渗入黄河流域老百姓的生活中,代代相传。这是一种无声的强大的渗透。 七只小鸡 我养的七只小鸡,六只被黄鼠狼吃了,仅剩一只。但经过数次惊吓,胆子极小。稍有风吹草动,就尖叫着一跳几尺高。不过,它还是一天天长大了。脸开始变红,矮矮厚厚的鸡冠也变红了。一天,它羞答答的给我生下第一只蛋,令我万分高兴。以后,隔三岔五我便得到一颗蛋,丰富了我的三餐。 我的粮食全都放在屋里的一个大木箱子里。但还是把老鼠招来了。每天猖狂的老鼠在箱子旁窜来跑去,咯吱咯吱啃木箱,搅得我无法入睡。气急之下,买了一包老鼠药。但没想到,老鼠药死了,那只宝贵的下蛋鸡也成了殉葬品,在我收工时可怜的死去。我伤心极了,在后院树下挖个小坑,把这只不到一岁的小母鸡埋了,又咬咬牙,在村里买了二只下蛋鸡。 这次我准备给这二只母鸡搭个鸡窝,让它们下蛋时有个固定归宿。队里的小安主动来帮忙,和泥,搬砖,帮我砌了一个不错的鸡窝。小安20多岁。10几岁时因犯强奸罪被判了三年刑。刑满后,回队和我们一起劳动。小安的父亲姐姐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在村里是个知书达理的体面人家。他平时也穿得整整齐齐,只是因为有过前科,总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我对他有些同情,没事儿和他说两句,他吃过饭也常过来聊聊天。小安最大的心病是娶媳妇。一次,听说我村工作组组长的女儿是瘫痪,他无条件的愿意娶回,并恳求村干部去说媒。但结果可想而知。
-------------------------------------------------------------------------------- --------------------------------------------------------------------------------
一天,一大早雨就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肯定不能下地干活儿了。我把房门一关,跑到隔壁院的粉粉家去串门。我俩儿在宽宽的房檐下,一边叽叽喳喳连说带笑,一边收拾着刚分回来的土豆。忽然,院门上一对铜铃叮铛响了两下。我顺声望去,见一个男人正推开门朝院子里慢慢走来。来者的脸象张树皮,又干又黑,没有任何表情,两只干涩的眼睛深陷在一张憔悴的方脸上。但他手里那个补着一块又一块补丁的口袋已展示了他的身份,是个要饭的。男人一步一步地走近我和粉粉,脸上尽量显出温和,用干哑的嗓子叫了声:“大姐,”然后颤微微的指着那个张着口的布袋说,“给口吃的吧。”之后便静静地立在那里。 粉粉很快转身进屋,一会儿她拿了碗高粱面饴饴,端给了这个男人。酱紫色的面饴饴已经发干,支支愣楞的在碗里翘着。男人小心翼翼的将碗接过,道了声谢,便蹲下身去,慢慢的吃了起来。他吃了几口之后,又停了下来,犹犹豫豫的望着粉粉“大姐,再给点儿水吧,太干了。”听到这话,我心中顿生怜悯之意,不禁朝他望去。地上蹲着的男人有30来岁的样子,一双八字脚稳稳的蹲在地上,正前倾着身子,双手紧紧捧着碗,费力地慢慢嚼着。他的脸上布满了细细的褶子,象灰色的岩石层,黑色的头发乱糟遭的揉在一起。不过他的衣服还穿得整齐,蓝咔叽布上衣竟没有一块补丁。我望着他的样子,心中有些纳闷。往常来要饭的全是些老人或领着娃娃的妇女,走起路来大都步履蹒跚,拖泥带水。象这样正值壮年的男人来要饭还是第一次见。想着想着,我嘴里便犹忧豫豫的说了出来:“你上去还算年轻,怎么也出来要饭呢?”男人听到我在问,慢慢将头从碗堆里抬了起来,睁了睁挤满鱼尾纹的眼睛,愁容满面的望着我说:”大姐,不得已呀。我过去是做木匠活儿的,家里生活并不差。可二年前刚生下的孩子突然得了重病,到处请人求医也不见好。原来攒的一点儿钱花了个精光。唉,倒霉啊。这头孩子病没好,她妈又病了。躺在炕上已经快一年了。到了这八九月,吃的又接不上了。没法子呀。”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用苦涩无奈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之后,又低下头去艰难的吞咽那碗泡水的饴饴。我坐在门槛旁,看着男人蹲在那里一副沉重痛苦的样子,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又酸又苦的情绪一阵阵往外涌。大约十分钟的时间,男人终于吃光了碗里的饴饴,起身拱手和粉粉道谢。看他准备离去,我走下台阶对他说,到我那儿再拿点儿吃的吧,我就住对门。说罢,我走出了粉粉家。门铃在身后叮当响了两下,男人随着跟了出来。 我和要饭的一前一后进了院子。推开房门后,我奇怪身后怎么没有动静,回头一望,只见要饭的并没有跟着进屋,只是拎着布袋直直的站在院子里。我对他说:“进屋来吧。”男人听了,一楞,头摇得象个拨榔鼓,连连摆手说:“不,不,我们要饭的不进人家屋。”这话倒让我楞了一下,马上回道:“奥,没关系,我是知青,没这个规矩。你进来吧。”要饭的男人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跨进了门槛。我指了指方桌旁的旧木椅,示意他坐在这里。随后便用一个大白磁缸从水缸里舀了满满一杯水让他喝。看得出,他火气很大。当我把缸子慢慢递给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忽然闪出一丝惊异的目光,没有接过我的杯子,也没有坐在椅子上,只是颤颤微微的,再次对我连连摆手,嘴里不断的说:不用,不用,大姐,不。。。。“我执意将杯子按在他手里,让他喝下去。终于,男人用他那暴着青筋的大手紧紧地捧住了磁杯。白缸子上用红漆写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赠“这两行字经水一淋,一闪一闪的,显得分外鲜亮。男人拿杯子的手在微微抖动,水也随着在杯口上下晃动。突然,我看到他的眼角有一丝湿润,心里一阵堵噎,赶紧转过身对他说,我再给你一些粮食吧。可以放些日子,慢慢吃。随后,便赶紧揭开一个个装粮食的瓮盖儿,分别舀出一些红色的高粱面,黄色的小米,一一倒进了他的袋子里。要饭的用两只大手用力的撑着口袋,略略弓着腰,看着粮食一点点慢慢流进布袋。正当我准备把剩下的一点儿玉米面全部倒进他口袋里时,男人却突然紧紧地把粮袋口攥死,一只手挡住我,一边连连后退,说什么也不让我继续往口袋里倒了。我十分不解的抬起头,看到他那呆滞的目光里透出一股极惊讶,极惶惑的神情。受宠若惊般的不敢再继续接受我的”施舍“。他一边步步后退,口中一边呐呐地说:“不要,不要了,太多了。”这下,我倒被他给搞呆了。过了好一阵,我说,“这些玉米面都给你了。” 我将各种粮食分别装进他的几个小布袋里,又蹲在地上准备从木桌下再给他拿几个土豆儿。突然,我听到呱嗒二声清脆的竹板声在屋子里啪啪响起,异常响亮,异常悦耳。定睛一看,男人正十分利索的扬起一副光滑的竹板,呱嗒呱嗒的打着拍子,对我大声说道: 打竹板,迈大步, 那强有力的节奏和押韵的句子,刹时把我的思想打得七零八碎。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插曲搞懵了。这时,男人面露一副十分激动的神色对我说:”大姐,太谢谢你了。“接着,他一扫满脸乌云告诉我,他叫张才顺,是涞源县城关公社三里铺人。最后,他顿了顿说,”大姐,你以后方便,一定到我家去坐坐。一定啊。“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涌动着一股股热浪。忙点点头,说:“会的,我会记住的”。 要饭的男人拎起他的粮袋,慢慢的走出门去。在雨色朦胧中,他走出了我的院子,走出了我的视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