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到盐城 作者:梅建国


 

   步行到盐城
  

1969年2月10日,我们已在当时的盐城县葛武公社张村大队插队一个月了。眼看着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春节,趁着农闲,我们5个知青向生产队长请好假,准备回盐城过春节。那时的葛武公社,到处是沟河港叉,没有公路,出门走不多远就要过河,唯一与城市相通的交通工具只有每天一班的“葛武班”轮船。

记得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特别的大,天也是特别的冷。因为插队的地方离轮船码头有5、6里路,途中还要靠小船摆渡过一条大河,为了能在10号的早上顺利地跟上5点半钟开航的“葛武班”,我们在第一天晚上就来到了轮船码头,坐在码头候船室的长条椅子上渡过了又冷又饿的一夜。

好不容易挨到了早晨5点多钟,我们准备购票上船。谁知道天不随人愿,由于刚下过大雪的天太冷,大河封冻了,轮船不能开,我们只好耐心等待。那时不像现在,随处可买到吃的。在船码头,我们连早饭也无法解决,只好每人买了半斤果子充饥(因要过年了,果子凭粮票可买到)。一直等到上午10点,大河也无化冻的迹象。经与船上联系,说当天已无开船的可能。我们几个知青欲哭无泪,怎么办?不知是谁提了一句,我们走回去。

说走就走,于是我们提着在农村买的新鲜鸡蛋和生产队分给我们过年的蚕豆,背上随身行李,踏上了回盐城的路。开始走的时候,归心似箭的我们还没感觉多累,走了7、8里路后,速度就慢了下来。特别是大家双手都拎着东西,俗话说,远路没轻担,拎久了东西双臂感觉又酸又痛,脚上也像灌了铅,速度越走越慢。于是我们每人折了一根稍粗的树枝,将行李挑了起来,感觉稍微轻松了一点。因为刚下过大雪,遇到严寒又结成了冰,开始走的时候只是有点滑,到了中午的时候,路上开始化冻,变得泥泞不堪,使鞋子和裤子上沾满了泥巴。更麻烦的是途中还有很多叉河,有的叉河,可以找到小桥,但有几条河根本就没有桥,需要摆渡过河。可是河结冰,摆渡人不肯摆渡,我们只好求人家,平时过河每人2分钱,我们开出每人一毛钱的“高价”,摆渡人才肯用斧子边凿冰边摆渡让我们过河。

在太阳偏西的时候,我们路过了郭猛公社供销社。由于早上只吃了果子,没喝水,大家感到非常口渴。于是我们进入供销社每人喝了一瓶汽水。当时的营业员大姐看到我们在滴水成冰的冬季买汽水喝,有点不相信,我们告诉她实在渴得难受,路上又买不到开水,她才翻出尘封已久的汽水买给了我们。在途中,我们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还有多远,走一路、问一路。北风劲朔,那好冷的天啊,几乎呵气成冰,泥泞的乡间小路不知不觉中又变得硬梆梆的了。在天快暗下来的时候,我们路过一个村子,想找点水喝。进了一户农家后,只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大娘正在灶台上烧火做晚饭,我们说明来意后,那位老大娘说:“你们这几个细小的真可怜,大冷天的跑这么远的路,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了该多伤心啊!”因那时农村一般人家还没有热水瓶,善良的老大娘将刚烧开的米粥汤都舀给我们喝了。

经过艰难的跋涉,我们忍饥挨冻,咬着牙,挑着行李,在晚上10点多钟终于一步一挪地捱到了家里。到家后,我们的鞋子和裤子都被冻在了一起,脱不下来,用开水烫后才分离开来,而辛辛苦苦背回来的鸡蛋也全部冻裂了,并且成了冰团子。

感慨岁月沧桑,青春岁月难忘。转眼间,40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年16、7岁的小知青都已两鬓斑白,年近花甲。而今,每逢要过年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从葛武步行到盐城的经历。这一经历不仅成了我终生受用的一笔财富,而且也成了我经常教育儿女们如何在逆境中做到自强不息的素材。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