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初尝 作者:荷萍


 

   冰棒初尝

朋友、小朋友,冰棒吃过么?冰棒在句容的出现是50年代末的事,当时句容还没有冰棒厂,是南京人用脚踏车不远百里贩到本地来卖:“冰棒,冰棒,马头牌冰棒!”马头牌的马字喊得很重、很长,我们小孩都喜欢学着这腔调乱叫唤。也只能叫唤叫唤而已,真的要吃上一根冰棒,一般的孩子当时没这个福气,冰棒贩子批来的价和卖出的价为1 :3 以上,零售不下于1 毛钱,也就是1 斤“计划米”的钱当时每人每日配给新秤8 两米)、两三场电影小人票的钱(那时小孩看电影买半票),且别说我们儿时兜中的零花钱很少达到“角”位,就是有了毛把钱在握,也不会轻易地去买根冰棒吃的,那实在是太奢侈了!

但这新玩意儿对孩子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不免常常念叨它,一次我问小伙伴们,谁吃过冰棒?冰棒是什么味儿?大家都说没吃过,这时鲁广能发话了:“啊吆,你们冰棒都没吃过啊?我吃过了!”羡慕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洗耳恭听他形容冰棒如何如何好吃。鲁广能常遭遇的是老师和同学的白眼,今日有幸得众人垂青,激动不已,突然站起来,“弟兄们,跟我来!”

把手向前一挥,“今儿个保你们有冰棒吃。”

他带我们来到街角,一字儿排在距卖冰棒的两步远的墙边,大家都不做声,只是瞪着眼看,看画着一只大马头装着冰棒栓在脚踏车腚上的大木箱,看卖者一边吆喝一边打开箱盖掀起小棉被拿出包装纸上也印有马头的冰棒递给买者,看买者美滋滋地、小心地把冰棒送到嘴边小口地吮吸着……不怕难为情的话,应承认,我们几个馋鬼的嘴也在跟着动呢。是难受?是享受?

我只记得日后读到“过屠门而大嚼”这一成语时,不禁拍案称绝。

鲁广能并没有马上请我们的客,象我们一样,他也一样囊中如洗,夸下的海口能兑现么?瞅瞅他,神情自若,不象是哄人的架势,好吧,就等呗。等啊,等啊,傻等老天给我们掉下今生今世还没尝过的冰棒……

“嗨,冰棒来喽!”啊,天哪,真是冰棒,鲁广能真来司(方言,“了得”的意思),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这个把你,这个呢,把你……”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吃吧,吃吧,不要不好意思嘛!”

现在卖冷饮的都用冰柜,用不着大声吆喝、大力敲木箱、使劲儿摇铃铛叫卖了,为什么?当日卖不完没事儿,化不了,那时可不行,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的句容人,即使是“街上人”,能有闲钱买这玩意儿吃的亦在少数,木箱和棉被保存着的冰棒用脚踏车从南京运到句容,不好卖啊,保温差、离库的时间又太长,冰棒都成了半融化状态,软塌塌的了。

内行的人买到后,先把包着的纸打开一点儿,用嘴吸完里面的冰水,然后一手托着把纸多打开些开始吸食稀冰,嘿!吸到最后冰棒反倒变硬了,你这时方可扔掉已舔净了的包装纸,高举起这仅剩的小木棍及其附在上面的丁点冰茬,在街上炫耀自己的潇洒。外行的人买到手就剥纸,冷不丁冰水洒了一身,啪嗒!

半截冰棒就掉到……

其实天上没掉下冰棒,是外行人的一小截冰棒掉到了我们的脚前。冰棒的有,鲁广能深信不疑,想当年诸葛亮借东风的神机妙算亦不过如此。那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拣起又不好意思,踌躇之后,骂了声“倒霉”便离去了。我们齐瞪着脚下加速度融化的小冰块,心中火烧火燎:“假如是在家里,假如旁边没有人……”

“嗨,冰棒来喽!”鲁广能一点也不虚伪,大大方方,甚至是得意洋洋地俯身拣起这块残冰,剔去污秽,仅剩分币大了,一一分到每人手中,比米粒大不了许多。我们的手在抖,别人我不知,当时我真想大哭出来啊!“吃吧,吃吧,不要不好意思嘛!”我们送进哆哆嗦嗦口中的仅是微量的冰汁,冰丝而已。

嗯,味道不错,真是好极了!大家羞涩的面容舒展了开来。

“好吃吧?”鲁广能问道,“呱呱叫!”大家高兴地搂作一团往回走,各自的嘴仍在拼命地咂着,吸着,舔着。

此事已时隔快四十年了,羞于向人提及,更未向父母说过,怕他们听了伤心。每到盛夏、每看到电视广告中和现在孩子们手中各色精美的冷饮时,我总想起鲁广能兄,想起他对人的那份真诚和友善,我觉得任何冷饮的滋味都没有鲁广能兄赠我的那一口冰棒(再少也是一口),那么真,那么善,那么美!

朋友、小朋友,还记得、曾听过如此动听的叫卖:“冰棒,马头牌”……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