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的经济学说明 作者:安大峰


   知青上山下乡的经济学说明 
                       

    文革中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其动因众说纷纭。主流说法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共同建设新农村”,这是“主流说”;还有是“战备说”,那时中国腹背受敌,北部西部遭苏联威胁,南部东部受美国包围,战争不可避免,大量知青下乡,可以疏散城市人口,又可以充实边境抵御入侵之敌的力量;也有“经济说”,文革使经济趋于崩溃,无法安置大量知青在城市就业,于是来一个城市知青向农村的人口大转移,大迁徙;也有“人口说”,即解放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太快,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只好向农村安排就业。我的初中同学黄宗敏在得知我68年8月上山下乡去北大荒后给,于69年1月的来信中,她就对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提出疑问,认为是“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幽灵在作祟”。(见《17岁“反/革/命”女生(文革杂碎 之十三) 》一文)。我当时回信以红卫兵的革命精神激烈批驳了她一通,她回信说“把她禁锢了好长时间的思想大门敲得咚咚直响”。 文革中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牵动了太多的人了,各说各的,各有一番道理,莫衷一是。
    恢复高考后进了大学,在学校里上《资本论》的课。老师讲到资本的有机构成一章,说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因此,农轻重产业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不一样的。老师举例说,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现阶段我国的农轻重产业的技术构成大约是,重工业一个劳动力需要有14000元的装备相匹配,轻工业一个劳动力需要有4000元的装备,而农业一个劳动力则需要400元的装备。老师指着我们学生说,你们中有不少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吧。那时班里不少是三十岁左右的老三届知青,似乎比二十来岁的应届生还多。老师说,为什么让大批知青上山下乡?就是文革把经济搞得一团糟,国家没有多少钱投资重工业和轻工业,自然安置不了多数劳动力,而安置一个农业劳动力只需400元钱,可以少花钱而大量安置劳动力。
    联想到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要文章《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就是这篇文章公开了毛主席的批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来一个动员”。城市青年为什么在城里吃闲饭?不就是城市里工业停滞,没有岗位可安置大批青年学生就业吗。然后赋以知青下乡可以改造世界观、大有可为的崇高目标,再次举起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的大旗,于是我们知青下乡大潮卷起。
    老师说,据他知道,农场或公社生产队每安置一个知青,就可以得到政府拨给400元的人头安置费,跟理论值一样。400元钱在当时不算少,所以知青大量下去,农村里边接受的大都很痛快。
    确实,400元钱在当时不算少。那时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后月薪是56元,一个普通工人工资36元,我们农场的农工才32元,当时上海吃救济金的居民一月给12元,而在农村插队落户,干一天农活争十个工分,才合1毛钱,女劳力更少,才给六七分钱,一个月也就3元钱。所以400元钱在当时农村是一笔大钱了。怪不得1969年后知青安置干脆搞“一片红”,统统的下乡,除了领导人要把1968年掀起的上山下乡运动进一步推向高潮,有因势利导、推波助澜的用意,从农村这边看,还有明显的经济诱因在里边呢。
    知青上山下乡到了农场,到了生产队,农村当地就可以得到政府拨给400元的人头安置费,还跟理论值一样,很有意思。因此,我比较相信因文革中经济困难、进而就业困难,而后有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的“经济说”,把它列在各种成因的首位。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