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与《茉莉花》 作者:wenjunq


 

   《安魂曲》与《茉莉花》
  
临近午夜,凤凰卫视由何亮亮主持,周瑛琪现场报道,全程直播了中国爱乐交响乐团与上海歌剧院合唱队的联袂演出。这次演出地点是在梵蒂冈的保罗六世音乐大厅,现场六千多名听众座无虚席,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也端坐在主宾席聆听,演出的曲目是莫扎特的《安魂曲》。
  
  我的印象中没有《安魂曲》的记忆,从小就被教育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一贯把宗教与迷信捆绑在信条堆里,不了解宗教音乐也就不是什么怪事。只是后来,读的书多了,这才略有改变,知道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是人类的文化境界之一,它并不是我在教科书里所接受的那个“妖魔化”形象。尤其是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传教士在中国的崇高行为,不但传入了先进的科学、医学,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就连我们颇具特色的“农历”,也是传教士们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修改制订的。现在聆听《安魂曲》,我承认自己并没有理解它的音乐素质,但它也吸引我进入了高雅的境界。何亮亮赞许说:“此曲只为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愿意附议他的评价。
  
  《安魂曲》演奏完毕,鸦雀无声的观众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在这座宗教音乐的圣殿里,他们为中国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以及对于《安魂曲》的深刻理解报之以感激。教宗本笃十六世登台致辞,他表示,这场精彩的音乐会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和高尚的抱负。音乐成为不同民族和文化碰撞、了解的载体。他同时向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致意,最后,他用中国话祝愿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一切顺利”。
  
  尤为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教宗宣布下一个曲目是中国民乐《茉莉花》。这是欧洲人所知道的第一首中国乐曲,也是东方音乐在西方的标志性乐曲,那出著名歌剧《图兰朵》里就用到这首中国名曲。而且,梵蒂冈这座音乐圣殿里从来不准演奏非宗教音乐的,今天算是破例了。当交响乐队奏起熟悉的音乐,合唱队用中国话唱起这支民歌之时,东西方文化融合在这座圣殿里,暖融融的旋律弥漫开来,它如同天使,飘扬直上天堂。
  
  音乐会结束时我们这里已经凌晨两点半钟了,我居然毫无倦意,看着电视屏幕上教宗本笃十六世接受二十多位中国人士的拜见,我注意到他们都带着虔诚的表情,其中有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还有邓家毛毛,她敬奉给教宗一个亮黄色软缎包裹着的礼品,没有介绍说那是一件什么礼物。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欢快,谁说东西方文化不能交融呢?
  
  我那不甚安分的脑子里不禁又记得几年前一次电视报道,我们某领导参观设在巴基斯坦的“孔子学院”,当那里的异族孩子们说他们会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和《打靶归来》,请领导点一首。我们的领导毫无犹豫地点唱了《打靶归来》,于是,“夸咱们枪法数第一”的歌声便响彻教室。这是一桩很不起眼的事情,我相信此次教宗请我们的艺术家演唱《茉莉花》是事先有所准备的,只是不知道我们的领导放弃这首歌曲是否也有准备,抑或只是不假思索的流露。更不知道是否《打靶归来》要比《茉莉花》更代表中国文化。暗自猜想,世界一定欢迎我们的《茉莉花》而不是《打靶归来》。
  
  真的很感谢中国爱乐交响乐团和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他们在遥远西方的精神之都所作精彩演出,远比那些爱国混混们声嘶力竭摇旗呐喊要来得爽朗。高雅的艺术使者显然不是粗俗的爱国者可以比肩的,天鹅是天鹅,公鸡就是公鸡,当圣洁的天鹅翱翔九天俯瞰辽阔的大地之时,英武的公鸡只会围着自己的粪堆啼叫。(戴高乐:“民族主义就是一只围着自己粪堆啼叫的公鸡。”)
  

                                                            (2008.5.8发天益杂文)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