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狼图腾》
作者:林子搜集
|
|||||
《狼图腾》
封底名家推荐: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
在潜意识里,我们惧怕狼;甚至憎恨狼。我们想当然、习惯性地把狼与“残暴”“ 因而,阅读《狼图腾》一书所引起的震惊,是具有某种颠覆性的。它超出了我们的日常阅读视野和想象——此前,尚无一部书能将“狼”的生物性,与“狼”在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精神性”,如此天衣无缝地勾连起来。锋利的狼牙如同一根根锥子,血淋淋地楔入并咬透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填补了历史与文学史的重大空白。这部书中所发出的声声叩问,犹如暗夜里旷野上的凄厉狼嗥,尖锐地敲击并激活着农耕文化麻木迟钝的神经。“引狼入史”——由此,我们头脑中常年缓慢行走的、带有家畜性的怯懦“羊群”思维,被迫开始疾速奔跑。 “狼图腾”作为一部鸿篇巨制的核心理念,在文本中通过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来进行形象化的表述。其一:“狼图腾”文化是中华文明史上无可否认的一个存在事实。(草原生活、草原历史和小说人物)其二:游牧民族为什么信仰“狼图腾”。(群狼与小狼的故事以及情节走向的内在逻辑推动)其三:“狼图腾”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的深度作用力。(结语的纵深探掘) “狼图腾”是中国西北草原民族,始终一贯所信奉的民族文化图腾。从炎黄时期的古匈奴、古羌族就已经开始,一直坚持到近代。“狼崇拜”对草原民族的性格、行为、情感和精神心理,具有本源性的作用,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曾经所向披靡攻占了西方领土的东方民族,均为游牧民族。而对世界震感最强的就是三个信奉“狼图腾”的民族:匈奴、突厥和蒙古。这充分说明了狼图腾精神持久的生命伟力。但在《狼图腾》一书出现之前,从未有人对此进行实地考察,并深刻地加以表述和研究。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游牧民族都崇拜“狼图腾”呢?著名蒙古史权威韩儒林先生曾说“其理由不可知”。这是关乎东方游牧民族,为什么曾经征服过世界的重大历史学术谜团。 《狼图腾》就是试图破解这一千古之谜的一部奇书、一部建立在实证基础上、描摹了逼真的草原原生态生活,而又渗透着个人理性思考的文学力作。作者姜戎具有原始游牧形态末期最后的牧民、以及下乡到草原插队的北京知青的双重身份。他痴迷地观察、搜集所有有关“狼”的真实故事和传说,并亲自掏狼窝、养小狼,以此来探究“狼”在整个草原生物链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草原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长达数十年,最终揭开了这个谜团。贯穿于全书中那些大狼与小狼的离奇故事,对于今天的读者,几乎是闻所未闻,惊险刺激、极具陌生感与新鲜感,读来引人入胜、令人信服。 《狼图腾》一书中,作者始终将强悍进取的游牧民族性格,与华夏农耕民族性格,置于几千年同一历史时代的语境中,作出直接、形象的比较。“狼图腾”的精神之矛,直指儒家文化、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国民性格的劣根性。五四以来,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始终未能彻底,原因之一在于缺乏鲜明而清晰的参照系。而《狼图腾》为我们提供了以狼精神为楷模的游牧精神性格,便可找出“中国病”之病源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全面深入描写和研究“狼图腾”的作品,在文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生态环境学等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与审美价值。 在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宏大叙事”,普遍受到读者“审美疲劳”的拒绝,在“图书市场”与文艺批评的双重质疑下,《狼图腾》的作者却以坚定的自信、强大的实力与冒险精神,改写并丰富了 “宏大叙事”这一极难驾驭的创作方法。 “狼”是茫茫草原上一个忽远忽近的黑点,这个“点”始终处于浩瀚的文字海洋的叙事中心。打开全书的任何章节,“狼”都率真而诡诘地蹲伏在文字的明处或暗处,以沉默的魔力,掌控着话语的主动权。从小说的平面结构来看,开篇首句中跃然纸上并贯穿全书的群狼,是“宏大”之“散点”,9章后“小狼”的出现,便成为“叙事”聚焦的“焦点”。这个“点”如同原子核的裂变过程——演化出草原的生活形态、人狼之间恐惧——学习——崇拜的复杂关系、狼的战略战术、狼歌狼嗥狼烟的由来、狼牙狼耳狼爪狼毫的功能。从草原群狼的几十个独立又相关的故事不断放射开去,然后不断回到现实生活中那只被囚禁的小狼。通过对小狼的智慧、勇气、顽强性格的详尽描述,再现了草原民族千年原始游牧生活的真实图景。而在小说的立体架构中,每一条狼其实都是一个问号,链接并支撑着故事情节的每一个“交叉点”——“草原民族为什么信奉狼图腾?”这个叩问的不断深入与揭秘,成为文本的内在逻辑。故事在设问中发生也在设问中推进,当问号即将成为句号之时,“狼”的行为也已经演化为“图腾”的精神所指;由探掘“游牧民族性格成因”而直捣“农耕民族之家畜性”的老巢。那些“狼”在奔跑、偷袭、围截中逐渐形成了“万箭穿心”的超强攻势,在变异、膨胀、扩张中产生出巨大的能量,直至摧毁汉民族几千年来设置的一道道文化防线。这是一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叙事演习,每一声追问都是一次掘进。每当一次小型演习(章节)暂时告一段落,作者会在情节的交叉处打上一个小小的结,用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来加固并继续支持自己的思想之旅,最终揭开了“狼图腾”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核心“机密”。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有错的并非是“宏大叙事”本身,而是某些“宏大”的虚假与空伪;是“叙事”方法的笨拙与陈腐。《狼图腾》中那个“黑点”的“狼”,本身并不具有“宏大”性,但当“狼”上升到民族的兽祖图腾之时,却具有了强大的精神象征力量。“问号”并不具有“宏大”性,但在叙事中放大、扩充并寻找追问的结果与答案,就获得了“宏大”的本土精神资源厚度。《狼图腾》一书中,作者对狼与人的感性描述,始终覆盖了议论与思辨;强烈浓郁的草原情感,始终牵引着读者的心绪;小狼宁死不屈坚守自由的悲剧性,与作者的理性思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可谓是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结合。 《狼图腾》的叙述语言,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犹如绘画中扎实的素描功底,轮廓和线条沉稳准确,具有凝重、高清晰度的写实风格,充满了极为传神、独创的动感比喻,对事物有极强的表现力。细微处可细至纤毫毕现、笔笔精致;粗犷处可寥寥几笔略去,整体感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用草原画家杨刚的话来说:“作者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和功力,在跑马拉松全程”,书中每一句话都像是上紧了发条,让人喘不过气。例如: “陈阵在那一瞬其实已经失去任何知觉。他记忆中的最后感觉是头顶迸出一缕轻微但极其恐怖的声音,像是口吹足色银元发出的那种细微震颤的铮铮声。这一定是他的魂魄被击出天灵盖的抨击声。陈阵觉得自己的生命曾有过几十秒钟的中断……” “西边橙黄色的落日还未被遮没,裹携着密密雪片的北风,顷刻就扫荡了额仑草原。横飞的雪片,在斜射的阳光照耀下,犹如亿万饥蝗……人骑在马上,雪片密得不见马首马尾。雪粒像砂枪打出的砂粒,嗖嗖地高速飞行,拉出亿万根白色飞痕。” “阳光越来越毒,地面热雾蒸腾,整个草场盆地热得像一口烘炒绿茶的巨大铁锅,满地青草都快炒成干新绿茶了。 “狼道竟是圆形的,整整一圈白道,雪中带血,白里透红,高出冰面一拳厚,在黑红色的泥冰血冰上显得格外恐怖,像是冥府地狱里的小鬼们操练用的跑道,更像一个鬼画符样的怪圈。” “小狼崽却完全不同,它是个野物,虽然贴身长着细密柔软干松的烟灰色绒毛,但在绒毛里又稀疏地冒出一些又长又硬又黑的狼毫,绒短毫长,参差不齐,一身野气,像一个大毛栗子,拿着也扎手。” “小狼的瞳仁瞳孔相当小,像福尔摩斯小说里那个黑人的毒针吹管的细小管口,黑丁丁、阴森森,毒气逼人。陈阵从来不敢在小狼发怒的时候与小狼对视,生怕狼眼里飞出两根见血毙命的毒针。”这些由“高密度”的色彩、形状、比喻、动感镜头组成的叙事语言,构成了“高密度”的故事节奏与小说情节。而“高密度”板块中的每一“颗粒”与“元素”,都是在作者长期扎实的生活积累与观察思考下,高温冶炼而成,并由真诚浓烈的草原情愫作为黏合剂的。 这部五十万言的大书《狼图腾》,也是一席丰厚的文学细节飨宴。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蒙古老人毕利格和牧民、以及知青形象的塑造之外,该书随手翻来,满页皆是过目难忘的文学细节。其“质地”的独特、真实、密集、生动、准确,令人慨叹。千年的原始草原风貌、暴风雪白灾黑灾、四季草场的变迁、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狼群的残忍与温情,小狼的纯真与智慧;草原马、牧羊狗、羊群、忙牛、旱獭、野兔、草原鼠、天鹅、老鹰各自的生活形态与相互关系……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紧密相关的无数个精彩故事。比如“雪上毡舟”“飞狼的传说” “狼群围捕黄羊”“野外烧烤黄羊”“钻狼洞的巴雅尔”“人狗围狼大战”“母羊对羔”“儿马大战”“蚊灾中的马群与狼”……直到对狼群进行毁灭性残害的“爆竹炸狼”“辣椒水熏狼”“毒药药狼”“苇子地烧狼”“自杀的公狼与母狼”“吉普车上开枪打狼”等等。书中还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诸如“马蹄袖”“雪地上的气孔”“马棒”“狼洞”“狼牙”“狼耳”“狼夹子”“套马杆”“圈草”“獭子洞”“天鹅窝”“野鸭蛋”“芍药花”等等神秘有趣的草原风物。均由“顶级细节”细针密线织成,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草原生活图景,逼真而艺术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 例如,作者这样描述新草场湖泊中悠然出现的天鹅:“天鹅们已经换上了冷蓝色的晚礼服,使得它们头上那块黄色也变成了冷紫色。幽幽天鹅的弯弯脖颈,像一个个鲜明的问号,默默地向天问、向地问、向水问、向人问、向世上万物追问。问号在湖面上静静地移动,静静地等待回答。然而天地间寂静无声,只有水面上的倒影,在波纹中颤抖,变成了十几个反问号。一阵风来,十几个反问在波纹和波光中破碎……”书中对“小狼”从出生到死亡充满感情的描写,是全书最精彩最感人的一条主线。主人公掏挖狼崽之后,开始偷偷喂养小狼。作者精选出那些来自真实的小狼生前的生活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小狼抢奶、小狼喝粥、小狼围着食物兴奋地跑圈、打滚,小狼无师自通地学会打洞躲避太阳,小狼学狗叫、学狼嗥,小狼遛弯儿(放风)、小狼与铁链、小狼企图逃跑、小狼被掰断的牙齿、小狼宁死不肯被牵、小狼在牛车上、小狼之死…… 作者描写小狼崽抢吃狗奶:“小狼崽比狗崽出生晚了一个月,狼崽的个头要比狗崽小一圈,身长也要短一头。但是小狼崽的力气却远远超过狗崽,它抢奶的技术和本事也狠过狗崽。母狗伊勒腹部有两排奶头,乳房有大有小,出奶量更是有多有少。让陈阵和杨克吃惊的是,小狼崽并不急于吃奶,而是发疯似的顺着奶头一路尝下去,把正在吃奶的狗崽一个一个挤开拱倒。一时间,一向平静的狗窝像是闯进来一个暴徒劫匪,打得狗窝狗仰崽翻,乱作一团。小狼崽蛮劲野性勃发,连拱带顶,挑翻了一只又一只的狗崽,然后把两排奶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部尝了个遍。它尝一个,吐一个;尝一个,又吐一个,最后在伊勒的腹部中间,挑了一个最大最鼓、出奶量最大的奶头,叼住了就不撒嘴,猛嘬猛喝起来。只见它叼住一个奶头,又用爪子按住了另一个大奶头,一副吃在碗里,霸住锅里的架势。三只温顺的胖狗崽,不一会儿就全被狼崽轰赶到两边去了。”如此原汁原味的养狼细节,通贯全书。然而今天的草原游牧生活已经终结,在失去狼群的草原,作者所曾亲历的小狼这般栩栩如生的生活体验,却永远也不能再生了。 《狼图腾》的文体具有反流行小说的实验性,用现实主义手法,作出了探索与创新。富含哲理的“论语”,是小说叙事血肉之躯的“关节”——时有作者在场或脱离故事之外的思考与议论,是该书文体的特色之一。其议论部分均有作者对“事实”穷根究底、精辟独到的真知灼见,而少有泛泛而谈的平庸之说。例如:“草原民族的兽祖图腾,经历了几千年不知多少民族灭亡和更替的剧烈颠簸,依然一以贯之,延续至今,当然不会被眼前这七八十匹俊马的死亡所动摇。陈阵突然想到:‘黄河百害,惟富一套。’‘黄河决堤,人或为鱼鳖。’‘黄河——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黄河百害、吞没了无数农田和千万生命,而否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看来‘百害’和‘母亲’可以并存,关键在与‘百害的母亲’是否养育了这个民族,并支撑了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草原民族的狼图腾,也应该像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样得到尊重。”这些议论犹如强壮的关节韧带,穿插于故事与故事的缝隙间,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既牵引着情节发展、又是叙事的内推力;所有的素材,都成为“论语”的鲜活“论据”。 贯穿全书每一章节篇头的“导语”,是该书文体构成的第二特色,值得特别关注与重视。“导语”取自古今中外多部史书典籍,从浩如烟海的经典史料中严格筛选而成。例如:“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汉书.匈奴传〗”,三十六章的“导语”之间看似互不相关,却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具有藏而不露的“导读”功能,隐伏了该书的文化构架与思想脉络,也成为该书的脊梁与骨骼。《狼图腾》作为文学作品却具有学术价值与文化品性,也因此深伏潜行而逐渐彰显。如果把所有的导语连接起来,即可自成一体,成为精心镶嵌的“书中书”“文中文”。它们既是作品“历史性”与“人类性”的经纬刻度,也因此确立了“时间”与“空间”的立体感。“导语”的精心设立,打破了故事的现场感,拓宽了阅读的维度,使得额仑草原在几年中发生的故事,具有了千年的历史背景与世界文明的广阔容量。 《狼图腾》的文体创新实验最重要的部分,是小说尾声之后——长达四万余字的“纵深探掘: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这是一次文学书写的极大冒险,也是《狼图腾》作为一部具有文化学术价值的长篇小说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在经历了残酷的草原之旅以后,终于被引入这个讲堂,好奇地坐下来,享用最后的精神盛宴。作者用“狼图腾”精神线索,对几千年中华文明史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梳理整合之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指出了中华民族信奉的“龙图腾”,极有可能源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对于古代的“饕餮”图像与“狼图腾”的渊源关系,在作品中也有形象的表述。正是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是由于它背后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如此结语虽是一家之说,却也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狼图腾》在小说文体上的探索,是当代文学的一次重要收获。 多声部复合结构的小说《狼图腾》,在试图寻找中华民族“狼图腾”精神回归的路径中,在“爱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的别样阐述中,本质上却是一部强烈呼唤自由与人格独立的作品。主人公北京知青陈阵,为了爱狼研究狼而去掏狼养狼,而失去了自由的小狼,却始终以反抗回应陈阵之爱。陈阵给小狼以真挚的爱,却无法归还小狼以自由。小狼最后是被陈阵“爱”死的,以生命作为代价抗争锁链的小狼,灵魂升入“腾格里”(天空),象征着最终挣脱了精神的羁绊与枷锁。 小狼之死是如此凄美而悲壮:“在蒙古草原,几乎每一条蒙古狼都是毛茸茸地来,赤条条地去。此刻的小狼,虽已脱去战袍,但也卸下了锁链,它终于像自己的狼家族成员和所有战死的草原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面对坦荡旷达的草原,小狼从此将正式回归狼群,重归草原战士的行列。腾格里是一定不会拒绝小狼的灵魂的。” 在迄今为止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狼图腾》中这条独一无二的小狼,教会我们关于热爱自由和生命的全部真理。 鉴于以上所述,我相信读者有理由认为:今年不是猴年,而是“狼”年。《狼图腾》让我们重新认识被农耕文化所扭曲的“大灰狼”形象。《狼图腾》让我们懂得: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
文摘 《狼图腾》 第一章(1)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 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汉书·匈奴传》 当陈阵在雪窝里用单筒望远镜镜头,套住了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陈阵全身的汗毛又像豪猪的毫刺一般竖了起来,几乎将衬衫撑离了皮肉。毕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边,陈阵这次已没有灵魂出窍的感觉,但是,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虽然陈阵来到草原已经两年,可他还是惧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这远离营盘的深山,面对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气都颤抖起来。陈阵和毕利格老人,这会儿手上没有枪,没有长刀,没有套马杆,甚至连一副马镫这样的铁家伙也没有。他们只有两根马棒,万一狼群嗅出他们的人气,那他俩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陈阵又哆哆嗦嗦地吐出半口气,才侧头去看老人。毕利格正用另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狼群的包围圈。老人压低声音说:就你这点胆子咋成?跟羊一样。你们汉人就是从骨子里怕狼,要不汉人怎么一到草原就净打败仗。老人见陈阵不吱声,便侧头小声喝道:这会儿可别吓慌了神,弄出点动静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陈阵点了一下头,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侧对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黄羊仍在警惕地抢草吃,但似乎还没有发现狼群的阴谋。狼群包围线的一端已越来越靠近俩人的雪窝,陈阵一动也不敢动,他感到自己几乎冻成了一具冰雕…… 这是陈阵在草原上第二次遇到大狼群。此刻,第一次与狼群遭遇的惊悸又颤遍他的全身。他相信任何一个汉人经历过那种遭遇,他的胆囊也不可能完好无损。 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知青的蒙古包还未发下来,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随老人去80多里外的场部领取学习文件,顺便采购了一些日用品。临回家时,老人作为牧场革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可是场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须立即送往大队,不得延误。陈阵只好一人骑马回队。临走时,老人将自己那匹又快又认家的大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一定要顺大车道走,一路上隔上二三十里就有蒙古包,不会有事的。 陈阵一骑上大青马,他的胯下立即感 全文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