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楷模”董加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网
4月16日下午,一场特殊的捐赠活动在盐城市盐都区图书馆举行,捐赠者是一位戴着过时黑框眼镜的老人,捐赠的是800多件奖章、证书、老照片等珍贵史料和文物,他一出现,现场便响起了雷鸣般掌声。这位老人就是董加耕。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成千上万青年高唱“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上山下乡洪流中,董加耕更激励和影响了前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千百万青年。时光流逝,当年那个“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的董加耕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已过花甲的他近况如何?近日,记者在他的老家盐城采访了这个当年的风云人物。
放弃北大扛起犁耙
实际上,早在1961年,刚高中毕业的董加耕就应该“一飞冲天”了。在这之前,他是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支书,还被推荐入党。那一年,他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脱离农村到城市上大学,是多少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夙愿啊,更何况还是中国第一学府!但董加耕此时却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北大,回乡务农,并将名字“董家庚”改为“董加耕”,意为加倍努力耕耘家乡。在家人、老师、同学、社会的一片谴责和质疑声中毅然扛起了犁耙。
完全出于当农民的一片赤诚,做梦都没想出名的董加耕却转眼间成为叫响全国乃至世界的人物。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以《目标始终如一》为题,率先报道了董加耕放弃北大回乡务农的事迹。1964年初,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发出学习宣传董加耕的决定,随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文章和社论,充分肯定了董加耕的壮举。其中《人民日报》指出:“董加耕所走的道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路。”随后,董必武、邓小平、薄一波、彭真等也号召向董加耕学习。在耀眼的光环中,董加耕也由生产队长跃为不脱产的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团中央委员等,一直坐到第三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和执行主席的位置上。
于是,在董加耕、邢燕子等那个时代著名知青的影响下,成千上万知识青年投入到上山下乡的历史洪流中。
主席寿筵头号客人
新中国成立那年,毛泽东56岁,从那时起到去世,毛泽东只给自己过过一次生日,那就是1964年的71岁生日。这一天,他用自己的稿酬张罗了3桌还算丰盛的寿筵。尽管是个特殊的日子,但毛泽东甚至没有请自己的子女,而是将董加耕、邢燕子、陈永贵、王进喜这些当年的楷模列为贵客,并和自己同桌。40多年过去,董加耕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激动不已。那一年的12月26日,正值三届全国人大召开会议,那天散会前,服务员通知董加耕、邢燕子、陈永贵、王进喜4人,会后就地稍等。待大会代表和其他主席团成员逐渐离去,周总理从后台上来,走到主席台后面的一个休息室,不一会又和朱德总司令带领4人来到大会堂一个小宴会厅,宴会厅里呈“品”字形放了3张餐桌。稍后,毛主席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容光焕发地来到宴会厅,这时大家才想起今天是主席的生日。主席坐定后,周总理把董加耕拉到主席的左边,和主席膀子靠膀子坐在了一起。主席的右边坐着邢燕子,同桌的还有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罗瑞卿等人。大家坐定后,毛主席说:“今天既不做生日,也不祝寿,而是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今天不仅要吃饭,还要谈话嘛!”主席首先问董加耕:“读了几年书?”董加耕回答说:“读了12年,高中毕业。”主席说“好!”随后,毛主席和董加耕从读书看报纸谈到盐城的“二乔”(指胡乔木和乔冠华,两人均是盐城人——记者注),席间,主席不停地嘱咐董加耕:“你是农村来的,要多吃菜。”
这次主席寿筵,董加耕被人称为“主席寿筵上的头号客人”,也被人视为董加耕光辉的政治顶点。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为共和国走完了光辉的人生历程,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成员,被唯一特许在主席身边守灵7天7夜!
五起五落荣辱不惊
董加耕没有想到,在耀眼光环的背后,一场暴风雨正在袭来。1966年5月,董加耕当选为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红色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刚刚上任的董加耕成为“造反派”们锁定的目标,诬陷董加耕是刘少奇培养的“黑标兵”,县里还成立了“董加耕问题联络站”,外面还有“五湖四海调查团”,董加耕也成为当时盐城年龄最小、职务最高的“走资派”,而“造反派”给他网罗的罪名有100多条,编成了“反毛泽东思想100例”,“造反派”们不停地让董加耕背“毛主席语录”,终于有一天,董加耕背错了一个字,给“造反派”们留下了把柄,将他升级为“现行反革命分子”。
在深挖“5·16”分子运动中,董加耕再次受到冲击,被称为“盐城地区‘5·16’反革命阴谋集团头子”,家中被抄,全家被隔离审查,他被监禁了27个月,跨了3个年头!在这次审查中,董加耕被罚站了整整18个日日夜夜,小腿肿得发亮!
“文革”十年,董加耕被整了4次,罗列的罪名有“刘少奇的黑标兵”、“走资派”、“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现行反革命”等。“四人帮”被粉碎后,董加耕才在汪东兴的过问下,回到盐城做县委副书记。而就在这时,董加耕又被人“盯”上了,在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时,他又因曾是“文革”中团中央筹备组负责人和曾经被江青“深夜召见”等原因,被隔离审查了13个月,直到1994年中共江苏省委撤消了对他的错误结论,并重新任职。
总之在那个时代,只要运动一来,就有董加耕的“份”,但从不胜寒的高处跌落下来的董加耕依然很乐观:“我还是那个董加耕,我没问题,不怕整!”5次被整,3次关押,时间长达5年零8个月。1974年,周总理询问董加耕在“深挖‘5·16’”遭迫害的情形时,董加耕平淡地说“不能以错对错”,周总理禁不住夸道:“不愧是小董!”
患难夫妻相濡以沫
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董加耕始终以一种进取的姿态不断前进,这与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分不开。他与爱人郝鸿鸾是同乡,结婚几十年来,他俩相互尊重,互相体谅。
60年代初,国内宣传董加耕到达高潮,他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董加耕,一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顿时成为无数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通过各种方式向他求爱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和认准了弃学务农的道理一样,在对待感情问题上,董加耕也相信自己认准的人。董加耕找对象的标准是倾向于能吃苦会干活的农村青年,但要有文化。这个时候,邻村的一位姑娘进入了董加耕的视线,她就是郝鸿鸾。18岁的郝鸿鸾是小学教师、民兵教导员。但此时董加耕的母亲认为郝鸿鸾是农村人,不太同意,而郝鸿鸾的父母认为董加耕不读大学做农民,太傻,以后肯定会过苦日子。虽然两人互有好感,但关系一直不敢公开,只是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给对方留着。那时,不仅在国内,越南、前苏联等国外女青年的求爱信也络绎不绝,都被对郝鸿鸾忠心不二的董加耕“顶”了回去。1965年10月,董加耕划着小船,拖着个大木箱,将郝鸿鸾迎娶回家,开始了两人风风雨雨的人生。
即使在董加耕多次受审查期间,两人的爱也从没有过一丝动摇。在深挖“5·16”期间,董加耕被监禁起来,那时,郝鸿鸾正怀孕待产,董加耕在监狱中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20斤粮票托人带给妻子增加营养。而郝鸿鸾也不时带着鸭蛋去探望小董。现在,董加耕和郝鸿鸾生活在盐城市区纯化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家中的设施也很陈旧简单,有些家具甚至还是60年代购买的。董加耕告诉记者,他只想和老伴一起过平静的日子,因为过去几十年,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起伏,有时感觉对不起郝鸿鸾。而郝阿姨对记者说:“这辈子嫁给老董,我不后悔……”
昔日楷模余热正旺
董加耕对名利看得很淡。他曾从全国人大常委到一名普通农民,后来落实政策当上了公社副主任。董加耕开玩笑说“这相当于从副部级‘升’到了副科级”。记者了解到,他2000年从盐城市盐都区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了下来,现在享受副处级待遇。有人跟董加耕开玩笑:“人家官越做越大,车子越坐越小,你怎么官越做小,车子却越坐越大?”董加耕笑着说:“何为大,何为小,党和人民最伟大,计较个人得失最渺小。”
由于董加耕是名人,多年来,来找董加耕做“形象代言人”的企业或个人络绎不绝,还有人请他做销售策划,甚至还有人许诺重金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公司,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在政府分房时,按条件董加耕完全有资格分到一个最大的,但他却要了一个最小的房子。这就是他的“大小”观!
也正因为如此,董加耕至今还是不少人心中的榜样和偶像。去年,大丰市一位患了绝症的病人专门写信给董加耕,说自己从小就学习董加耕,榜样几十年不倒,很难得,在不长的人生中,想见董加耕一面,探讨人生,感受榜样的力量。
董加耕今年已66岁了,3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理应在家安度晚年,但他还是有年轻时的那股热情劲。退休后,他自告奋勇担当起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和老区扶贫开发促进会副主任,几乎每天还在为青少年教育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忙碌。他仿佛还像一团火,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时隔几十年,董加耕仍然初衷不改,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他思维清晰,谈锋甚健,豁达开朗。面对董加耕,透过他一副款式过时的黑边眼镜,记者可见其眉宇间充满不敛的笑意,言谈间时不时一串打油诗或顺口溜,令人捧腹开怀,咀嚼有味。
现在,闲暇时的董加耕会和老伴、子孙在盐城的大街小巷走一走,看一看今天的家乡,想一想过去的岁月。董加耕告诉记者,人在世界上经历苦难不算什么,他说自己是黄海边的一棵盐蒿,潮涨时淹得要死;潮落后干得要命,但最终没有死,遇到风调雨顺,生命更加强健。
这张拍摄于董加耕劳动时的宣传画在当时家喻户晓。
退休后的董加耕(右)在家中与外孙、老伴享受天伦之乐。
(杜修贤摄)
重访“知青楷模”董加耕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王世停 杨树立
这张老照片激励了成千上万名青年“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
如今的董加耕仍然身居蜗室,关心时事,早晨在阳台读报是每天的“必修课”。 王世停摄
编者按 今天,200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迎来创刊七十周年纪念日。本报今起推出“回访风云人物”专栏,对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经报道过的、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70个人物作一次回访。穿越数十年时空,70位江苏人,70种人生路,折射的是人们推动历史在艰难曲折中顽强攀升的轨迹,呼唤的是新时期江苏大地上更激昂更响亮的前进足音。
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以《目标始终如一》为题,率先报道了董加耕放弃上大学机会、立志回乡务农的事迹。
他,几十年如一日,戴着过时的黑框眼镜,简居在盐城市区纯化路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他曾经是毛主席寿筵上的客人,40多年前回乡务农的“壮举”,曾激励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义无返顾地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中。
从一名普通知青到全国人大常委,又到一名普通农民,后来又当上公社副主任,董加耕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曾经有人问董加耕:“人家官越做越大,车子越坐越小,你怎么官越做越小,车子却越坐越大?”董加耕总是笑着回答:“何为大,何为小,党和人民最伟大,计较个人得失最渺小。”
“我的原名叫做董家庚。”董加耕告诉记者,1961年,刚高中毕业的他被学校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到北大上学的机会,回乡务农!同时将名字改为“董加耕”,意为加倍努力耕耘家乡。在一片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中,董加耕毅然下乡扛起犁耙立志务农。1964年初,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发出了学习宣传董加耕的决定,随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文章和社论,充分肯定董加耕的举动。
1964年毛主席71岁生日那天,用自己的稿酬设家宴,将董加耕、邢燕子、陈永贵、王进喜请进中南海,并和自己同桌。毛主席问董加耕读了几年书,董加耕回答说:“读了12年,高中毕业。”主席说“好!”随后,毛主席和董加耕从读书看报纸谈到盐城的“二乔”(指胡乔木和乔冠华,两人均是盐城人)。席间,主席不停地提醒董加耕:“你是农村来的,要多吃菜。”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成员,在毛主席遗体身边守灵7天7夜。
“文革”十年,董加耕几起几落,数次遭到冲击和审查,但他依然很乐观地说:“我还是那个董加耕,我没有问题,不怕整!”
董加耕的感情世界同样“目标始终如一”。当年董加耕找对象的标准是倾向于能吃苦、会干活的农村青年,但要有文化。他的妻子郝鸿鸾当时是邻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民兵教导员。那时,不仅国内的女青年,而且越南、苏联等国女青年发来的求爱信络绎不绝地寄到盐城,但都被董加耕婉拒了。在董加耕多次受审查期间,郝鸿鸾和他的感情从没有一丝动摇。
2000年,董加耕从盐城市盐都区政协副主席位置上退了下来。在政府分房时,按条件他完全有资格分到一个大套,但他却只要了一个小套。有企业来找他做“形象代言人”,或许以重金,要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公司,均被他婉言谢绝。他的家中至今陈设简单,有些家具还是四五十年前购买的。郝鸿鸾对记者说:“我嫁给老董,这辈子不后悔……”
时隔几十年,今年已67岁的董加耕依然谈锋甚健,豁达开朗,时不时来一串打油诗或顺口溜,令人捧腹开怀。他的三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并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退休后的董加耕老有所为,担当起了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和老区扶贫开发促进会副主任,每天还在为家乡的今天和未来而忙碌着。2007年4月6日,他捐出800多件奖章、证书和老照片等珍贵史料和文物,盐都区图书馆给他举办了董加耕回乡务农事迹展览,以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