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至真至诚的人,一首至纯至美的歌
作者:孙伟
|
|||||
——悼念杨非老前辈 杨老前辈走了。埋头于知青歌集续集编撰过程而疏于上网的我,是在与友人传送有关知青歌曲文字资料时偶然知晓的,心顿时一沉:杨老前辈到底还是走了。 11月,杨老前辈和他所创作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刚获得第十届王中文化奖。那时,他已不能与人交谈,更不可能前去领奖。杨非的老伴蒋女士告诉记者,他于前年开始就因糖尿病、肺部感染不断住院,今年10月7日病危,现已是糖尿病晚期,不能说话吃饭。病床上的杨非插着呼吸器及其它各种导管,非常瘦弱。“我已经把获奖消息告诉他,虽然他不能作出任何反应,但我想他在心底是高兴的。”蒋女士眼里噙着泪水,“前段时间有许多人来看他,大家都会在病床前给他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对北京的知青夫妇还说,就是杨老师的这首歌让我们义无返顾来到云南的。”在杨非还有知觉的时候,听到大家唱歌,他会开心地点头,微笑。杨非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所歌唱的瑞丽有很深厚的感情。前段时间,他把伴随他近30年的钢琴送给了瑞丽勐秀乡(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诞生地)小学,想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音乐的熏陶,蒋女士还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杨非在孩子们中笑得格外灿烂。瑞丽市政府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创作地树立纪念碑,杨非对老伴说:“等我去了,就把我葬在那里,我要和歌葬在一起。”看了报道,我总想,创作了这么纯、这么美的歌曲的人,一定是心灵纯净善良的好人,而好人是应该好起来的。然而……。 很小就听过这首歌。在幼童的感觉里,远没有“我在马路边捡到到一分钱”动听。可耳濡目染,如同《山间铃响马帮来》、《婚誓》、《缅桂花开十里香》等歌曲一样,伴随着那些电影一起记在了脑子里。许多次地在大人们花样百出的怂恿或引诱下,一首首地唱。尽管并不知道那歌词是什么意思,不明白这旋律为怎么就把那些大人们招惹得如醉如痴……。小脑瓜当然想不到,这些纯美妙曼的歌曲风靡全国,沉醉于其中的,何止身边的那些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击节相和的作享受状的大人们。更不晓得,中国50年代电影及其音乐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深深打下了“云南”印记的,而其中的军旅作家、作曲家们占据了相当的位置。那是云南边疆文化发展的“黄金年代”。 由于父辈与部队、与国防文工团总也断不了的关联,就总听到关庄、航涛、杨非、杨正仁等名字。而把这些名字与《苗家山歌》、《赶马人之歌》、《阿佤人民唱新歌》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歌曲联系起来,却是在最反文化的文革中。少年时代,耳畔充斥着“高、强、响、硬”音乐垃圾的喧嚣,而我却已经在“社会上”感受了五花八门的“禁歌”。可以刚走下“……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的舞台就悄声哼哼“山楂树”;才走出偷听《天鹅湖》的小黑屋就狂嚎“何日君再来”。父亲“既然上不成学,就去学点正当的东西”,便去了父亲老战友所在的军区文工团。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与这些创作了据说可以威胁无产阶级专政钢铁长城的歌曲作者们距离那么近——同一排平房的隔壁或再隔壁。初入音乐殿堂,我崇敬地仰望着他们扫剧场拉大幕回来,半夜又听他们拍桌子打板凳引昂高歌地完成“任务”,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把他们弄一排房子住,不是为了建制或别的什么,而是其他人难以在这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爆发的歌声和击节声中酣睡。 就在那排小平房外,我第一次见到了杨非——有“侵蚀软化革命意志”之嫌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者。 在知青大规模下乡的60年代末,《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曾在那些插队、支边德宏的少男少女们心中激发起多少幻想。几十年后,《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又成为知青们对于那片养育了他们青春的土地的感情承载。云南作家、曾在德宏插队的张蔓菱的成名作,后被改编为电影《青春祭》的小说的标题就用的是这首歌的曲名,准确表现了作者对于那块热土的感情。但凡在云南当过知青的人们,无论现在何地,只要在相应的场合,他们都会唱着《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舞之蹈之,我肯定,现在、将来都会如此。 1996年傣族泼水节和瑞丽知青回乡“情系瑞丽”联谊会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词曲作者杨非作为贵宾被隆重请回瑞丽,并征得他的同意,将此歌定为瑞丽市歌。活动期间,杨非与知青们亲切交流,一同感慨唏嘘,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音乐声中且歌且舞。杨老先生的真诚善良、豪放开朗和平易近人给知青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29日,《云南日报》头版上一条用大号黑体字印出的标题“原词曲作者慷慨赠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永驻瑞丽”。同日,该报第五版顶部有一用大号黑体字印的通栏标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产在哪里?”的一篇本报记者署名文章,此文下面还伴有3篇记述此歌的署名文章。瑞丽市决定在作者创作此歌的地点,孟秀山上树立一碑,碑文内容为,此处为此歌的创作之地,并将此地规划建设成旅游景点。1997年初,瑞丽市又派出以副市长为首的一组人员亲赴昆明,授予杨非瑞丽市荣誉市民证书。 今年7月5日,瑞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岗代表瑞丽市委、市政府与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晓阳签署了在瑞丽拍摄20集电视连续剧的相关协议。该电视剧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为片名,用杨非《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音乐作为主题音乐。 …… 12月2日上午七时许,杨非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昆明油管桥殡仪馆举行。我却是今天才知道的消息,这是一个不能弥补的遗憾。好在我同时知道了老前辈的骨灰将在创作这首歌曲的地点——瑞丽市勐秀乡原云南军区边防某团一营二连的旧址旁安葬,我是一定去敬香的,因为,我还将代表我的父亲……。 故人西去,歌留人间。 杨老前辈千古!
资料: 杨非,江西南康人,1927年5月生,1949年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演奏员、创作员、创作组长、艺术室主任,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分会理事,云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昆明军区离休干部,享受师职待遇。 杨非是我国著名的军旅词曲作家,代表歌曲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背起背箩上山来》、《边疆牧歌》、《阿细跳月》等。曾为《勐陇沙》、《孔雀飞来阿佤山》、《空谷兰》、《滇池揽胜》等六部电影、电视剧、电视片作曲。其中大合唱《阿细跳月》,一直被中央乐团合唱团、中央广播合唱团、教师合唱团作为保留节目在国内外访问演唱;女声合唱《背起背箩上山来》,在五、六十年代风行全国;男声独唱《边疆牧歌》被艺术学院选为四年级声乐基准教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40多年来经久不衰,在国内外流行,被云南省瑞丽市定为市歌。他还为舞剧《霞姐》、佤族舞蹈《舂新米》、《点苦荞》、撒尼族舞蹈《石林回声》、傣族舞蹈《打水姑娘》、僳僳族舞蹈《勾裙》等作曲,均获得全国和省市奖励。中央广播电台、云南台、江西台均播放过介绍他的专题电视片。美国波士顿制作了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命名的CD唱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存其一些作品。其辞条被辑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东方之子第二卷》。 著名军旅作曲家、瑞丽市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作者杨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1月28日15时25分去世,享年80岁。 杨非先生,l927年5月生于江西南康,l949年毕业于江西师大,同年在南昌参军,随二野四兵团军政大学宣传队南下入滇,不久调入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历任演奏员、创作员、创作组长、艺术室主任等职,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分会理事、第五届云南省政协委员。1985年7月离休,享受地师级待遇。其代表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阿细跳月》、《背起背箩上山来》、《边疆牧歌》等歌曲,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1954年杨非到德宏瑞丽采风,登上勐秀山体验生活,创作了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创作出来后便被人民群众广为传唱,传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后被收入中国文联编辑出版的《五四以来百首爱国主义歌曲集》,从而奠定了他“彩云之南杰出歌者”和著名军旅作曲家的地位。1997年1月,瑞丽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将这首歌定为瑞丽市歌,并授予杨非荣誉市民称号。光阴荏苒,岁月流金,十年间他应邀三次重返第二故乡——瑞丽,情动青山,泪洒绿野,盛况穹史难寻。 2005年,近80高龄的杨非老师向德宏州瑞丽市递交了一份特殊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现在我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一旦生命走到了尽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我的遗骨安葬在瑞丽市勐秀山顶那株高高的大青树旁。这样,我和我的歌就可以与锦绣边疆的青山绿水以及全市各族人民永远相伴,天长地久。”叶落归根,这其中包含了他对故土——德宏瑞丽的多少眷恋! 2007年11月,杨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8日15时25分去世,享年80岁。遵照杨老先生生前的遗愿,其遗体将安葬在德宏瑞丽,安葬在他曾经创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勐秀山上。(孔雀之乡网 蔺以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