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焦灼 作者:呼伦河



王安忆有一篇回忆插队生活的小文,记述了她对插队生活的感受。她是自愿的,带着渴望独立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离开家去农村插队的。她所去的村子在当地是属于较富裕的一方,到那里以后她被分配住在一户农家,这家人在那村里又是属于富裕的人家,她与这家的几个小姑娘住一间屋。

下乡之初,她带了一些吃的,后来家里人节衣缩食,仍然经常地给她寄些糖果,点心,肉松等东西。所有这些都放在她箱子里,箱子在一个小杂物间里。她没有及时地把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不是因为她小气,或是念及家里的不容易(当然也有一点点),这主要的是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在这种时时该刻刻的注视下,该怎样来做这件事情。

从她离家之初,就憧憬着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当时的各种政策与许诺,也完全应该有一间属于她的屋子。到了农村,她心心念念盼着的也就是这个,哪怕是一间很小很简陋的屋子,能让她容身,让她有地方放自己那简单的行李。她不能忍受每时每刻生活在那几个小姑娘的注视之下,甚至连换一件内衣,都要等到她们睡下,她躲进被子里才行。

但这间理所当然该属于她的屋子,却迟迟不见踪影。

她知道国家有明文规定,有关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安家费就是给知青盖房子用的,生产队当然更是知道,连盖房的木料都领了回来。给她盖一间房,让她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这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又非常顺理成章马上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她日复一日地去打听、询问,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似乎房子第二天就可以建起来,令她充满希望。但每次都是在她伸出手,似乎指尖就要触到时,希望就破灭了,就这样毫无道理,一次又一次,那间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她的房子却迟迟不见踪影……

这就是文章大致的内容,非常个性化,极具个人色彩。为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苦苦等待,其间充满了辛酸。这件事本身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也不具有任何代表性的意义,如果换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性格,可能会非常喜欢与那几个女孩挤在一起的生活,会因为这么热闹而兴高采烈。

但这不是别的什么人,这只是文章中“我”的独特感受。整篇文章冲淡平和,温柔敦厚。既没有提到生活上什么特别的艰难困苦,也没有提到劳动上什么特别的不堪重负,甚至有意无意间淡化了当时那个大的时代背景,这种物质的、现实层面的忽略与模糊,抺去了盼望房子这件事的一切临时的、个别的特征,使得这件极具而微的事情完全突现出来,具有了一种普遍的、象征的意义。从“我”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整个知青群体那种精神上的苦闷。

那是一个没有个体,只有群体;抹杀个性,只承认共性的时代。每个人,不管是谁,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公众的注视之下,就像烈日下的一棵小苗,没有任何可以遮荫、可以躲藏、可以稍作喘息的地方,没有自我,不懂得什么是“我”,甚至连内心的思维都只会用“我们”而不会用“我”。这样的时代,我们哪个知青没有经历过?

那也是一个理想破灭,苦闷彷徨的年代。从小就有的美好理想与希望,就像暗夜里沉沉波浪上的美丽的睡莲,永远在你的前方,你苦苦地期盼着、追寻着,似乎已是唾手可得,而瞬间它又在你面前远离、破灭。你一次又一次地追寻,却一次又一次地堕入更深的失望。这种焦灼,压抑,苦闷与追求,谁又能否认不是对我们这一代知青精神上的写照?

但是这一切又绝不是我们知青群体所独有的。对一件盼望已久憧憬已久,应该到来而且极有理由到来的事物苦苦期盼,为此历尽周折,而它却久久不至,蔑视所有等待着的人们的焦灼,充满了不可理喻的荒誔,这难道不也是我们上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再扩大一点,这种焦灼与期盼,不也象烈火一样炙烤着世纪末整整几代人的心灵。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上的人们就在等待戈多了,戈多是个人或是个什么不重要,“他”或是“它”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大家就那么日复一日地、焦心地等着,翘首以待……所以作者最后也说出了“等待戈多”这样的话语,把知青群体精神上的涅磐,融入到整个时代精神的母体之中,使这一切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让知青以外更多的人们能够从我们知青这段独特的经历中找到历史车轮碾过的印记。

我无从揣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如何,更不喜欢那种从“文章的中心意思”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任意演译与穿凿附会的自圆其说,这里,我说的只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启迪与感受。

如今,电脑普及,网络发展,传媒再也不是纸媒的一统天下。写作,也从原来那种由点及面的单向传播状态渐渐变成多极互动式的。某些领域,话语霸权的现象正在逐渐消解,比如,在知青群体中,如今,有谁想代表全体知青说话,可能也不那么容易了。这里的每一个知青,都可以拿起笔来记述下我们对知青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侧面,就象一粒钻石,侧面越多,越独特,钻石就越璀灿光辉,再多的侧面只会更加丰富钻石的光彩,而不会掩盖它的本质。

我们知青那段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想,它是时代河床上的一颗卵石,它的每一点磨砺,都是历史之河冲刷的结果,我们写出的东西,不但要使知青自己愿意看,也要能吸引知青以外的人群,使他们从我们的经历中不但看到我们那时的思想与生活,还能从中感到整个时代的脉博。

2003.09.2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