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四重奏 作者:banjin


序:秦岭巍巍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有幸四次驾车走秦岭,分别是2003年2月、2003年12月、2004年4月和2004年6月。直觉告诉我还会和秦岭见面的,看来今生和秦岭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岭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认识,地理学家眼里的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生物学家眼里秦岭是个资源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历史学家眼里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而在路人眼里秦岭就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古时候来往川陕必经秦岭,那时候它是一道屏障。先人们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共开拓出七条蜀道,它们是:陈仓道,也叫故道自陕西宝鸡出大散关,直达汉中勉县。褒斜道,宝鸡斜谷到汉中褒谷口,走的人最多,名气最大。傥骆道,自陕西周至骆谷到汉中洋县傥谷,最近也最艰险。子午道,从陕西长安县子午谷到汉中西乡县,最长,走的人较少。以上四条栈道史称北栈。

有北栈必有南栈,首先一条就是那个著名的金牛道,从陕西宁强县通往四川。中间的一条因其翻越川陕交界的米仓山,称米仓道。洋巴道也叫荔枝道,传说唐玄宗老儿当年让人从四川涪陵快马运送荔枝给杨贵妃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是七条蜀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条道。不过南栈都在大巴山中和秦岭无关了。

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七条古栈道散布在秦巴谷地的千山万壑间,流传着数不请的故事佳话。

别掉书袋了,还是讲讲我和秦岭的故事吧。

秦岭中的古栈道示意图(制图:老熊)

一、初识秦岭

2003年2月春节刚过,我有机会千里走单车进川,第一次经历了夜过秦岭。当时G316翻修尚未完工加上适逢严冬时节甚是难走。这里摘一段当时的游记“千里走单车”的片段充数:

过了宝鸡不久就开始爬山了,不知这里是不是就是著名的“陈仓道”?(后注:宝鸡-凤县是陈仓道的一段;凤县-武关河是连云道;武关河到汉中是褒斜道的一段)路开始变窄,坡开始加大,山越来越高。

估计要夜过秦岭,俺得洗洗车窗车灯。路边在稍宽之处有洗车加水的牌子,停在一个能较好拍山峰的地方请人洗车。这里的水是用塑料管引来的山泉,靠落差形成压力。五块钱。只有一人洗车虽然有俺帮忙还是进度太慢,为了抓紧时间赶路没擦干就上路了。洗下来的都是俺从山西霍州带来的煤灰,嘿嘿,俺忙里偷闲还来了把“晋煤外运”!

山到凤州更陡了,风景也更酷了。省道到凤县汇合了天水来的G316。其实它的路况更差,几乎难以找到50米以上的直线段。那种弯儿几乎是180度的,且被山堐遮住前方的路,过弯会车经常叫你惊出一身冷汗。俺感叹“前途未卜”也不过如此。当然山势见陡风景更俏,无限风光在险峰么。不过,此时俺已经没有精力观风景了。更不妙的是随着山势增高路上开始有雪和冰,尤其是山阴处。平时听起来就浪漫的秦岭雪现在变成了夺命刀!

爬上一座高山(后注:就是秦岭的第二高峰紫柏山的垭口)有块人为开出的平坦儿和一座碑亭,原来是赵祖康在“民25年”为川陕公路提写的“酒奠梁”三个大字。另有一块记事碑,碑面大书着“路魂”二字,苍劲有力,也许只有这样的字才配的上这样的路!

山覆水尽秦岭路

下山就是留凤关。在这里见了俺见过的最有震撼力的道路指示牌: “检查刹车,控制车速,活着回家”!“路陡弯急,速度失控,就是玩命”!!“2002年这里发生16起车祸死亡11人”!!!紧接着就是一辆撞的面目全非的豫H大货车在证明着这一切都是真的!满眼血腥的警告牌,满耳尖利的刹车声,眼前没有20米的直路,都是转弯、转弯、连续转弯,五公里长、六公里长的大坡儿……路上一直有两条水痕,这是那些重载货车下坡时向刹车上淋水留下的。俺亲眼见在坡底加水站司机用水管向车轮喷水搞的水汽蒸腾!连续几个长坡,凤县向俺道别了。

前面是留坝,有小留坝和留坝,著名的张良庙在小留坝。还在十几公里外的留侯就见路边有张良庙宾馆的广告,说是集餐饮娱乐桑拿一体。呵呵,留侯有知会怎样想?

相传,留坝是张良辟谷悟道之地。后人仰慕他的明哲保身功成不居在善终建 “留侯祠”俗称“张良庙”。庙里有奇竹,竹笋破土后先拐几道弯,然后再长直,人称弯弯竹。弯弯竹移植庙外就直了,再移回来,它又弯了。一门之隔,竟有如此植物变异的奇异风景。自然使张良庙成为引人注目撩人遐思的去处。人们难解此迷,于是呼将它附和为留侯张良能屈能伸、刚柔相济、胸怀韬略的人格象征。

过张良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路边的庙正在大动土木,一来急于赶路二来也没地儿停车,俺只是放慢了速度观察了一下。庙的规模不小,古朴庄重。鹤立于路的右侧(实话实说,在岭上转了一天俺已经分不出东南西北)几乎利用了可用的每一寸土。

过了留坝又开始上山,山谷里就是通往汉中的褒河。地图上看起来不足90公里的路,好象总也走不到头。大山在黑暗中显得面目狰狞,坡路弯路使俺换上的超白大灯毫无用武之地。反正你永远只能看见前面不足30米的路段。超车变的越来越困难,跟近了甩你一车泥沙还不时夹着小石子敲击着风档,稍远了,待你加速就又遇到看不见前途路况的转弯……不超?好象明年也到不了目的地。好在这样的路上行车大家都谨慎从事,大车也比较守规矩,只要遇到稍宽的路面还是会打灯让你超车。不过只是让路不让速,就看你脚下工夫了。夜间行车也有优点,就是白天无法判断的对方来车可以用灯光给你一个预警。别小看这小小的优点,能使你眼明心亮坦坦荡荡地“更上一层楼”。

过青桥驿跨褒河的桥在修,车辆一律被赶上了一条标示着“进入三级路面谨慎驾驶”的老路。真正的艰苦来了。由于路况差车速明显减慢,过往车辆排成了车队。爬上对岸迎面就是一座大山,深黑的山体上车灯闪烁,就象满天的星斗。稍微数一下竟达5、6层之多!俺不由想起陆定一在《老山界》中描写的“之”字型火把长龙。

一辆小车夹在一群旁若无人的庞然大物中,头顶上是车的灯光,脚底下也是车的灯光,仅容两车的路面千疮百孔,耳边响彻着刹车的尖叫,提心掉胆于万一后面的重载货车刹车失灵……这就是夜过秦岭!上下山18公里路俺爬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见到汉中的灯光了。从下午三点十五离开宝鸡,到八点半左右进汉中这264公里的秦岭路俺走了五个多小时。

要俺告诉大家什么么?那就是,俺一路上念叨着:“活着回家!活着回家!”如果我真的活着到达目的地就要说:不是专业司机千万别夜过秦岭!感谢上帝,过秦岭时俺屎干尿净否则湿了衣衫的肯定不止是冷汗!

当时俺的确紧张的不行,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还是嫩,经过一年的蜀道锻炼,开车爬山已经自如多了。

留坝过后似江南

二、再见秦岭

2003年12月年关临近,我和老婆同车自川中回家过年,原本想赶白天走G108翻秦岭,结果人算不如天算,第二次又闹了个夜过秦岭。

我们行至陕西勉县铜钱坝村遭遇车祸,好在上天眷顾车小伤人平安。在铜钱坝处理事故时,挤了我们的货车司机说,他们在周至到汉中的G108线上因路面结冰困在山上达两天之久。所以我们决定放弃原来要走G108的计划,仍走当年走过的老路。这么一改,错过了傥骆道。

在汉中稍做休整,在过往司机的劝说下买了副防滑链就又奔秦岭而去。因需要从汉中返回勉县处理保险事项,耽误了点时间,那天出发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G316汉中段经过一年的施工放弃了老路改道沿着汉水前行,虽蜿蜒曲折却不再翻山越岭,新修的路面也平坦好走。天色虽晚,我却有信心天黑前就翻过秦岭,晚上进住西安。

这次过留坝张良庙天色尚早,但由于想抓紧时间翻秦岭只是停车拍了几张照片终于没有进去参观。当时心想还会有机会的,谁知由于姜眉公路的通车今后再翻秦岭恐怕也不会走留坝了,此是后话。

留侯祠山门

从留坝到凤县要翻过秦岭的第二高峰紫柏山,这里也是川陕公路的至高点。站在紫柏山口,秦岭绵延起伏的山脉就展现在眼前。脚下的这条川陕公路始建于抗战时期,当时是连接着后方的陪都重庆和中原抗日前线的一条运输生命线。1998年起又经过了拓宽改建,2002年10月,此段公路竣工时重建了赵祖康提写的“酒奠梁”碑厅,并勒石纪念,碑上大书“路魂”二字,后面有文字曰:川陕公路始于抗战,前方后方以此相连。祖康先辈殉国久愿,筚路蓝缕打通宝汉……

才下午五点多就顺利的过了凤县,给在咸阳的朋友打电话想过了秦岭就住在那里。没想到,出了凤县不久,就遇见了雪。山路上停满了大型货车,都在上防滑链。我本想偷懒,可见对面来的小车也都上了链子,只好冒雪下车装防滑链。下车才感到气温很低,担心路上的雪会结冰……又过了俩弯儿,前面堵车了,等了许久纹丝不动,对面也没有车下来,看来是堵死了。好在小车灵巧,就钻向前去。好容易爬过俩弯儿,路面真的塞死了,路上开始有山民拎着暖壶卖方便面或背着防滑链出租。下车打探,前面的货车司机说上面堵了八公里,他们昨天傍晚就堵在这儿了!哇,绝望!

有司机下来指挥车辆排成两行,大车靠路边,小车在路中间,这样前方一但有空隙就可以过去些小车。天黑下来的时候,对面开始有车通过了。为了让路,同向的车都尽量靠紧,我只好将两侧的后视镜都按倒。就这样又往前蹭了几十米就再也不动了。两边都被大货车夹着,车门也打不开,连打探都没法儿下车了,更别说回头去凤县过夜了。就这么憋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看来,在这个人类轻易就能上天的时代,蜀道还硬是难于上青天啊!

天黑了,更冷了。车灯燃起,远远看起来象条鳞甲闪烁的巨龙盘桓在黑色的山体。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车困在这冰天雪地的秦岭道上。看着灯火长龙折过四道弯才翻过前面的山梁,我想今晚大概要在岭上过夜了。虽说我们车上食品饮水充足,但长久下去用车内暖风取暖就怕油不够了。想着没油的恐怖,只好关了发动机。暖气一停,车窗就开始结霜,那晶莹的霜花好象在车窗上爬,不长时间,就占据了整个车窗,我们就象坐在冰砌的屋子里面。前面一盏盏尾灯鬼谧的眨着眼睛,它那红色的光芒透过霜花散着光晕,闪烁跳跃透着股神秘。

感到冷,再启动,暖和过来就又熄火傻等。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什么也干不了,想方便都打不开门!想起那年北京雪夜大堵车后网上有人在喊:堵车时车上什么设备最重要?是方便!不禁莞尔。

大概九点多,突然象拉了电闸一样,前面山上的车灯刷的一下全部灭了,原来在车灯映照下还隐约看的见的山脊轮廓也隐在漆黑的夜幕中了。周遭轰鸣的大货车也都陆续熄了火,瞬间我们就被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死一样的黑暗中。大家都绝望了,准备过夜了吧?大家都有些担心燃料不足?真该听媳妇儿的话,在汉中加满了油。感觉整个人在向下沉,黑洞就是这样死一样的黑死一样的静吧……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就这么堵着,在秦岭大山的怀抱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些柴油车重新启动,他们是怕低温冻了油管。又有些车在启动,估计是冷的不行。我也启动了车,把暖风开足了吹车窗上的霜花。透过吹开的窗,看见有些人影在外面车缝隙中晃动。我由衷的钦佩这些绝不放弃的人,看来今天要想脱离困境还要靠他们的活动。我放下车窗钻出去,跟在他们后面向山上走。到了第一个弯道,两辆运汽车的长车头顶头的堵在一起。这种车怕有20米长,在弯道上转弯半径大总要侵道才拐的过来,现在上山侧的一辆已经占了对方下山的道,那下山的一辆弯成了个折尺停在坡上……很多人在疏导,俺也加入其中,希望能共同脱离困境。

忙乱中,就象熄灯时一样,满山的车灯又刷的一下全部点亮了。前面有人跑下来,似乎上面已经通了?赶忙钻回车里等。又过了很久,车开始动了。先是下山方面再是上山方面。俺知道这是疏通的结果,相互让一步,大家就都有了希望。跟在一辆宝鸡的小号车后面,艰难地蠕动,时而走路肩,时而钻车缝。他们车上有两位在车前疏导,不知用什么办法,总能让挡路的大家伙或者稍微靠点边儿,或者稍微挪点窝儿让我们挤过去。就这样,快到山梁了,终于见有几位警察在疏导。呵呵,我爱警察叔叔。

终于过来了,不放弃就能过来。下山的路是半边的,另外半边已经被上山的车堵满了。已经有司机在车下生火,那是柴油车在烤冻了的输油管。后视镜里看,我们后面没有车,一定又堵了……黑暗里涌动着希望,一群顽强的人在努力,秦岭就这么年复一年的讲述着蜀道难的故事。

十二点正我们到了宝鸡。下半夜两点,终于入住西安。

四、秦岭三过

2004年4月28号,我驾我的皮卡和一批“驴友”一起进藏。由于选择了从北京出发,走四川、云南取道滇藏线、川藏线入藏,秦岭就又成了必经之地。

在石家庄汇合了另一辆长城皮卡,因同行的赛弗是辆没完成走合的新车,车速上不来,车队也只好当晚就住洛阳了。这其实不是一个理想的宿营地,因为成都是进藏的传统装备补充地,车队是必停的,宿洛阳,后面到成都的路两天走嫌短,一天走又嫌长。

第二天路上,赛弗在陕西渭南完成了走合保养,车速可以提高到120公里/小时左右,车队就在八百里秦川上撒开了搂。结果到宝鸡的时间又有些尴尬,住吧,太早,不住又得夜过秦岭了。在电台里商量的结果是继续走。

这是俺第一次随车队过秦岭。因为俺走过,所以俺是头车。初夏傍晚的秦岭很美,加上路好,天气好,心情也很好。半开着车窗,风拂在脸上很是舒服。

正得意间接了一位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的电话,说听天气预报前面有大雨,劝我们不要再走了。此时车队已经快到凤县了,看看天色不象要下雨,就商量着继续走,如果遇雨就在留坝住下来。

傍晚时分开始翻秦岭紫柏山,路上车不多,顺利的到达酒奠梁。自然有一番拍照合影的热闹。天黑了,下山就是留凤关。这一带的地名都和凤有关,你看:凤至、凤县、留凤关。就此大家在电台里各抒己见,最后统一认为附近是否出过娘娘?待考。说着说着,有人提议在这里露营。别说,这留凤关有山有水,还真是个露营的好地方。

留凤关停车想买些蔬菜准备晚饭,谁知,只有饭馆没有商店。几位女士下车去商量饭馆的老板,卖些新鲜蔬菜给我们。村子靠着一条小河,这河是北方那种典型的河。旱季里没什么水,一股股沙石丘隆起缠绕在河床上,就象老人胳膊上那毕露的青筋。河床甚宽,看那干涸的水线可以想见一旦山洪暴发,它就是条狂暴的黄龙。俺建议就在村子对面的河边扎寨,可同行的几位“老驴”都不同意,说是明天天不亮全村的人都会来参观咱们睡懒觉!呵呵,也是,俺不坚持。

采买结束,车队继续前行寻找理想的宿营地。公路沿河而行,经验告诉俺山区的路和河虽然并肩而行,却很难能将车开到河边,除非到了有村庄的地方。谁知开出去没都远,老于露营的皮皮驴就找到了一条能到河边的路,过去一看,还真就找到了一个特别平坦适合扎营的地方。

扎帐篷做饭,一会儿工夫就吃到了热腾腾的面条。吃饱了,大家围在一起,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吹牛。人生说来奇妙,就在前一刻还想不到今生会在秦岭腹地的留凤关坐在苍穹下数星星。呵呵,因宿秦岭伴星月,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小的留凤关还有它灿烂的过去。网友瞎溜哒知俺夜宿留凤关,写了篇美文,转摘来共享:

《留凤关啊留风关,你的学生遍天下》

快二十年以前,我从陕西下田野回来,我妈妈家里刚好有客人——她的几位老师,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庆回来的老头儿老太。

他们问我去哪儿了,我说双石铺,留凤关,留侯镇,武关驿……他们都说这些地方我们都知道,我们都走过——他们都拍拍他们那两条老腿说:我们都是用这两条腿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师范大学西迁,与国立北平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大;1938年春,西安临大学循宝鸡、双石铺、留凤关、留侯镇、武关驿……一路迁往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大,北平师大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设在城固县的文庙,随后改称师范学院。在城固,师生们自己动手盖了两百余间校舍,恢复了北师大的国文系、数学系、教育系、英语系、历史地理系、物理化学系、体育系、家政系,新设了公民训育系、博物馆学系和教育研究所,以及后来的国语专修科。

根据国民政府紧急通过的《战时教育实施方案》,战时的师范教育并没有因陋就简或降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仍为四年,然后在校外实习一年,考试合格并且实习期满者,才能授予学士学位。留凤关是当年的几十个实习点之一,那天在座的我妈妈的老师之一,就是在留风关国民学校实习的,她还记得学校门外有一条大河,经常害怕学生们因为下河游泳生出祸灾。

1941年,师范学院又西迁,这次是到兰州去,于是很多人又武关驿、留侯镇、留凤关、双石铺地上溯了一回——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这些人始终扛着北平师范大学那块校牌,他们当中有黎锦熙、许寿裳、焦菊隐、李建勋、方永蒸、傅种孙、袁敦礼和董守义。

西北八年,除了胜利时在校的一千多名学生,已经从这个学校毕业了1300多名本科生,他们留在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绥远和青海任教,时刻准备着迎接胜利的那一天。

根据《战时教育实施方案》,濒临破产的中国仍旧为这些未来的老师们提供免费教育和免费食宿,因为中国有未来,中国的未来还要靠他们去教养……

根据《战时教育实施方案》,战时的中国即使是在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时候仍旧不征收这些师范生们上前线,因为这些人是为胜利后准备的老师,胜利后的中国需要学校和他们……

谁说重庆在当时看不到胜利——为了在胜利后改变日据台湾以日语为官方语言,福佬话及客家话为民间交流语言的状况,师范学院专门开设了国语专修科,黎锦熙任主任,为在台湾普及国语提前进行着准备……

谁说重庆在当时看不到胜利——为了避免在胜利后高等教育师资青黄不接,师范学院始终没有停止招收研究生,为还是敌占区的各大城市的大学教育系、中文系和英语系提前进行了师资培养……

胜利了,从城固出来的学生们,在武关驿和留凤关实习过的学生们走上了北平、上海、南京的大中小学讲台。

胜利了,国语专修科的学生们,在他们的老师(其中有林海音的丈夫和三毛的爸爸)带领下开赴台湾,点燃了推行国语运动的烽火。

哦,留凤关。当年那条让老师们操过心的大河现在变成了小溪。当年朗朗的读书声已不复存在……你,还是当年的留凤关么?你,还记得当年那批从你怀抱中走出来的学子么?

早上拔寨出发没多久,就在高桥铺遇上了堵车。问了那些司机才知道昨晚十点就堵了。幸好村民指了条新开通的公路可沿太白河绕过留坝,到武关驿。路很好,很快就过了秦岭。但我又一次错过了参观留侯祠的机会。

汉中宗营的林荫道(G316)

高桥铺,汉中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年四季雨水稀少,农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常见的老玉米。屋顶上盖的也是北方常见的单面瓦,俨然一派北方风光。房子虽然简单,但门楼却一定要修的高高大大,很容易让你想起曾经生活在汉中的那些王侯将相。

房子虽然同样是住人,却会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而大为不同。留坝虽然同样也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和高桥铺村相距也不过才十几里地,屋顶上盖的却一律换成了南方常见的双面瓦。所谓双面瓦,就是在单面瓦的接缝处在再加扣一排瓦。因为这里降雨量大,可以及时地排雨,有效地防漏。农作物也以水稻为主。同在秦岭中,相距不过几十里,那边下雨,这边晴天,仿佛两个世界一般。湿润、温暖、孕育了留坝小江南一般的湖光山色。

这次随车队过秦岭,虽然也遇到了堵车,却很顺利,应该是集体的力量吧?当晚,我们已经在成都体会“千里锦城一日可还”的美妙心境了!

五、梦回秦岭

2004年6月,俺自西藏归来,单车走甘南,经若尔盖、唐克、红原而刷马路口翻鹧鸪山,过米亚罗、桃坪、都江堰进成都。这么走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车辆要在成都保养;其二,被向往已久的甘南、红原美景的吸引;这其三么,就是秦岭在召唤。

细雨空蒙中自然万物的那份清新,夜幕初张时天地山川的那份亲切,旅途一瞥中秦岭的那份雄伟,艰难跋涉后心境的那份平静……只要你也经历过秦岭,你就不难理解我对秦岭的依依留恋和向往!

这次原想走G108,也就是前面说过的傥骆道,自汉中、成固、洋县傥谷、佛坪到陕西周至骆谷。这一线可在佛坪境内穿过秦岭的主峰太白山脚下。

说起这条路,现代人还真得佩服古人选路的科学性。试看今日联结川陕的公路,无一不是沿古蜀道路线修建的。据说工程师们也曾试图绕过拦路的山崖另寻他途,但都没有成功。就连最新在修的西汉高速,也基本是在那些古道附近摇摆难能脱其巢臼。

最能反映古人的智慧的,应该是四川广元的明月峡。两岸的千仞绝壁上,先人们留下的栈道赫然在目;当年的川陕公路(G108)和古时的棧道基本重合,绕不过去的地方只好用炸药开出一条凹槽式道路,人称“老虎嘴”;如今棋盘关至广元的高速公路也挤在这里;隔江挂在半山腰的宝成铁路和嘉陵江上的舟船一起使明月峡成了个交通博物馆。

保养车辆耗费了两天时间,原因说来可笑,4S店居然没有俺用的机油滤清器!晕倒!不过人家是免工时费支持俺进藏,就不要说三道四了吧?

从成都出发那天,小雨中发现一条胎又烂了,只好换胎,就这样拖到近午才出发。到宁强吃饭的时候,雨却渐渐大了。

宁强旧称宁羌,不知是哪朝哪代皇帝老儿为纪念征服西部羌族而起的,后来人民政府改为宁强。几年前,进川的车在这里堵个几天是家常便饭,带火了这里的餐饮住宿业。现在高速公路从这里通到了勉县,道路通顺了,可路边那些餐馆的生意却冷落了。等饭时和老板闲聊,得知因为连日下雨,汉中以远的G108又有塌方,看来只好走老路了。其实这路边店就象是路况发布中心,来自这里的消息往往比交通部门网站上发布的还要及时准确。

就在俺写这篇东西的时候,网上又传来这段G108塌方堵车的消息:“中新社北京九月七日电 108国道秦岭段近百处山体滑坡……千余车辆被困……云云”。看来,只有当西汉高速全线通车时才能说“如今蜀道不再难”了!

勉宁高速一个月前就通车了,我们进藏时就是走它绕过了大巴山的险路,那时候还没收费。谁知今次上这条路时,虽然有了收费亭却依然不收费!俺乐了,直想给交通部打电话请他们在全国推广勉宁高速的爱民措施呢!挟高速之爽驱车过勉县没停就上了G316,痛快!

雨后的秦岭山色空蒙,逶迤而行到了石门水库。水库因石门栈道得名,位于汉中市北约20公里褒谷南口。资料说:“石门南北向,在褒河西岸,与河道平行。洞内无斧凿痕迹,是以火烧水激之后开凿而成的。关于石门开凿年代,有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汉初刘邦以及秦人开凿的几种说法。” 褒斜石门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名人雅士的提咏,通称“石门石刻”。可惜71年因修水库淹入水底,只有十七方保存在汉中博物馆。

这褒河谷口在3000年前还孕育过一位美女褒姒。周幽王为了她烽火戏诸侯,丢了性命和江山使她的笑成为真正意义的倾国倾城。传说当年褒姒是在褒河边洗衣的时候,被周王的使者看中带回镐京的。看来这苦孩子也是在“提干”以后才学坏的了?可惜当年褒姒的故里也淹没在万顷碧波之中,不然进村儿看看没准儿会“遇艳”的哦。

过石门没多久就是姜窝子,路边有加油站,进站加油。见两棵白玉兰开的正盛,记得俺外婆家门前一棵巨大的白玉兰经常是繁花挂满了枝头……原以为它是江南特产,想不到秦岭腹地也有这种漂亮的花。

秦岭的白玉兰

和加油工聊起来,她给俺指了条新路——姜眉公路,说是几天前才刚刚开通。这条路正是沿古褒斜道的线路修筑的,经她指点轻松的拐上了姜眉公路。这条路沿褒河支流红岩河谷到太白再向东北达眉县,全程在河谷中,不再爬紫柏山。

路很好,车也少,只是弯道较多。

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就在这附近留坝马道街以北的寒溪。

那韩信初投刘邦犯了军纪差点被砍头,还是汉将夏侯婴救了他一命。后仍不得志,就半夜逃跑了。萧何发现后穷追不舍,当时寒溪涨水拦住了韩信,才被萧何追了回去,就有了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后来吕后为了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又叫萧何诳韩信进宫杀了他。韩信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的伯乐骗了自己,丢了性命,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呵呵,“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炎汉四百年?”

溪边原有萧何庙一座,1983年寒溪涨水塌方庙全毁。呜呼,时代不同了,寒溪涨水的结果也大不同呢。四川巴中也条韩溪,当地人说“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发生在他们那里,应该是不足信的。

顺着姜眉公路走,虽然不再爬山,也还是车祸不断。最奇怪的一次是在路边看见两辆出事的轿车,一辆看不出牌子的车四轮朝天,另一辆“广本”骑在它身上,两位驾驶员则蹲在边上抽烟。呵呵。只有这样的路才磨练得出这般悠然的心态!

虢镇途中路边的花树

傍晚,我们到了太白。这里到眉县的公路还没修通,我们只好奔正北去虢镇上西宝高速。这一路景致很美,路边繁花似锦,很多不知名的树和草都开着花。

据说,秦岭上还有属于古蕨类植物桫椤树。它是恐龙的粮食,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现存的主要生长在南美洲,热带亚洲。我国比较少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最北也只到重庆的缙云山一带。我们虽然没有见到桫椤树,却见到了秦岭日落,也是美得醉人!

半夜十一点,到达了古都西安。

这次的秦岭之行,是唯一的一次完全没有堵车的行程,无疑得益于我们脚下这条沿着古褒斜栈道开辟的姜眉公路。它全线贯通以后,必将成为连接巴蜀和秦川的一条新的交通要道。若干年后西宝高速再一开通,“蜀道难,难于上晴天”将彻底成为历史,俺前几次翻秦岭的艰难也将成为秦岭故事了。

六、结束

秦岭是献给世界的礼物。

它绵延千里,傲然挺立,把北方的风挡在岭之北,把南方的雨留在岭之南。站在秦岭之颠,你会惊奇地发现,岭南是云蒸霞蔚,天地苍茫,林遮路断雾漫流;而岭北,则是万里晴空,阳光朗朗,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

它绵延千里,傲然挺立,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深入秦岭腹地,你会惊喜的发现,那些曾经在书里戏里面激动过你的历史故事,就活生生在你眼前。

它绵延千里,傲然挺立,清澈的汉江及其无数条支流串起了一批高峡平湖、林海瀑布与高山草甸。那举世无双的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桫椤、旱莲、白皮松、弯弯竹等等珍稀动植物无不令人神往。

每当想起我和秦岭共同经历的困境与欢乐,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都会被触动。虽然只是象流星一般滑过秦岭那宽厚的胸膛,却一而再激荡起心中活腾腾的气血和情愫,一次次留下绵绵无尽的仰慕和思念。

秦岭,我的朋友,下次再会……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