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湖沟金秋琐记
作者:banjin
|
|||||
国庆期间,偶然听说素有“枫叶之乡”的洋湖沟正值万山红遍秋色璀璨,心极向往,无奈俗务缠身。眼巴巴等到中旬有了空闲,迫不及待决定踏访洋湖沟。 洋湖沟在辽宁省本溪市境内,驱车前往也得好一段路程。 计划走千山胡家庙奔弓长岭而本溪,再水洞、小市、田师傅、南甸、碱厂、东营房乡,然后进入洋湖沟著名的“中华枫叶之路”。都说那条路达50公里之长,堪称“红枫画廊”,美不胜收。假如流连难舍,就索性在沟内农家旅舍住上一宿,也正好彻底解了多时来的仰慕和渴望。 启程那天,连日来的绵绵秋雨骤然收停,云破天青,阳光灿烂。 好心情适逢好天气一路兴致勃勃,恨不得能把车开得飞起来。不料刚刚行至本溪,就遇上大堵车,我的皮卡塞在巨型货车阵中动弹不得。本也想遵纪守法排队来着,可后来见加长的大货车搅做一团越来越乱而又无人疏导,大有要被困顿终日的情境。心想糟糕,赶晚了岂不辜负了大好阳光?不管那么多了,趁着吵吵嚷嚷又无人管束之机,驾着皮卡左钻右窜的终于抢出了乱车阵。 呵呵,没办法,好孩子多数都是这么被教坏的! 上了本桓线(本溪——桓仁),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路坦车稀,视野开阔,无边秋色扑面而来,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这本溪原是“煤铁之都”,煤炭资源几近枯竭后,百多万人口就都吊在钢铁工业一棵树上,搞得污染严重,据说在外太空都找不到本溪了。其实本溪山清水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厚的让人眼热。这里山、水、洞、林、泉皆独具特色,几乎拥有我国全部景系、景类和48.32%的景型。闷头猛吃钢铁饭的本溪,大可另辟新途忙里偷闲抬起头来观山色,打开门来卖风景。 由于堵车的小插曲,车至小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治所)天已近午。这段本桓线破烂不堪,我怀疑自己走错了路,干脆在路边找一羊汤店解决午饭顺便向老板打听道儿。要知道这“小市羊汤”可是远近闻名的哦! 店里人不多,听说我要去洋湖沟,老板顿生兴致,“就一个人?”揣着遗憾坐下和我聊起来。老板的女儿,一位清新可人的姑娘,也凑过来热情地插上几句。 原来这“洋湖沟”名字颇有渊源。听起来挺不错,其实在旧社会叫“养胡沟”,是深山老林中土匪藏身的地方,东北过去管土匪叫胡子,“养胡沟”就是养胡子的地方啊!99年以前本桓线没修通时,已经有大批画家追寻美景爬山涉水的来这里写生,人称“画家村”。99年通车后,这里又成了旅游者秋游的好去处,洋湖沟的名声更是传扬开了。 谈得热闹,兴致更浓了。饭后告辞时,老板托我将他女儿带到前面碱场她姥姥家。于是,我就有了位活泼靓丽的旅伴兼导游。 车一过八盘岭隧道,山峦开始变得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是进入著名的“中华枫叶之路”了! 金黄色的是落叶松,火红色的是火炬树,锗黄的是柞,酱紫的是槭,墨绿的是松……身边这位土生土长的姑娘,禁不住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开了,指点着远山近树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不知什么原因,一旦置身这段画廊般的山路,树影山色带给人的感觉就明显不同了,极为震撼!直觉得那关东的秋火爆热情,喧嚣着扑面而来,向你展示她热烈而野性的生命力,炫耀她春花般的灿烂和妩媚…… 我兴奋地按着快门,只想将所有的美丽都留在镜头中。 到那姑娘下车时,相机已经换上一套电池了。姑娘频频回头嚷着,再过前面的新开岭隧洞,就更美了! 果然,钻过新开岭隧道,秋的盛宴完全拉开了帷幕。 公路两边的山峦,争先恐后展示着自己多彩的风姿,就像不断更换布景的舞台。舞台上的主角无疑是枫。它的红既富感染力而又变化微妙,有淡淡的品红,有浓郁的火红,有凝重的紫红……也有半树红来半树黄,梦幻一般流淌。再配上山间一条条金黄色落叶松的树带,阳光下美到令人目眩疑幻疑真。 收割了的田野里,整齐地码着一个个玉米秸垛。近处的山居人家,简朴安静。山坡上散布着的白色羊群恰到好处的点缀其间,给热闹的秋山凭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在这铺天盖地的色彩间穿行,恍若融入了一幅浓艳而韵味悠长的油画,心里不由自主涌动起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温情与冲动。 公路边有“洋湖沟”字样的路牌一晃而过。 我减慢车速,伸出头来向路边一位养路工打探。他不无遗憾的说:“你来晚了!” “来晚了?”我环顾五彩的峰峦,顿时茫然。 养路工继续说:“今年天旱,叶子不好落得也早,你向前去104公里桥下看看还有些叶子吧?” 听从指点赶到那座桥。果然说得不假。桥下的小溪是干涸的,溪边的枫叶走近着看是憔悴了,布满了虫眼,不再适合拍特写。心中不禁遗憾起来。曾经见过一些清溪红叶的照片,片片红叶随着溪水在布满绿苔的石上流过,生气活泼,极有韵致而奇妙。看来,今年是无缘得见了! 带着失落的心情返回时,那位养路工还在。 他说:“明年早点来,看看咱这儿的‘五彩山’吧!” 随着他胳膊划出的弧线举目看去。山峦上是密密麻麻的野核桃树,繁叶落尽,只留下光滑的树干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却别有一番风情。记得有位日本画家就专门爱画这种山景。我高兴起来,不失时机赶紧抓起相机狂拍。 既然来了,何不进村看看呢? 洋湖沟村很小,竟有“红叶山庄”、“山里红”、“画家村”等十来个颇具规模的旅店、饭店。其中有40多户的家庭旅馆。红叶正当时的观光火爆可见一斑。 一村妇建议我往南沟走走。我驱车过了条小河上的水泥桥,遇见三三两两背着画板的学生,问清了车进不了南沟,便干脆弃车步行。 时值午后两点多,光线很好。但深知山区的光线下落得很快,拍摄机会转瞬即逝。我要抢得这几米阳光! 途遇一放羊的村妇,顺便打听住“农家乐”的价格。 村妇颇有些奇怪的说:“住俺家的都走了,你还住?明年早点来!” 呵呵,民风淳朴啊! “那里是二十元一位,管饭!”离去时,农妇冲着我的背影又说:“住俺家的都是常客,每年叶子红了,俺就给他们打电话,留个电话吧!” 哈哈! 没准,明年她家的常客里又多了一个傻大个儿呢! 归程上,看着窗外日落山暗,车移景换,竟有了些许惆怅。 回到百多公里外的家时,已是华灯初上。置身于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又复归烦扰与喧嚣。然而,心里毕竟有了一块宁静绚烂的五彩天地,仍然在留恋与回味中期待明年能接到那远山的电话呼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