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平安夜了
作者:wenjunq
|
|||||
一年一度的平安夜又降临了,满街灯火,尤其是那些企盼生意兴隆的商家,早已将商铺布置得花团锦簇,星光闪烁。一派祥和气氛。那些上帝规定他们爱寻乐子的青年人,更是早早梳妆打扮得整齐潇洒,奔约好的地场去了。今晚,特地在外孤独寻餐,跑到一个平日请都不愿去的西餐馆,谁知人家告知已满座,是包场的,看来不会欢迎像俺这样的老朽。看得出来,那里今晚肯定热闹非凡,餐桌都挤到一边去了,留出的空场为了“派对”?只好苦笑,然后独步走向附近的“名典咖啡”,老子今晚非吃一回西餐不可! 这里还不错,美女服务员都戴上了圣诞老人的小红帽,突然悟出一些道理:何以人家过圣诞都有圣诞老人呢?得给所有人送礼物。本土化的解释:老不死的该给后辈做奉献,越多越好。自己也觉得好笑,圣诞美女依旧很客气,“欢迎光临”之后,便引导到座位上,然后拿出圣诞特供的菜单,送一块巧克力,那菜单上都是圣诞套餐,咱不合适,单枪匹马的,点了个扬州炒饭拉倒。环顾四周,客人显然比平常多,除了情意绵绵的青春伴侣,就是带着孩子来过把瘾的爹妈。我忽然又觉得可笑,果真改不掉周身的土气,说好听些就是秉性难移,刚发誓要吃一回西餐的,偏偏点菜时又忘记了,到这里来弄一份扬州炒饭充饥。 咖啡馆里播放着圣诞音乐,暖意融融,配着门口那棵闪闪发光的圣诞树,今晚属于年轻人。忽然又想起来,前两天是冬至,有一篇介绍冬至来历及习俗的长帖,除了吃还是吃。首选似乎依旧饺子,过年饺子,上车饺子,看来俺们的金鼎之食就是饺子,跟美国佬吃汉堡包有得一比。不远处是一家星级酒店,大门外那棵圣诞树几乎伸到三楼了,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每年的圣诞自助餐,每人的进场费甚至高达数百,据说依然供不应求。早许多年俺曾经去过,是老板请客,俺进去瞧过热闹,不知是否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前几天在网上看见一个“十博士呼吁抵制圣诞”的帖子,只觉得好笑。名牌院校的名牌博士,脑子一样不妨碍进水。人们图个快乐,总会找些借口,值得那么扯,硬是要扯到民族国家的场面上去么?西方几乎所有国家,大多数城市里都有唐人街,许多国家都把春节什么的列为法定假日,人家咋就不在乎什么民族文化之类的噱头?我们在这里臭骂租界之罪恶,唐人街算租界么?有个歌子唱,没有那什么党就没有新中国,没错。可没有租界能有那什么党么?没有租界能有鲁迅么?不扯那么远,其实如果没有租界连大上海都不会有,圣诞平安夜,不讨论这些。忽然想到,所幸中国没有什么“美人街”、“英人街”、“白人街”、“黑人街”,要是像外国那些唐人街一样,有这些外国人群落聚居之地,恐怕还会闹出义和团来。 博士是些啥?只知道以前茶馆里跑堂的就唤作“博士”,后来就文雅起来,有次接过某先生的名片,上边赫然印着一个什么调研之头衔,特地印个括号里面注明:“相当于博士学位”。据说这“博士”头衔香起来全仰仗孙中山,可有人考证发现孙中山从未获得过任何博士学位。有辩护士辩解道:是英文的“医生”被误译所造成。只是《孙文越飞宣言》的中文版里,孙中山自己写着中文的“孙逸仙博士”的,与翻译无关,大概中国的假文凭从那时就开始有苗头了。 扬州炒饭很快就吃完了,咖啡馆里人们川流不息,都是匆匆填饱肚子又匆匆奔开心之所的,反倒是我这个孤老头在这里赖的时间长些,因为人家去寻开心我没开心可寻。从巨大的玻璃窗望出去,华灯街上,车水马龙。圣诞美女又过来加了一次茶水,我问她,平安夜男朋友不来接出去玩?这女孩有些腼腆,笑了,说另一班人先玩,到11点来接班,她们才能下班。再问一下,咖啡馆夜里要开通宵么?她说,不会,到两三点就打烊,天天如此。 出门开车,街上正开始进入狂欢阶段,不知哪里的高音喇叭已经开始哇啦,只听见一个男声主持人正在问:“大家好!”大约是什么超市前又搭台唱歌了,不时会遇见这类表演。街边的大楼一幢接着一幢,轮廓灯饰把这些高楼点缀得格外雄伟。我总觉得奇怪,所有的楼盘都早已宣布“售罄”,然而几乎所有的窗户都长期不见有过灯光,如今的市民都只买不住了?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奇怪,我们这些老朽看来已经被淘汰,就算努力地“与时俱进”,怕是也进不了多远了。灯火阑珊,有句广州话唤作“游车河”,今晚看来很像,尤其是像俺这样天一黑就极少出门的人,开着车行进在车流里,更是有点新感受。 平安过后是圣诞,明天似乎一切都照旧,该上班的上班,西方文化入侵也就到此为止。 本贴于2006-12-24 21:50:24在乐趣园→娱乐休闲→休闲发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