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楼 作者:ctzz1100


正值下放28周年纪念日之际,邀几位当年共过患难的老知青驱车前往曾经战斗过的“第二故乡”——衡东县岭茶茶场——去看看。

虽然那山已经杂草丛生,那水已经被泥土填平,那房子已经有一半成了湘耒高速公路的路基,另一半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破败不堪,但我们故地重游,站在旧居前,仍禁不住对往事的联翩回忆,最难忘的当数“七号楼”。

所谓“七号楼”,并非真正的楼房,而是一溜13间土洋结合(上面是土砖,下面一米高处是自己烧制的红砖)的平房中的一间。为了垒窝,130多个16、17岁的小伙子、姑娘们不辞辛劳挖泥、托坯、挑煤、烧窑,通宵达旦,终于建成了自己的集体宿舍。

我同伙伴们一样欢天喜地地搬进了七号房,恰好是13间房的正中间。哥儿们为了开辟更为广阔的室内空间,居然别出心裁地在靠窗户的一边搭建了一个小阁楼,4个单铺合并开成了上下两个双人铺,上铺只有不到一米高、二米长、一点五米宽的空间。我们戏称七号房为“七号楼”。

就是这七号楼,她把我们几个性格各异、爱好迥然的同学圈成了室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团结、理解、关心和帮助。直至今日,仍然是亲密的朋友。当时的条件很艰苦,12元的月伙食费,2元钱的零用。我们把零用钱集中起来,计划使用。每月赶集打牙祭一次,每人回城(休假回家)都要带些食品回来,共同分享。我们团结得像兄弟一样,谁有困难,都会伸出帮助之手。但有原则,不偷鸡摸狗,不打架斗殴。

就是这七号楼,她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因为从这里走出去好几个知青干部。他们为人正直,勤劳勇敢,深得人心。他们常在这楼下“宽敞的会议室”里开会,共商工区大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天的工作。人称“七号楼”为“指挥中心”。这当然会令少数人不悦而生嫉妒之心。

也就是这“七号楼”,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傍晚悠闲自得的吹拉弹唱声,夜深人静时伴着昏暗的煤油灯或看书读报,或写日记、随笔的那种有序的文化学习和娱乐氛围更是让人投以钦羡的目光正是这“七号楼”,铸就了我“虽在阁楼上,就是不弯腰”的倔强性格。当时因为我的成分“高”,被列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类。拿当时工区干部的话说,要用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才能“脱胎换骨”。尽管我知道那是无法达到的目标,可我还是忍辱负重,拼死拼活地干,以期得到百分率的提高——180斤一包的大米我一人抱上米仓;最重能挑220斤;最累最脏的活(别人不愿干)我硬着头皮上……

然而在工作之余或休雨工时,我就会做我想干的事情:读书练字、吹拉弹唱、强身健体。通读了当时被视为“禁书”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外国文学作品和气象知识等。后来又开始自学英语。可是,没过多久,被工区领导发现了。于是,便有“走白专道路”、“为个人奋斗”、甚至“里通外国”等政治帽子接踵而至。为了“掩盖”自己自学外语的实情,我用床单围住小阁楼,使学习转入“地下”。一本《国家与革命》放在《基础英语》的上面,听见室外有人走近时就读理论文章,无人时就轻声朗读英语课文。不下雨的日子,我清晨起来,翻过山头,拿出藏在泥土下面的书大声读几遍课文,然后再返回去与大家一起出早工。我这样坚持了近两年!

也正是这七号楼,为我提供了当时可称之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以后坚定不移地走自学之路奠定了基础。使我这个只有小学四年级程度的初中毕业生,完成了由知青到厨工再到中学英语教师的三步跨栏,实现了“中教一级、中教高级、特级教师”的三次飞跃。

如今,七号楼已不复存在了,可她的基础还在,仍在肩负着新的使命,为湘耒高速公路默默地做着新的贡献。她往日的风貌,阁楼上的油灯,成了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她映照着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