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成果的享受怎么也有等级之分? 作者:根源


这几天,刚上了一趟天的两位宇航员,在渡过了两个星期的身体观察期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跑香港和澳门去“与市民同乐”了。在两地,两位宇航员所到之处自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机会见了他们一面、握了他们的手、问过他们问题的普通市民,尤其是那些中小学生,一个个都把幸福写到了脸上。

这些市民为什么在见到宇航员时这么高兴,幸福感来得这么强呢?我的看法是,他们其实是在享受一种免费的“爱国”快感。

自然,在宇航员与港澳两地市民会面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感受到喜悦、兴奋和幸福之感,都会感受到一种“爱国”的快感。但是,相对于见面的市民而言,两位宇航员以及随行的航天部门人员,在为载人飞船上天而努力工作的漫长过程中,其付出是非常非常大的,他们迎来这些欢呼、掌声、鲜花和喝彩都是实至名归的。换言之,他们得到的这些荣誉是沉甸甸的,是他们经过长期辛勤的播种后应有的收获,即使把它算成是一种享受,享受起来也非常夯实。

但是,那些港澳市民的喜悦和幸福,却是来得无比轻飘飘的。他们为载人飞船付出过什么吗?我看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比内地的普通民众还少。在大陆,老百姓只要交了税,都可以认为是为载人飞船作出了贡献的;何况,还有不少的人除了交税之外,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载人飞船的鼎力支持。以网上的广大“爱国青年”们为例,他们义务发表了汗牛充栋的长文短贴,跟那些对载人航天事业持不同意见的人展开过不懈的论战,等等。而港澳两地的那些市民,一分钱税不用上交,平时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关注也少得可怜,从哪点看得出他们为载人飞船上天作出过什么贡献?

然而,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付出得越少的,对这种“爱国”成果的享受权利就越多,诸如能够第一时间亲眼目睹成功归来的宇航员的丰姿并与他们展开“互动”,第一时间参观成功返航的飞船实体,等等。而为载人航天事业或多或少地、自愿或被迫地作过一些贡献和付出的广大内地同胞们,却基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这类“二传手”媒介来间接体会这种“爱国快感”。

这等于在说,内地广大“爱国同胞”们精心培育的“爱国硕果”中,最大最熟的总是被摘走,让那些基本没怎么浇过水、施过肥的港澳同胞去优先享受。这大概不能说这不是一件怪异的事吧?

如果说宇航员人数、时间、精力俱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亲自把这种“爱国快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这当然可以理解,但怎么说这都应该有个“(见面的)概率(基本)相等”作为大体的原则吧?但这显然又不符合,因为在内地普通民众能够亲眼见到宇航员一面的概率基本为零,而在香港、澳门,宇航员们是专程跑过去等着别人见的,只要你愿意去见,那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无论是港澳的还是内地的,我相信他们对这种“爱国”成果的享受欲望不会太强烈,知道一下也就过去了。尤其是内地这些为生活而奔忙的芸芸众生,更关注的大概还是自己的工资会不会被拖欠,收成会不会减少,房子会不会被拆迁,儿女上不上得起学,看个病得花多少钱,等等等等。

但是那些网上的“爱国青年”,对“爱国”成果的享受欲望,恐怕就来得比较强烈了。而且这个群体一向标榜自己关注“公平”,对于“爱国”成果的享受待遇,我估计他们也会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如果大家全都没机会享受“与载人飞船宇航员零距离接触”的“爱国快感”,那倒也就罢了;但是如果这种“爱国快感”的高潮部分总是让别人,尤其总是让那些看上去“更没资格”的人去优先享受,而他们自己却总是只能在低潮部分寻找感觉的话,那么我不知道他们将怎样去找回心理上的平衡——只要他们不至于“高尚”到自己安慰自己说,这种“爱国”成果的高潮部分自己本身就不配享受。

说到底,还是这种“爱国”成果的享受在资源配置上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而是以功利的角度去分配的。把最好的享受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恐怕就是这种“爱国享受”的资源配置原则吧?

另一方面,短期而言,这样的“爱国享受”配置法确实能够达到一些效果,但要是从长远来看,恐怕也不得不面对“边际效应递减”的现实。比如,今年宇航员在香港的轰动效应,感觉明显比去年差了,媒体的关注也没那么强烈了。两位宇航员在香港呆了几天,但我看香港的晚间电视新闻,除了头一天还花了较长时间进行报道之外,之后报道时间都不太长,最后那天相关新闻干脆都挤到最后边去了。

唉,我有时也在想,这些“爱国”成果的优先享受权利,要是能够犒赏给广大“爱国青年”,激励他们今后更加忘我地为“爱国”而“爱国”,并迅速进化成死心塌地地为“爱目前把持着国家的”而“爱国”,那该有多好啊!

 

本贴于2005-12-01 21:33:25在乐趣园→海阔天空→华夏知青论坛发表.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