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生活到艺术——看《兵临城下》 作者:忘言



    这部片子,很久以前朋友就曾经推荐给我,但因为我一向不大喜欢战争片,所以没看。这一次之所以想起来,是因为另外一个巧合:
    此次去韩国,为了打发孤灯逆旅,随手带了一本关于二战的书,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本中,意外地看到了这部片子的原型,因此引起了我看片子的兴趣,并且有了机会,把素材和艺术成品做一个比较。
    先介绍一下原始素材:片中华斯理的原型名叫扎伊采夫,和片中一样,是个牧民之子,在狩猎放牧中练就了神射手。他于1942年9月20日来到斯大林格勒,十天内击毙四十名德军军官。为此,德国人从德国调来了党卫军上校托尔瓦尔德,一位柏林附近狙击手学校的射击指导。从这一刻起,两位狙击大师开始了狩猎的游戏。这游戏很短,只有短短三天。托尔瓦尔德很快发现了扎伊采夫的两位助手(亦是他的徒弟),击毙了他们,但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第三天,扎伊采夫和助手进入战位,他的助手慢慢地举起了钢盔,托尔瓦尔德开枪射击。助手故意发出了惨叫,似乎中了枪弹。托尔瓦尔德起身观察,被扎伊采夫一枪命中眉心。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扎伊采夫共击毙242名德军,而他损失的,是他的视力:一片炮弹的碎片溅中了他,使他双目失明--一名枪手没了视力,冥冥中,似乎这是上帝的报应。
    这天生就该是一部商业片的素材。但在从素材到成品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出什么地方改变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加上了爱情。
    爱情对于一部商业片不可缺少。但在这部片子中爱情并不仅仅是佐料。因为爱情,才牵出了剧中另外一个主人公:那位始终与华斯理命运纠缠在一起的政委(丹尼洛夫?)。他缔造了华斯理,异化了华斯理,嫉妒着华斯理,最后却在爱情上败给了华斯理。当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后,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华斯理,也完成了一个复杂人性的最后升华。如果没有这个政委,华斯理的故事,特别最后他和上校的对决是多么的苍白!
    其次,创作者对华斯理和上校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洞烛悉微的分析和梳理。这两位狙击大师,因为较量走到了一起,从互相不服气到互相钦佩,最后发展到惺惺相惜,英雄识英雄。他们对对方是那样的知根知底,是那样的渴慕、思念,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简直是一对情人。看看当德军宣传华斯理已经死亡的消息时上校的反映:“他不会死。因为我没打死他。”在上校看来,一个英雄,只配死在英雄的枪下,别的枪弹不配伤害英雄的生命。最后,上校以为杀死了华斯理,轻率地走出了掩体,却发现华斯理的枪口就正对着他。在这一刻里,上校面色平静,轻轻地摘下了自己的军帽--死在华斯理的枪下,他死而无憾了。写到这儿,我突然发现,其实上校并不是因为轻率走出掩体的。依上校一惯的作风,他怎么会如此轻易地相信自己就杀死了华斯理?我们不要忘了,在此前一天,他的上司违背他的意愿,不相信他关于华斯理还活着的说法,坚持让他离开,而他是坚持在走前来和华斯理对决的。也许,在潜意识中,上校希望用华斯理的枪弹,结束自己的一生,正如巴顿所说:一个真正的军人,应该死于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颗子弹下--在此世上,还有谁配杀死上校?离开斯大林格勒,也就离开了光荣的死亡,因此上校在华斯理的枪口下走出了掩体,用华斯理的子弹,给自己创造最大的光荣。
    这两位大师的对决,是如何分出胜负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觉得他们暗合了中国古老的哲学:以下处上,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相持一旦形成,华斯理始终处于劣势,有几回被逼到狼狈的地步。而他自己,也始终认为自己不是上校的对手,甘居下风。而上校是何等的英雄盖世!何等的自信自负!在全片中,我们从来不曾看到上校失态,失手,失策,尽管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上校始终表现出一个纯种德国贵族的优雅和教养。但他的最终失败,也就因为这始终的居高临下,造成了他的判断失误,轻易地,把自己暴露给了藏在暗处的华斯理。他从来也想不到,战争、政治、爱情、背叛和友谊,已经把这个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锻炼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男人。
    但上校真正失败了吗?如前所说,华斯理的子弹,成就了一位近乎完美无缺的英雄,留下生活中的扎伊采夫,受着失明的煎熬,尽管在影片中,很拙劣地留下了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尾巴。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