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粽子和南方粽子 作者:大仙鹤


今天是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粽子是今天都要食用的美味,如果自己懒得动手去做,也要到街市上买回几个来品尝一番。当吃着这飘散出苇叶清香的粽子时,总会想起小时候母亲包的粽子。

母亲是南方人,来到北方工作后,自然也就入乡随俗学会了做北方的饭食。母亲的手很巧,模糊的记得开始时母亲不会包粽子,到邻居家做了一次短暂的访问,回来后就象模象样的包起粽子来了。北方的粽子是用苇叶包的,要选择宽大的才好用,宽一些的三片苇叶就能包一个粽子,窄一些的则需要四片,采集苇叶的任务多是我去完成的,辽河流域湿地里那时候长着大片的芦苇,苇叶又宽又大很适合用来包粽子。包粽子的米用糯米或大黄米,大黄米样子和小米差不多但粒稍大一些,和糯米一样也是粘性很强的,有时还要在里面放上一个红枣,可吃的时候要吐核,就是因为这样我从小就不喜欢吃有枣的粽子。包的时候苇叶要用开水烫过,米要预先浸泡好,把苇叶从一边卷成漏斗状,在里面装上米再把苇叶剩余部分盖在这个漏斗口上捆扎牢,一个四角锥形外表葱绿的粽子就包成了。用什么来捆扎粽子是很有讲究的,最好的材料是马莲,是一种在路边常见的多年生植物,开的花是蓝色的非常好看,它的叶子细长而且韧性很强,想拉断它要费很大的力气。找不到马莲时稻草也可以代替,但那要影响粽子的形象了。当粽子煮熟端到桌上时,屋子里就充满了糯米和苇叶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的诱人的清香,吃粽子时品味的就是这种自然的清香啊。

由于母亲的影响,我对南方的食品自然有一些偏爱,南方的粽子美味,是在下乡后的第三个年头,到广州看望外婆时领略到的。那是在九大开过以后武斗已经平息了,铁路客运基本正常了,但更重要原因是厌倦了乡下那单调乏味的日子,再就是那年村里分配,知青们除了口粮外每人还得到了几十元的现金,可以让我支付去广州的路费了。这是我幼年随父母离开广州后回来度过的一段较长的时日,更让我高兴的是见到了儿时的玩伴国基,他也是从下乡的地方跑回来的。国基比我大四、五岁,下乡时应该是上高中了,而我下乡时只上过一年初中,初中二、三年级都"停课闹革命"了,所以也算是初中毕业。国基很聪明,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会自己装收音机,也许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吧,听说他在回城后不久突发脑溢血,就这样去了。若是现在他健在的话,也可能会象大石头兄那样玩自己的服务器了。白天他忙他的事情,晚上我就到他那里在收音机旁听香港的广播。我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几个兄弟姐妹中我和她的感情最深,她也最疼爱我,我到广州看望外婆,她自然是喜欢得了不得。外婆是大脚,很会安排生活的,对起居饮食都很在意,这可能就是她能活到九十多岁的原因吧。每天外婆都要给我弄些好吃的把我当成小孩子,我也乐得这样,一天外婆从外面买回几个怪怪的东西,对我说是粽子,它不是用苇叶包的,也不是我所熟悉的四角锥形,而是象个小枕头的样子。吃饭的时候才真正的体会到南方粽子与众不同的风味,粽子是用荷叶包的,那香味和苇叶相比自是另一番天地,内容就更加丰富了,除了糯米以外还有各种豆沙、猪肉等馅料,口味也有咸鲜和清淡等的不同,由于它好吃也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外婆只吃了一个,剩下的四、五个全让我装进了肚子里。后来才逐渐知道,在广东很多东西都能往粽子里包的,比如咸蛋,好象鱼也可以,这不,中午在收音机里又听到广州人今年又把鱼翅、鲍鱼这些名贵海味包进粽子,卖出几百元一个的天价!但我最想吃的还是广州的肉馅的粽子。

由端午节的粽子,联想起许多陈年往事,信马由缰的敲打出上面的文字。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