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汉末知青诸葛亮
作者:伊乌恩弗安
|
|||||
东汉末年,是个群雄纷争的乱世之秋。在不少血雨腥风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北方的曹操倚借“天时”,挟天子令诸侯而“道寡”;东吴的孙权占着“地利”,凭依江南才俊和富庶而“称孤”;原本以打草鞋卖钱谋生度日的刘备,居然也以“复兴汉室”为号召,进据西蜀为帝。 刘备成气候,自然离不开关、张等哥们将士用命,但最得力于辅助他的诸葛亮,这是有史所记的。虽然一起事刘备便以汉室宗族自居,称自己是中山王刘靖之后,汉献帝之叔,实际上却势力最为单薄。初时仅有“桃园结义”的难兄难弟关羽、张飞追随左右,加上简夫人娘家的族党,和后来的常山赵子龙等,人马少得可怜,要和兵多将广的曹操、孙权争高下谈何容易。尽管刘备心计过人,还有早年在家打草鞋时,成天妄想得来的诸多心得、于纷争中谋算也不无裨益。但单靠这些,显然还不足以运筹帷幄,调度三军。未遇诸葛亮前的刘备,经营何其惨淡,十战九不胜,还每每陷入进、退失据两难境地,这便是他资质两缺的例证。 刘备也深知自己心气有余、力所不逮的原因是缺高人相辅。故而一当闻知有“得一人,即可得天下”,人称的“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在时,不啻是迷失绝望中突然间看到了指路的救命明灯,于是也就有了“三顾茅庐”等故事。天道酢勤,上天从来不负殷殷苦心。几番周折,到底让刘备如愿以偿,双双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绝世高人做军师。 庞统未寿,历史没给他多少表现才能的机会,因而“凤雏”先生会给刘备何等样的帮助,终于不得而知。但“卧龙”先生诸葛亮,毕其一生为成就刘备的帝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正史、野史均在在所记。 其实,刘备之于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是用着心计的。从最初的“三顾茅庐”,到后来施与的种种小仁小义,再到临终的白帝城托孤,实在谈不上是真正的推心置腹,无非笼络诸葛亮为他出力效命的手段而矣。 感恩于刘备的“三顾”,诸葛亮放弃了不入的初衷,而自隆中出山。当时大约也就是30岁上下,与我辈“老三届”中直到1977年尚列名“知青”之册,趁恢复大学高考才有机会报考的高66级生,年龄大小差不多,算是知识青年。他本在隆中,按今天的叫法,应叫做隆中知青才对。 初出山的知青诸葛亮,骤然进入上层建筑是个啥样,已难查考。想来,其情形很难说就一定比刚从广阔天地中调出来的我辈知青成熟到那里去。说不定也有过“书生老去,机会方来”的些许感慨,甚至还可能有过踌躇满志而情不自禁、溢于言表的时候。只要他不是神,那人所可能犯的毛病,他也就有犯的可能。 出山后的诸葛亮,他从此便为刘氏父子禅精竭虑,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为刘备所用,于中国历史,于诸葛亮个人都说不上是幸事。诚然,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有真才实学的精英人物,并为刘备的帝业效尽全力。但限于历史发展的大势,他的数次北伐竟无咫尺之功,复兴刘汉最终也成泡影。假若他只是一般人,并不是一个能审时度势又满腹经世才学的智者,他的一生作为虽未成功,总可用“不枉平生抱负,到底试了一番身手”以自慰。而历史,也不会受平平的智能所影响。如果真的这样,于诸葛亮个人,于中国历史何尝不是好事?不幸的是,诸葛亮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能洞悉时事大局,知晓历史发展大趋势,且才智能力足以影响历史的政治军事家。还在隆中做“知青”,未出山给刘备做军师时,便已知刘汉天下大势已去,不可复兴。可仅仅为报刘备“三顾”之恩,不惜逆“天命”行事,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胜而战之的情况下,始终无懈怠地竭尽毕生精力和非凡智能为刘家父子效力。于个人,枉负了本可济世的壮志才学;于历史,徒增了许多纷乱苍夷的岁月,还可能因此延缓了“久分必合”的历史进程。这正是对历史和对诸葛亮个人,都不能视之为幸事的原因所在。 历史烟云是很迷濛的,越是抵近越难见其本来面目,历史最好让后来者评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