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远方的朋友,少时的回忆 作者:墨香


我不想把忧伤带给别人,我要把心中美好的歌送给你,我的朋友们。

 

在网上看见相同年龄的人回忆当年也就是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情景,不由得历历再现。

 

记得还在初一下了,学校里已经不上课了,高中毕业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放下了书,投身到火热的革命之中。其热情之高,干劲之大,现在人是不会想像得到的。不过,做股票和上网的痴迷程度可以相比,不吃不喝都可以。革命嘛,“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整天的豪言壮语,整面墙的大字报铺天盖地,革命热情高涨的发晕。在这种环境中,再没有血气的人也会感染,就象当年父辈的打日本,打老蒋,争先孔后的当红卫兵,生怕说自己不革命。想起来悲哀呀,青春的热情,热血沸腾,在毛主席的《我的第一张大字报》的支持下,接见红卫兵,就在全国开始了。大串连,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是我们的最大心愿,最光荣的事情,最傲的。当时一个班就选2-3个代表,代表要选家庭出生最苦的,最革命的,老红军的,等等……就是不会有我想的。

 

那时我多想要一套旧军装穿穿,洗得发白,资格就越老。那么你就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一样娇狠。可是这些与我无缘。

 

几个同学也想出去串连,当然最好是去北京的。于是乎我们当中这一些一般的子弟,人也挺好的几个小丫头片子凑在一起,七弄八弄的搞了张介绍信,去了火车站,开始了我们自己的串联。

 

好像一起有七八人吧,清一色的女孩子,年龄就是13-14岁。就那么简单说好了几点集合,去了汉阳火车站。也是这样的秋天,对,已是深秋了,想起来了10月底。每人都准备了一床被子,二人合盖。再带了一点换洗衣服,打了一个很正规的军用背包,神气地往身上一背,家里给了20元钱(可能是20元,好像又没有)就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好豪迈的革命的激情,心里得意。还搞了红卫兵袖章每人一个,不是学校组织发的,自己搞的,带上了没人欺负的,出发了。

 

汉阳火车站不大,平时上火车不是汉口,就是武昌,谁去过汉阳呀。可能那时人多,加之管理有序,红卫兵串联是大事,没有搞的不好的。我们才不管那些,跟着潮流走就是了。

 

一群丫头到齐了,找到了去青岛的队伍。忘了,介绍信是去青岛的,北京不让进,排队等待。黑压压的人群,多而有序。就那样把背包放在地上,人坐在上面,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快活的像麻雀。天黑了,有了点凉意。尤过来了说:“歌,我们去北京吧。”我睁大了眼睛,傻乎乎地问:“不是青岛吗?”尤和蕾笑了,说:“可以去北京了!”“真的!”拿起背包挪到了去北京的队伍后面。天好黑了,什么时候能进站呀,没有人回答,等吧。就在要打瞌睡的时候,前面的人群骚动了,我们也站起身,打听着,是不是可以进站了。是的,是的,如滚滚的闷雷,轰轰地低鸣,人群动起了,兴奋了,青春的河流动了。

 

随着人流,好不容易流到了火车跟前。月台上都是人,其实现在想起来都是些孩子,半大不小的男孩与自以为大的女孩。找到了自己要去的车厢,挤吧。推推搡搡,你挤我挤,就是挤不进车门口,几次随着拥挤到了门口的边,又被挤出了。小伙伴们高叫着,怕挤掉了。我的人几次都脱离了地面被人夹着,涌来涌去。有些大点的男生看见我们几个,就和尤说,你们别挤了,从窗子里进,我们帮你们。好呀好呀,只要能进火车,能去北京,管他的,哪进都行。背包被接进去了,人也要接进去呀!好高的窗户,么样爬呀?带着疑问?尤先爬,她长得高些,长腿一搭,加上上面的人在拽,低下的人在顶,搬脚搬腿的,把屁股往上一抽,人就掉进去了。我们如法炮制,嘿!全进去了。数了数人,不差。可不能在一起,又慌了,大呼小叫的,好不容易才挤再了一起,心刚放下。火车启动了,载走了一车的青春,一车的纯情,一车的火热朝北驶去,去我们心中的圣地北京。

 

火车上好挤呀,找不着位子坐。我们几个又矮,我觉得气都有点接不上。看看周围,一个椅子上挤了四五个,椅子背上也站着人,行李架上也有人躺着。实在是站不住了,往下一蹲坐一下再说。这一坐不打紧,再一看,怎么?椅子下睡的都是人。我们也不管了,都这样坐下了,相安无事。晃晃荡荡地安静了,你挤我,我挨你,头挨肩,互相扒着,一群喧闹的小鸟安静了。火车像摇窝,把我们全都摇进了梦乡。做着进北京的梦呢!

 

三十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同学们聚在一起时,说起去北京的经历,好笑不已。再问是谁想的点子,去青岛改成了去北京?蕾说,是她和尤一起改的,她怕。尤说不要紧,不说就是了。尤执的笔,亲自改过。呵呵,居然没有查出来。哈哈,哈哈!秘密保了三十多年!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