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离死别——记别拉红河惨案 作者:武殿生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往事的回忆,多少给人一种惆怅感觉。三十年了, 别拉红河的那场惨案我至今记忆犹新。

 

1969年“五一”节来临的时候,连队召开会议,研究怎样过一个革命化的劳动节,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呢?通过讨论研究,连领导决定,搞一次义务劳动,上山伐木头,拉回来盖房子,再采点野菜,打点野味改善一下生活。430清晨,拖拉机拉着我们,大家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奔向伐木点(没想到有的人从此踏上了不归路)。

 

经过两小时的行程,到了目的地,我们分成几组伐木,采野菜,拖拉机出外(树林)打野物。中午时分,各项工作都已完成,人们开始休息,吃饭.因带去的干粮有限,还有几个人没吃饭,灾难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下午2点左右,车长施国栋回来说:“拖拉机陷在离这不远的沼泽地了”。怎么办?一下子大家都紧张起来。指导员站和柱,连长秦吉庆当机立断,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一声令下,几个人带上伐木工具,出了伐木点直奔机车。

 

那天的天气非常好,一望无际的荒原使人 心旷神怡,老远就看见了拖拉机的影子。一股冲天干劲,以及对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催使着我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拖拉机出事的地方。我们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子,快步冲到出事地点。

 

当时虽然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可是北大荒到了下午温度还是很低的。可谁也不知道我们所走的路就是后来被人们谈虎色变的别拉洪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沼泽漂伐甸子。表面上一走一冒烟,可是当你实打实踩下去,水已到了膝盖上边,而且四周还跟着动,象腾云驾雾一般。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胆大包天,居然让人拉着手往下沉(冬天漂伐垫子冻裂的缝)沉到脖子处,脚下还没踩到底。我们刚刚抬完木头,走的又急,一身的汗还没消下去,还有几个人没吃上饭。踏上这样的路,可想而知是多么危险。那时,要不是有北大荒开拓者的精神,要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俗语说;看山累死马;是说看起来不远的地方,走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还是一片蔚蓝的天空,转眼已是乌云密布,小雨浠淅沥沥地下起来了。天渐渐黑下来,路越走越难。等我们走到机车前,天完全黑了。连长,指导员和我们简单商量一下,决定返回驻地,明天白天再来抢救。可是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劳累,体力消耗很大,个别人 已经走不动了。这时,指导员意识到当时情况很差,也非常危险。他认真地说:“你们慢慢走,我快点走,先回去找车来接你们”。谁知这竟是指导员最后的一句话,他这一走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指导员走了。我们也踏上返回的路,我和秦连长走在后边压阵(当时我是排长),看谁走不动就帮谁一把。天太黑了,辩不准方向,十几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后来我累得一步也不想走了,真想找个地方躺下来睡一觉,歇歇腿脚(当时我们走的路是别拉洪河相对岸的一个斜线)。可是我们都清楚,这个时候谁停下来,就再也走不出沼泽地了。

 

夜深了,雨又下起来,身上的一点暖意,又被雨浇没了,饥饿和劳累使我们走的速度很慢。李际平(我们排的65年下乡的北京支边青年,外号阿尔巴尼亚,20岁)已经累的走不动了。就对我说“你们先走吧,我自己慢慢走,你们快点叫车来接我”。可是,对同志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根本就不可能我自己先走。当时我连背带拉地扶着他继续前进。走了一段,就听李际平吃力地说:“小武子,你先走吧,我实在走不动了,我不行了,不能为了我把你也扔下,不值得!”我听了这话,心里更加难受。也不知是哪来的力气,又把他背了起来,边走边对他说:“你看,天多黑呀,你听,野鸭子,黑鱼叫的多好听”。就这样边走边说,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喊了声,“阿尔巴尼亚,”他没吱声。我心里急了,把他抱过来大声喊:“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可他再没有回答我,我当时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拼命地喊,空旷的田野也响起我的回声:“李际平,你不能死,我一定要把你背回去,咱们一起回去,咱们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呢”。可是无论我怎样喊叫,李际平再也没有回答,他已经离我而去了----

 

李际平,20岁的年华,就这样献给了北大荒,献给了正在开发建设的六十团,他的遗骨永远埋在那无边的大荒原里。在那次事件中,还有五位战友不幸殉难。天亮了,我终于走了出来,死里逃生。

 

逝水流年,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悲伤的时刻,泪水就止不住流下来,而今,我们早已返回故乡,该有的几乎都有了。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把热血和青春洒在三江平原的知青们,永远记念三十年前在别拉红河的那场生离死别。

 

 

这是黑龙江建设兵团六师六十团加工连纪念建制30周年大会的回忆文章

详见 http://ocean90.home.chinaren.com/

电子邮件:lagoon1@163.net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