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连续剧《汉武帝》简介 作者:虫二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个非凡的高峰,所以我们才至今将自己称之为汉族人。而汉朝的高峰无疑是汉武帝在位的时期,他开拓疆土,交通西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倡导教育,创设乐府;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他在位的五十五年间,不但将汉经营成了一个强大的封建大一统帝国,而且也犯下了数不清的错误。他是一个以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著称于史册的伟大君主,又是一个刚愎自用、荒淫无耻,给后世帝王留下许多坏榜样的典型人物。史家历来将秦皇、汉武并称,确实是对汉武帝最为公正准确的评价。这样一个血肉丰满、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却因为两千年来从未出现过以他为主角的大型文艺作品,而渐渐不为现代中国人所熟知。这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或许可以略为弥补这一遗憾。

这是一部二十四集的电视连续剧。因汉武帝在位的时间很长(五十五年),若记流水账,必会导致结构松散,所以采用了一种较特殊的结构方式,即将全剧分成五个单元“卷”。每卷时间相对集中,事件也相对集中,卷与卷之间既有连续性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每一卷都可视为独立成章的一部戏,自有其启承转合、跌宕起伏,并且有单独的名称;而同时又有一条贯串线索作为全剧的纲与魂,那就是汉武帝“多欲”的性格,这既驱使他追求文治武功,表现出雄才大略的一面,又促使他滥杀臣下、穷奢极欲,充分表现出荒淫无耻的另一面。

这是一部严肃的历史正剧,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有史可考。但这又是一部文艺作品,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有必要对史料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筛选,然后决定取舍。另外还要用大胆的想象与虚构去填充情节中间的空白。编导者追求的是历史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非史料的真实,为此,他们既把《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作为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又不排除参考《前汉演义》乃至于各种野史。他们力求把历史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

电视连续剧《汉武帝》由湖南电视台摄制。编剧孙卓、盛和煜,导演陈家林。孙卓是第五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是《走向远方》;盛和煜曾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其代表作是湘剧《山鬼》;陈家林是我国著名影视导演艺术家,作品有电影《末代皇后》、《谭嗣同》,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唐明皇》、《武则天》等,并多次获得各种国家级奖项。此剧由著名影星周里京担纲主演,届时观众将看到这位擅长扮演现代人物的硬派小生,是如何来演绎两千年前那刚愎自用的大皇帝的。其他主要演员还有观众熟悉的于小慧、师小红、于惠、郑爽、普超英等。《汉武帝》巳于96年8月完成前期拍摄,进入编辑阶段,96年底同时向国内和海外发行。


故事梗概

卷一:《金屋谣》

汉景帝刘启平定吴楚七王之乱后,后宫又生是非,原因是薄皇后不生育,遭景帝忌恨,决意废后。而后位空缺,立即引发了一场争斗。栗姬所生的刘荣系景帝长子,被立为太子,栗姬欲借儿子的身份为自己正名,夺取后位。但她却得罪了另一位权势炙手可热的女人景帝的亲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年方十二,长公主却巳下定决心要让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她向栗姬提出,要将阿娇许配太子刘荣,不料竟遭拒绝。骄狂的长公主一怒之下,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景帝的另一位宠妃王美人,即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的生母,她的身世颇为奇特:早年王美人进宫之前,在民间已嫁给金王孙为妻,并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俗女。因夫家贫苦,王美人听信术士之言,认定自己当生天子,母仪天下,于是抛弃前夫女儿,冒充处女进宫,做了景帝之妃。这时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已经六岁,被封为胶东王。

长公主为报复栗姬,与王美人私定儿女婚约,意欲废刘荣,另立刘彻为太子,则日后阿娇自可登上皇后宝座。栗姬觉察此阴谋,并侦知王美人在民间遗有前夫女儿,于是暗暗差人将金王孙引进京城,藏在客栈之中,以寻机向景帝告发。然而景帝因栗姬嫉妒成性,巳与她疏远,连太子刘荣也渐失宠。栗姬寻不到接近景帝的机会,心急如焚,急迫中转向窦太后告发此事。窦太后是景帝和长公主的生母,虽双目失明,却颇工心计。窦太后先是认为事关重大,不可让王美人这样的欺君妇人窃占后位,准备查明此事后再报景帝;后因为发现自己的女儿长公主卷入其事,投鼠忌器而罢手。

而此时,王美人和长公主正领着刘彻和阿娇,在景帝面前演出一场事先排练好的闹剧:刘彻当着父亲的面,说将来要娶阿娇,并将做金屋藏之于内。景帝被逗得哈哈大笑,答应下这门亲事。这便是典故“金屋藏娇”的来历。与此同时,住在客栈的金王孙巳被王美人授意长公主偷偷捕去。栗姬失去凭据,知大势巳去,一气之下暴病而亡。王美人来到长公主家,亲手用药酒毒杀了前夫金王孙。景帝废去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王美人终于当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长公主也遂了心愿,使阿娇成为了太子妃。小刘彻就这样从胶东王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卷二:《长门赋》

景帝驾崩,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

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不甘寂寞的君主。他重用窦太皇太后之侄魏其侯窦婴和王太后同母异父弟武安侯田鼢,下诏要各郡国举荐贤良方正之士。有大儒董仲舒等入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深为赞赏。不料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素好道家黄老无为之术,厌恶儒生,加上她仍一直对武帝生母王太后耿耿于怀,于是借题发挥,罢免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鼢,逼死了御史大夫赵绾和中郎令王臧,赶走了董仲舒,并狠狠地训斥了年轻的武帝。王太后劝武帝隐忍一时,暂寄情于声色犬马,以待羽毛丰满。

武帝在近臣韩嫣的陪伴下射猎,收了牧羊奴卫青,又在姐姐平阳公主家见到了卫青之姐,能歌善舞的女奴卫子夫。平阳公主迎和武帝,将卫子夫送给了他。不料武帝带卫子夫回宫时被陈皇后(阿娇)撞见,一时醋意大发,闹得不可开交,武帝只好立誓不见卫子夫。

才子司马相如入朝,为武帝写下洋洋洒洒的《上林赋》。武帝又从韩嫣口中得知母亲王太后在民间遗下一个女儿,于是率人前往,将同母异父姐姐俗女接进宫来。王太后与俗女相见,母女抱头痛哭,同时却也埋下了怨韩嫣多事的恨意。窦太皇太后巳经卧病不起,听说俗女进宫怒不可遏,认为有损皇家尊严,欲差人捕杀俗女全家。窦太主(长公主)反将此事告知武帝与王太后,以此换取他们对渐已失宠的阿娇的关照。韩嫣又发现寡居的窦太主与自己家中的男仆董偃私通,武帝乃突然夜访窦太主府,说破姑母隐私。窦太主惶恐至极,从此不敢公开干涉武帝和王太后的私事。

武帝重新亲近卫子夫。著名的滑稽之士东方朔来到武帝身边。武帝与卫子夫、韩嫣饮酒作乐,韩嫣男扮女装为武帝舞蹈,却被王太后撞见。王太后怒斥韩嫣惑乱君主之心。董偃夜访韩嫣,说动他暗中助阿娇挽回武帝的宠爱。韩嫣与阿娇商议后,以千金之价说动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用优美哀怨的文辞打动了武帝的心。恰因此时卫子夫怀孕不能侍寝,武帝于是前往长门宫与阿娇重修旧好,这就是典故“千金买赋”的来历。

谁知太主和阿娇并不满足于这种局面,暗中派董偃寻来一个女巫楚服,在长门宫中施法,为阿娇固宠却情敌。卫子夫孕中生病,武帝疑惑有人以巫蛊诅咒卫子夫,派韩嫣巡查各宫,又派卫青去传东方朔来掐算。韩嫣恐阿娇招女巫之事败露,绑架了卫青,却被卫青的同伴公孙敖所救。武帝闻报大怒,废阿娇,杀韩嫣。正在此时,传来窦太皇太后死去的消息,武帝大笑,说从此可以自主了。

阿娇忧病,死于长门宫。窦太主和董偃也先后病死。而卫子夫则为武帝生下第一个女儿——卫长公主。


卷三:《封禅书》

窦太皇太后死后,武帝有意重新启用窦婴和田鼢,但究竟用谁为相,却又与王太后发生矛盾。窦婴是已死的窦太皇太后的侄儿,加上过于耿直,素不为王太后所悦,而田鼢乃是王太后的异父弟弟,王太后当然主张任用田鼢作丞相。而武帝却看重窦婴的为人,一时难以决断。

此时匈奴入侵,田鼢的党羽大将王恢献计在马邑设埋伏,伏击匈奴单于。窦婴为了大局,不计前嫌推荐田鼢为帅,率三军出征。不料田鼢怕失利获罪,装病不接帅印。武帝焦躁,命王恢统辖五位将军出征。匈奴中计,奔马邑而来,却又及时发现牛羊遍地,没有一个放牧的人。单于率军退走,王恢等无功而返。

为了掩饰田鼢的罪责,王太后教武帝杀了王恢,又任用田鼢为相,以表示皇帝即使做错了,也绝不允许臣下议论。武帝违心地用了田鼢做了丞相,并赐令田鼢与燕王之女婚配。田鼢踌躇满志,大宴宾客。窦婴与自己的好友大将灌夫前往祝贺,却在席间受到冷遇。灌夫性情暴躁,在酒席上破口大骂,被田鼢以对太后诏令不敬的罪名逮捕。窦婴田鼢在武帝面前进行廷辩,王太后干预,终于将窦婴下狱治罪。窦婴为了自救,找出先帝遗诏,上面写明因窦婴在平定七王之乱时立有大功。即使犯罪也可免死。田鼢与御史张汤设计毁掉了内廷文库中存档的遗诏副本,诬陷窦婴伪造遗诏。王太后逼迫武帝杀了窦婴。

武帝对于处处受太后掣肘,违心办事怒火满腔,乃用言语恐吓田鼢。田鼢精神错乱,只觉得窦婴灌夫的鬼魂日夜纠缠。武帝又派张汤前往,说破田鼢曾与淮南王议论立储之事,这乃是大逆不道应诛灭九族的大罪。田鼢终于被吓死。

王太后因弟弟之死悲伤病倒,临死前对武帝表达了恨爱掺半的复杂的母子情感。恰在王太后咽气时、卫子夫生下了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刘据。武帝封卫子夫为皇后,立刘据为太子,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恰有主父偃献宝鼎,百官都说应当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祭告天地。

武帝想启用当年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为相,派人专程迎接董仲舒进京。主父偃盗取董仲舒所写的“灾异记”呈献武帝,武帝才明白董仲舒的本意不仅仅在于强调君权神授,也还有以天灾喻人祸,牵制君王不可胡作非为的另一面。武帝大不高兴,不用董仲舒,而启用很会看皇帝脸色行事的公孙弘做了丞相。

匈奴遣使前来挑衅,武帝派卫青率五十万大军出击匈奴。与此同时,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牵制匈奴侧翼。卫青与外甥霍去病与匈奴血战,大获全胜,而率领另一路人马的老将李广却因迷路延误军期,而自杀身亡。武帝封赏了卫青霍去病,并将寡居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了从前的牧羊奴卫青。在庆贺的家宴上,武帝的女儿小卫长公主向表哥霍去病表达了爱慕之情。

张骞率领西域各国使节前来朝拜武帝,武帝看到了许多异邦的稀奇之物,也向西域使节充分展示了汉朝的强大和富有。武帝与群臣商议,决意封禅泰山。

武帝亲率骑兵十八万出长城,北巡边陲,威震匈奴,然后登泰山祭告天地。这次盛大的庆典象征着西汉王朝登上了极盛的顶峰。


卷四:《天马歌》

霍去病与卫青兵分两路,再次出击匈奴。大军出征前,卫子夫率女眷们设路饯为将士们送行,卫长公主与霍去病洒泪而别,霍去病答应凯旋后与公主完婚。为了筹集出征大军所需粮饷,武帝一方面准张汤所奏,行“杨可告缗”之法,在民间大肆抄没逃税者的家产,另一方面启用桑弘羊为大司农,推行均输、平准二法,以开辟新的财源。

霍去病率军越过大沙漠,收降匈奴浑邪王。但他不幸中了暗箭,在归途中因伤重而死。卫长公主痛不欲生。武帝将霍去病葬在自己的陵墓之侧,在墓前立马踏匈奴石像以为纪念。

民间有一个擅长音律之人名叫李延年,他的弟弟李广利是个身无一技之长的市井无赖,兄弟二人无以为生,靠唯一的妹妹卖淫糊口。李氏兄妹三人听信了术士奕大之言,开始实施进入宫廷猎取富贵的计划。首先是李年延自施宫刑,请主父偃和东方朔推荐,做了武帝的乐臣;继而李延年借为武帝唱曲的机会,将自己做娼妓的妹妹送到了武帝身边,被封为李夫人。武帝宠爱李夫人,李延年、李广利兄弟都因此得官;接着李氏三兄妹设计将奕大引进了宫廷。武帝被奕大迷惑,一连封了他五个将军名号,并将亲生女儿卫长公主许配奕大为妻。卫长公主先是思念霍去病,不答应这门婚事,后来却因听信奕大能够为霍去病招魂的许诺,改变了主意。奕大让卫长公主吃下迷魂药、使她从此精神错乱了。

武帝听说西域大宛国出产“天马”,又听信奕大所说天马可达神仙住处的谎言,执意发兵征讨大宛以夺取天马。卫青谏阻,被武帝怒而逐出宫廷。武帝按奕大所说,用李广利为将,发兵远征大宛,却不料李广利兵败逃回玉门关。武帝大怒,严令敢擅进玉门关一步者斩。武帝再次调集大军,增授李广利,定要夺来天马,以维护大汉朝的面子。

为了筹集粮饷,张汤、桑弘羊发生矛盾,加上怀有私心的主父偃在其中挑拨,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武帝一连杀了三个大臣、终于等来了李广利攻破大宛后夺来的“天马”。武帝见了那经长途跋涉瘦骨嶙峋的所谓“天马”,又见将士们衣不蔽体死伤无数,心中有所悔悟。

卫青临死留下遗言,嘱武帝不要听信谗言,应让刘据安居太子之位。武帝于是下诏赐封包括李夫人所生的孩子在内的四个儿子为藩王,绝了李夫人废长立幼之念。李夫人失望之余,为武帝献舞,感染风寒一病不起。李夫人临死掩面不见君王,武帝生气而去。李夫人告诉两个哥哥,自己是因为容貌美丽才得到皇帝的宠幸,如今若让皇帝看到自己这副病容,恐会将过去美好的印象全部破坏。掩面不见君王,正是为了让皇帝留恋那美好的记忆,而照顾自己的儿子和两位兄长。李夫人死后,武帝果真日夜思念,奕大趁机进言为李夫人招魂。武帝在李夫人寝宫观奕大作法,李夫人的“魂魄”果真出现,武帝脱口吟出“缘何姗姗其来迟”的诗句。这便是典故“姗姗来迟”的来历。

武帝恰因奕大的招魂而产生了疑惑,东方朔揭破了奕大的骗局,武帝令奕大骑天马从“通天台”出发,登天求仙。奕大怕死露出破绽,武帝怒而下令烧死奕大。卫长公主彻底疯了。

武帝将“天马”送给了回归田园的东方朔,与他依依惜别。


卷五:《秋风辞》

武帝年已六旬。为了广平盗贼一案,太子刘据与御史中丞江充意见相左,武帝一面维护太子的面子,令江充照刘据的命令将原拟处死的一千多人犯释放,一面又加封江充为绣衣直指使者,以示宠信。李广利与新任丞相、武帝的侄儿刘屈牦结为儿女亲家,以便互为照应。武帝出巡燕赵之地,在江充护卫下,寻访到一个绝色美女,封为钩弋夫人。

边关来报,匈奴又犯边境。武帝派李广利率兵出征。“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李陵请命随军出征。宦官苏文进谗言诋毁太子刘据,说他常去探望疯了的姐姐卫长公主,恐会淫乱后宫。武帝却反而将长乐宫有上等姿色的宫女两百名赏赐给了刘据。

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未得到李广利的援救,以致全军覆没,力尽被俘后投降。刘屈牦、江充等为开脱李广利的责任,对李陵落井下石,大加诋毁。武帝怒而下令将李陵灭族。太史令司马迁仗义直言,为李陵辨解,也被下狱治罪。霍去病之弟霍光为司马迁说情,武帝命司马迁用钱财赎罪。然而司马迁家贫,拿不出赎罪的五十万金,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司马迁自请受了腐刑。

江充与太子刘据交恶,恰钩弋夫人怀孕十四月生下皇子弗陵,武帝认为是祥瑞之兆,江充、苏文感觉有机可乘。正在此时卫长公主又犯了疯病,她平时用来安慰自己的木偶落在江充手中。江充利用武帝生病的机会,谎称是卫长公主行巫蛊诅咒皇上所致。武帝令江充案治卫长公主巫蛊事。江充害死卫长公主,并捏造口供。武帝深信不疑,按江充建议,移驾甘泉宫,让江充继续追查巫蛊案。江充率胡巫在皇宫中遍地翻掘,挖出事先埋下的木偶,栽赃到了太子刘据头上。刘据恐有口难辨,抢先杀了江充。苏文逃往甘泉宫,武帝闻报大怒,令丞相刘屈牦率军在京城中攻打太子叛军,一时间京城成了战场,直杀得血流成河。刘据兵败逃亡,卫子夫皇后印绶被收缴,绝望自杀。刘据携两个幼子逃到泉鸠里,被人告发,父子三人一同蒙难。

这时,又有匈奴来犯,武帝派刘屈牦到边关劳军,命李广利率军出征。刘屈牦、李广利暗中商量拥戴李夫人之子昌邑王为新太子。岂知这正犯了武帝的大忌,武帝灭了刘屈牦全家,又将李广利全家收捕。李广利得知消息,连夜出走,投降了匈奴。

霍光将巫蛊案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况告诉武帝,武帝又看到高寝郎田千秋的奏章,开始悔悟。他在太子遇难处筑“思子宫”以示哀悼,又重新启用司马迁为中书令。

武帝痛感日渐衰老,再次去东海求仙,却被风浪所阻。返回途中,又遇一位郡守因地方贫瘠,无法供应皇上一行所需的物资而惶恐自杀。武帝深以自责,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表达自己“思富养民”希望天下百姓安享太平之意。

司马迁收到因巫蛊坐罪的任安求援的书信,写下了《报任安书》,以明心迹。武帝否定了一些臣子奏请在西域轮台驻兵屯垦的建议,下《轮台罪己诏》,对自己过去连年出兵征战,扰劳天下百姓的罪过表示悔过,并严禁官员擅自增收赋税,号召倾天下之力发展农耕。武帝要看司马迁的《史记》,被司马迁拒绝,说怕武帝看了不高兴毁了这部史书。武帝虽然不快,但并未过于责怪司马迁。司马迁命女儿藏好副本之后,主动将《史记》送给武帝。武帝看了,果然气病。

武帝临死前向霍光托孤,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幼主弗陵。之后,武帝又突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无辜的钩弋夫人。司马迁认为自己也是必死无疑,前往武帝病榻之前自请治罪。却不料武帝反夸他是唯一没有在精神上臣服于自己的人,自己正是因此而敬重他。武帝解答了司马迁的疑问,告诉他,之所以立弗陵却杀掉他的母亲,是为了防止因皇帝年幼而太后年轻,无人能够约束太后,以致淫乱后宫,造成宫廷动乱,这正是接受吕后乱朝的教训而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一代雄主汉武帝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

(全剧终)


湖南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

一九九六年摄制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