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知青合影照的回忆 作者:孙成民


  一张知青合影照的回忆 

作者:孙成民    来源公众号“知青问题研究”

1973年7月5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刊出了正在召开的四川省第五届团代会的一组照片,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张有5名知青在一起的合影照。这张照片留下了巫方安、梅耀蓉、董玉华、孙小欣和我在锦江宾馆大门外一起交谈的瞬间,至今都使我难以忘怀。

在1975年7月召开的四川省第五次团代会期间,云南支边知青董玉华(中)和四川插队知青梅跃蓉(右二)、孙成民(右一)、巫方安(左一)、孙小欣(左二)在一起畅谈到农村、边疆的体会。

参加这次省团代会是我第一次到成都,这对我这个从川东小县城来的下乡知青,一切都感到较为新鲜。开会前夕,我得到地、县团委的通知,要我把前段时间相继参加地、县团代会和知青代表会上的发言材料做一些修改、补充,以推荐作为省团代会的发言材料。殊不知,我在农村看书学习、搞农科试验等情况介绍,受到了上级党团组织的重视,并使我在这次省团代会期间受到多方面的鼓励。

记得是在团代会开幕式的第2天下午,大会秘书处召开一个特别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20多人中有特邀代表黄继光的妈妈、刘文学的妈妈、老红军宋国仕、雷锋生前班长周述明等,以及工农兵各方面的团员优秀代表。董玉华是特邀参会的云南支边知青代表,本应安排在“特邀席”,但会议主办方还是特意把她与巫方安、梅耀蓉、孙小欣和我作为知青代表一起安排了座位。我当时没有想到自己能受到如此的关注与重视,能与这些英雄妈妈、老红军和知青榜样在一起,我十分珍惜这样宝贵的时光。会前,我与几位知青代表交谈签名;会中,我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交流;会后,我与他们合影留念。在这特殊的时间和场合,一群报台记者把我们团团围住,拍下了这一历史瞬间。

 

四川省达县地区知青办主任、老红军宋国仕与参加省团代会的知青团员代表交谈。

就在拍下这张照片的当天晚上,大会秘书处又通知我与孙传琪、巫方安、梅耀蓉、董玉华等几位知青开了一个短会,告诉我们,省委领导将会见全体下乡知青代表,并透露说还要传达中央关于知青方面的文件。第二天下午,参加省团代会的127名下乡知青团员代表集中在会议室,省委负责人向我们传达了中央(1973)21号文件,并与我们进行了座谈。其实,这个文件内容我早已听说,但真正听全文还是第一次。毛主席4月25日给知青家长李庆霖复信说:“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6月10日中共中央全文转发了毛主席的复信及李庆霖的信全文。在会上,我与其他9名知青先后发言,大家表示,毛主席的复信体现了对广大知青的亲切关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的发言写成文稿,大会宣传组进行了广播宣传。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我们几位知青受到大会的表扬和鼓励。这次省团代会的《工作报告》说,全省80多万城镇下乡知青中涌现了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有孙传琪、巫方安、梅耀蓉、孙成民、董玉华、赵学玉等。在7月4日的团代会闭幕式上,省委书记李大章在报告中说:广大下乡知青在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成都市下乡知青年孙传琪、巫方安,10年来扎根凉山志不移,努力为翻身农奴服务的革命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学习。还有梅跃蓉、孙成民、董玉华、赵学玉等许多优秀青年,扎根农村、扎根边疆已经做出显着成绩,我们也应该很好学习。”作为一名下乡知青受到省委领导的表彰,这是我过去从未想到过的。后来,我才慢慢领会到了《四川日报》记者拍摄并刊出的这张知青合影照所折射的内涵。

在大会经验交流中,孙传琪、巫方安、梅跃蓉作为知青代表发言,董玉华作为赴云南支边知青的特邀代表发言,我的题为《广阔天地炼红心》的体会文章作为书面发言材料印发。上海知青孙小欣担任大队赤脚医生,苦练扎针技术,治好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受到会议表扬。在这次大会上,全省知青楷模孙传琪还被选为团省委副书记。

省团代会闭幕后的第2天,按照大会的安排,应成都11中的邀请,刘文学的妈妈、董玉华和我3人前去做报告。11中是孙传琪、巫方安的母校,到学校后受到1800多名师生的欢迎。刘妈妈介绍了刘文学生前的事迹,董玉华介绍了赴滇知青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做出的成绩,我也介绍了自己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情况。而后,我们与一些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近距离地与刘妈妈、董玉华学习交流,也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这张照片记录的往事已经过去近50年了,但当时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她所饱含的内涵回味无穷,她所焕发的芳华依然光彩,她所传递的精神也历久弥新。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于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插队落户;本文注释从略。)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