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作者:高文瀚
|
|||||
回家过年 原创 高文瀚 来源:公众号“苏州知青 ” 黄海农场,位于黄海之滨的苏北响水县境内,向南三十多公里就是滨海县城。黄海农场原来是个劳改农场,那个年代为了战备,早已把劳改人员迁移出去了,成了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团,团部设在大有镇,所以又称大有农场。我们在这里整整挥洒了十年的汗水。 要回家过年啦!那是四十多年前时近春节的日子里。当时我们这群正在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知青,接到场部通知——集体返城过年探亲。顿时,集体大宿舍里像锅里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晚饭后大家都在整理自己的行李物品,煤油灯下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事先准备好的鸡要放到鸡笼子里,不要忘记备带一些鸡食。 装蜂蜜的瓶是玻璃的,当心不要碰碎了。还有花生、虾干外加临时途中吃的干粮,都要放进一只印有“上海”或“北京”的人造革旅行包内。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乍一看还真有趣,每个人的床铺上都放着一大堆东西,原先睡觉用的被头褥子早已包好后用绳子吊到梁上去了。 时近午夜,我们竟然全无睡意,兴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煤油灯里加满油吧! 同学们三五成群,东一处西一堆,时而拉大嗓门,时而交头接耳,都已经在精心安排假期里的活动了。“初三都到我家来哇”“初五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大家讲得起劲,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新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一切都提前了,食堂提前开早饭,我们提前整装列队,当地驻军送我们去滨海轮船码头的军用卡车已等候在打麦场上了。 卡车缓缓驶出连队,到营部(分场)和其他连队的车辆汇合,编成车队后正式出发。敞篷卡车在烂泥路上不断颠簸行驶着,阳光已照亮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不知什么时候有同学领头唱起了歌。我们马上跟着一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兄弟连队也不甘示弱,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响彻黄海大地上空。 卡车到滨海码头已过中午了。码头上一排平时运黄沙煤炭的驳船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船舱底下已铺好新的草包来迎接他们的特殊客人——知青。我们依次上船,席地而坐,还没有吃午饭呢,放下行李急忙打开挎包,白馒头夹着萝卜干用冷开水送进肚子里。年轻人就是有生气,不多时船舱里就已吹起口琴唱起歌。“阿庆嫂”唱得有声有色,“李玉和“唱得慷慨悲壮,说是水上俱乐部一点都不过分。 正唱得高兴玩得起劲时,忽听那边有人大声口喊:“快来人啊!”出什么事啦,大家急忙走过去。 原来一个小名叫“阿狗”的同学在呕吐,可能刚才饿坏了,馒头和萝卜干一下子吃得太多。我们都急坏了,七手八脚都来帮忙,一时间还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安慰他,还是女同学心细有条理,端来搪瓷杯里的水,递上湿毛巾,让他赶快漱口擦洗。 阿狗气喘吁吁看样子很难受。我说:“你还是先躺下吧,平一平气。”话刚落音, 同学们又是一番七手八脚。阿狗平躺在草包上,眼圈微微发红,大家劝慰他:男子汉没事的,相信我们什么都过得去,我们就要回家了! 可是阿狗的泪水还是落在棉袄上。是不是忧伤?是啊!我们身在农场远离家乡,难免碰到一些困难和麻烦,自然就会想起家人和父母,但同学们的相互鼓励、相互照顾、相互帮助又温暖着多少知青的心! 轮船外已是一片漆黑,寒风唿啸着吹个不停,轮船在夜幕下沿着回家的路继续缓缓航行…… 随着轮船慢慢地行驶,大家都在默默地计算着已走过的路程。第三天上午有一个同学急匆匆从甲板上跑下来告诉我们,船到长江渡口了。于是我们赶紧爬上甲板,隔江遥望着长江对面,心情又一次激动起来了,我们快到家了。 这时天公实在不作美,飘起了雪花,江面上寒风刺骨,夜幕降临时船竟然还 没有到达无锡。外面漆黑一团,雪越下越大,我们不时轮流上去打听到什么地方了。终于船工师傅说轮船快到南门人民桥了,并告知已是凌晨三点多(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手表)。我们真的到家了! 船靠岸边的时候,一眼望去雪地上黑压压的站满了人,我们的父母、兄妹……他们早已从“市上山下乡办公室”得知,黄海农场的船队将在傍晚时分到达苏州,所以早早来到人民桥码头迎候。不料从昨天傍晚一直等到了今天凌晨。这时的人民桥码头已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大家都争先恐后蹬跳上岸。唿喊找人声,自行车、黄鱼车铃声响彻夜空。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完全忘记了天空还在下着大雪——我们回家过年啦!
本文选自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老三届离校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小巷·远足·恬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