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留住真情——庆祝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作者:杨美玲


留住记忆,留住真情——庆祝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原标题:留住记忆,留住真情——庆祝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2019年的夏天,是一个不同平常的季节;2019年的8月1日,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今天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这一天,一师一团这片土地上,燃烧着浓浓的热情,因为今天来自祖国各地的兵团战士要回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到五十年前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回到他们青春燃烧岁月的的地方;回到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缅怀过往,纪念韶华,再踏河套大地,重温兵团友情。

团里职工早早做好了准备,念叨着一个又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妈妈每天念叨着学校知青老师的名字:李启旺、赵桂兰、田冠英、王宝兰......大哥念叨着轮胎厂、一团三连战友的名字,大嫂是北京知青,因为成了家,放弃了北京大城市的繁华生活,扎根在内蒙古一师一团。大家都在回忆那些姑娘、小伙子,他们就像念叨着出门远行、出门远嫁的孩子,念叨好久不见的兄弟姐妹,仿佛就是一家人离开了,只是离开的久了些。发小们也是早早发出邀约;七五届毕业的哥哥姐姐们也提前约好,从全国各地,以一师一团为中心,来这里相聚。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69年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前后接受了十余万“知识青年”。一师一团是接受了北京、上海、天津、保定、呼市、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组建而成。全国各建设兵团中,内蒙古兵团的现役军人最多,达6000人,许多连队配置5名现役军人。生产建设兵团肩负加强北部边防建设,开荒种地,脱坯盖房,练兵屯粮的重任。每天负责盖房、开荒、挖渠,到了半夜还能听到集结号交的声音。能看到战士脱坯、担土的身影;能看到田地里开荒、耕种的身影;操场上有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七月麦地里有他们刷刷割麦子的身影……

团部礼堂在1970年完成主体建筑,在当时是一个超标准建筑,1971年12月的师部文艺汇演后,又将先前审批的“食堂”改造成了电影院,1972年4月底完整的大礼堂建成了。

兵团在扩编时,也吸收了不少当地青年加入。我的大哥杨永红、二哥杨永兵也在其中。兵团在力争供给自足的同时,还要上缴公粮充实国家粮仓,屯垦戍边,保家卫国,功不可没。五十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军民一起谱写出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宏伟篇章,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那是一段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

内蒙古建设兵团的一、二、三师设在当时的巴彦淖尔盟,现在的巴彦淖尔市,一师一团就是我的家乡。兵团战士来的时候我才一岁多,但后来经常听爸爸、妈妈说起当时的情景。一群热血青年,胸佩红花在锣鼓声中,被一辆辆大解放车接来。因为爸爸在粮店工作,妈妈在学校工作,家里经常会有知青战士来家玩。每当放假,老师们都要回家探亲,于是我就会吃到探亲老师带回来不同城市的糖块;还有王宝兰老师给我带回来的红绸子、粉绸子,扎在辫子上,心里别提有多美;还有精致漂亮的小凉鞋,穿在我脚上,心里乐开了花,当时在一师一团也是限量版的鞋了。

因为妈妈是教师,我接触的老师特别多,王宝兰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拼音学得特别标准;王冠军老师,个子高高的,带我们数学,每天留好多作业,由于写得多,当时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乘以1—10的数,我直接可以说出得数,可惜这两个王老师都没有回来。我的这些知青老师,妈妈的同事,个个漂亮、英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大城市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朴素、低调、待人和蔼可亲。老师们感谢您们的启蒙教育,让我们受益终生。

兵团战士是集体耕作,统一作息,部队编制,部队管理。每个连都有一个礼堂,建的最大最好的是团部礼堂,别看战士们白天辛苦劳作,只要有活动,晚上战士们就赶着马车,唱着《钱广赶大车》,一路奔跑到团部礼堂。看电影、文艺汇演、全团部大会,等一切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如今团部大礼堂是我们一师一团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妈妈常常念叨上面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是陈平老师写的,至今保存完好,可惜陈平老师走后,再没有她的一切消息,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办公大楼前面的石雕、石浮分外耀眼,他是一师一团四连知青战士捐资建成。一师一团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知青战士,作为农垦兵团的兵二代我很自豪!

兵团纪念馆里陈列着当年兵团战士们生活学习耕作等各类用品。这里有难以忘怀的岁月,这里记载了知青青春的生活,知青的理想,是知青懵懂少年成长的乐园。有时候看得让人情不自禁会流下泪水,为这些兵团战士的青春流下了泪水。

身为一个内蒙古建设兵团的兵二代,犹记当年麦浪滚滚、汗流浃背的场景,排干渠挑灯夜战的灯火……我想亲身经历其中的人们该是何等的感慨,何等的难忘啊!

这里的人们记得你们,这片土地记得你们,感谢你们把最宝贵的青春献在了这里,把文化知识带到了这里,把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播给我们。

今天,你们回来了,这片土地敞开着怀抱,像等着游子的归来,明知只是片刻的停留,却奉上了十分的热情,虽然难以辨认不再青春的身影,却也在皱纹里寻找熟悉的脸庞。

妈妈不太爱运动,听说赵桂兰老师回来了,一大早起来收拾好,让我带她找曾经熟悉的身影,因为李启旺老师在兵团四十五周年来过一次,我们都很熟,听大嫂说学校老师都穿红衣服。我们来到兵团博物馆院里,今天就像赶集过节一样,场面非常热闹,可以说人山人海,找了半天,我们在办公大楼前的石雕前,看见了一个白头发,矮个子,皮肤白净,身体微胖,穿红衣服半袖的老人,妈妈一眼就认出她就是赵老师,因为之前李启旺老师给我们发过一张知青老师聚会时的照片,旁边还有一位白头发女老师。当妈妈见到离开四十二年后的赵老师时,手拉着手,两个老人直抹眼泪,这是激动的泪水、是牵挂后相逢时高兴的泪水,我看到两个老人手紧紧拉在一起,我潸然泪下。

兵团生活的记忆深深烙进了老人们的生命,刻进了所有兵团人的心里。父亲杨秀彦,1969年兵团成立,父亲在粮店工作,父亲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当时兵团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对远离大城市的小战士们,爸爸尽可能关照,老父亲和知青、退伍老兵先后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任劳任怨,工作勤勤恳恳的老父亲成了他们的老大哥,值得信赖的老朋友。

其中王卫东叔叔是十连的战士,是食堂管伙的上司,每次从北京回来都惦记着看看老父亲,可惜父亲在2011年已经去世了。虽然老父亲不在了,但王叔和王姨每次回来还惦记看看年迈的老母亲。每每谈起老父亲在他最艰苦的日子里帮助过他,他总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的老父亲,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心里。王卫东叔叔是个感恩的人,在知青战士里这样的人很多。

8月2日兵二代刘莉叫我和她去万豪酒店接一位八旬老人,个子高高,看上去很慈祥的老人,他是一师一团八连的连长,后到团部当指导员,最早在六连待过,从河南赶过来,随行的有儿子儿媳,还有刘红兵阿姨。我们开车接上他们就去公墓,到了公墓才知道邱指导员是来看刘莉的老父亲,没想到五十年前的老战友在这里相见,邱指导员献上鲜花,便开始边哭边说:老刘说好了你来看我,你也不来,今天我来看你来了······

我们谁也没想到,八旬老人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当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就是战友情,儿子儿媳赶紧将老人扶起离开,因为老人也身患癌症,怕他伤心过度。在兵团,知青、老兵、现役军人和当地的兵团工友们的友情是纯洁的、清澈的。浓浓的兵团情,深深的故乡恋。

忆不够当年事,说不完的真情。一起挖苦菜、偷豆荚;一起划船掏鸭蛋;一起打野兔、野鸡;一起去海子里捞鱼;一起摘酸溜溜;一起打沙枣······好像都是昨天的故事,历历在目,你们在这里的苦与乐,早已深深印记在我们这些兵二代的脑海里。

此次活动最忙碌、最辛苦的是李启旺老师,他是一师一团的老师,他一边招呼老师、学生在一师一团的校旗上签字、照相留念;一边还主要负责一师一团四连几十名回来的战友,四连的战友有好多人几十年一次也没回来过,基本都七十岁了。有带孙子出来的,还有几个少数民族战友,李老师每天照顾老的,还要招呼小的,另外还要和当地的战友秦子敬联系对接好多工作,来了9天,李老师忙的不亦乐乎,感觉到他是累着并快乐着,祝李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快乐!

兵团是我们的根,我们是兵团的儿女,我们会坚守这片土地,我们随时欢迎游子回家,兵团是游子归乡的依托。相见时的欣喜,离别时的哽咽,兵团有我们每个人生命里永远难忘的记忆,让我们留住记忆,留住真情!再见!知青老师、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祝您们青春无悔,分采依旧,平安健康,幸福永远!

作者简介:

杨美玲,1968年生人,出生于内蒙古一师一团团部,1986年师范毕业,在一师一团(今乌兰布和农场)学校任教,1990年到1992年在巴盟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2003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在乌海市办幼儿园、学生托管。2017年重新返岗回到磴口县任教,现在在内蒙古磴口县隆盛合镇总校任教,小学中级教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