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人:大荒辞 作者:林小仲搜集


 

大荒辞

作者:李秀人

来源:微信公号-龙江诗人

前言:因为北大荒知青要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商务节,于是萌生了要给文化节写点什么的想法,这个想法把我带回了留下我美好青春的北大荒,带回了那些难忘的时日……那些天,脑子里不由得总闪现出一些文字,一些镜头、一些故事……所以,在路上、在车上、当思绪像溪水从山涧喷涌而出,就快速而欢跃地跳过一块块光滑的历经风雨打磨的卵石,叮叮咚咚地唱了起来,停不下来。于是,我写下了下面这些简单的文字,回忆了我们从16岁到60岁的光阴。本来写了98句,姜昆的弟弟姜仲告诉我,最好写成了100句。在他的建议下,我写到了100句。谢谢姜仲的建议!另外,姜仲请朋友用蓝底金子正楷抄写了8米长的《大荒辞》,我请朋友用行书写了12米长的《大荒辞》,都将在”三节“上与荒友们见面,接受大家的检验。

天苍苍,野茫茫,魂牵梦绕北大荒。

几回首,向北望,白山黑水入梦乡。

忆当年,汽笛响,少年壮志辞爹娘。

年方幼,心迷茫,生别亲友泪暗淌。

车欲动,宝书扬,佯装笑脸怕亲伤。

车轮疾,树影晃,日夜兼程向北方。

泣罢笑,笑罢唱,十六芳华离课堂。

行李箱,一人扛,拖车载我泥路上。

泥路上,锣鼓响,迎新队伍引入堂。

铁锈水,疑茶汤,原木条凳坐两行。

砍草绳,解行囊,初入草房大土炕。

报纸墙,席铺炕,油灯映着虫蟑螂。

油灯下,唠家常,精神聚餐吃得香。

东来顺,便宜坊,爆肚炒肝灌空肠。

草木深,水泡亮,初次水坑洗衣裳。

盼书信,秋水望,手捧家书哭声响。

天地远,两揪肠,鸿雁传书恨天长。

收包裹,共分享,家人节俭供给养。

郫县酱、水果糖,慈母千针缝衣裳。

学毛选,煤灯呛,怕睏自掐头悬梁。

初劳动,是烧荒,棍播火种汗水淌。

日头晒,火灸膛,口干舌燥饮水塘。

小鱼虫,水中藏,拨开腐草作琼浆。

抓耙粪,粪仍黄,午餐折柳当筷嚐。

六九年,早下霜,一月啃青苞米粮。

从北安,到嫩江,兵团战士竟喝汤。

饭前洗,无需讲,不干不净钢铁肠。

夏锄地,亱起床,条条长垅接天壤。

小咬钻,蚊叮痒,晌午还有大瞎虻。

饥肠辘,盼午粮,抬手搭棚牛车晃。

天作被,地当床,休息躺在田埂上。

水捞麦,难想象,一步一陷水天茫。

站亦难,坐甭想,腰酸腿麻脚冰凉。

割大豆,阴阳掌,腰垫枕头入梦乡。

康拜因,歇一旁,小镰战械极左腔。

收大豆,场院上,百斤麻袋肩上扛。

昼夜战,扬场忙,为国献上万吨粮。

脱罢坯,入窑膛,烧砖看窑伴月光。

出窑烫,砖沫呛,七砖一摞扔手上。

砖烫手,皮磨光,少女何来此力量。

三九天,水利场,战天斗地原野上。

石冲天,火炮响,一米冻层顿消亡。

大筒锨,单衣裳,汗气腾腾似战场。

上跳板,抬泥筐,滴水成冰汗湿裳。

背风餐,馍冻霜,日落西山回营房。

搞战备,握钢枪,数九寒天练兵忙。

三更夜,去站岗,手握镰刀吓饿狼。

信号弹,腾空亮,紧急集合笑断肠。

衣穿反,鞋倒装,打好行李放枕旁。

火无情,边境上,救火勇敢向死亡。

大无畏,迎火上,堪称当年黄继光。

好姐妹,好兄长,青春长眠在火场。

八九年,展览上,人们久伫遗像旁。

须晴日,天接壤,风吹稻菽千重浪。

雨过后,彩虹镶,万顷良田传清香。

百合红,马莲靓,黄花遍地闪金光。

白桦林,眼成双,绿叶婆娑青春漾。

小河边,卵石旁,涤尘洗衣小姑娘。

女儿身,男儿装,无冬历夏绿灰裳。

也爱美,小镜藏,假领露出心向往。

正青春,想小芳,懵懂初恋两情望。

大返城,二情伤,多少织女和牛郎。

苦也乐,琴声响,自编自演才艺强。

威虎山,郭建光,喜儿立在场院上。

排红灯,演海港,文艺人才遍三江。

搞科研,教师当,城市文化传大荒。

旧木桌,石灰墙,知青教员把课讲。

白大褂,卫生箱,赤脚医生采药忙。

搞科研,传文化,文明种子咱播上。

回城晚,万事伤,上老下幼中间梁。

矮屋下,借灯光,重返校园回课堂。

正中年,工作忙,家里家外好儿郎。

是人才,必闪光,天生我才敢担当。

扫街巷,掏粪忙,从头再来志如钢。

修脚工,补鞋匠,曾经苦难不彷徨。

工商界,金融岗,有我精英创业场。

医疗口,讲台上,再立新功国栋梁。

驹过隙,光阴晃,转眼后代已成行。

人渐老,思故乡,专列载我回大荒。

见父老,泪两行,久别重逢唠天亮,

情依旧,两不忘,一醉方休大荒酿。

鬓发白,脸皱上,不觉花甲心依敞。

摄影热,画上墙,莺歌燕舞好释放。

扮青衣,丝弦响,人才济济鼓声亮。

知青剧,百人上,北展舞台破天荒。

六一八,永难忘,三千叟宴留史上。

大蛋糕,百平方,六支红烛映脸庞。

喜相逢,长看望,知青聚会显能量。

自驾游,祖山上,百辆车队安无恙。

伏尔加,起波浪,知青游轮彩旗扬。

西部行,列车上,载歌载舞笑满堂。

打鸡血,儿时样,欢歌笑语荡双桨。

情谊深,江水长,一次欢歌九回肠。

展览馆、大剧场,知青之歌谱华章。

花甲岁、百人唱,空前绝后铸辉煌。

盼长寿,祝健康,荒友义诊真叫棒。

黑妹好,黑兄强,携手相助永不忘。

儿女们,不指望,知青互助显能量。

博客热,短信忙,多彩晚年共分享。

天苍苍,野茫茫,此生情结北大荒。


注释:
    
1.报纸墙,土坯房内的墙上糊的都是报纸。
    
2.铁锈水,连队饮水含铁太多,生喝一股血腥味儿,烧开是红色的。
   
3.水泥路,土路下雨后 ,变成又是水又是泥的“水泥路“。
   
4.阴阳掌,割大豆发一只手套,一面白色一面黑色。
   
5.假领子,男女知青都戴,不是衬衣,就是一个碎布做成的假领子翻出来。
   
6.打鸡血,北大荒知青活动激动人心,搞一次活动兴奋好几天,像打了鸡血。

作者简介:李秀人,热情、直率、真诚、善良、单纯,这个北京四合院长大的女孩儿,身上似乎永远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她白手起家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蹬㔻板车送货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走过了19年的历程,几乎所有大型荒友活动都有这个团队服务的身影;她是37团的联系人,无怨无悔为荒友们热情奉献了25年;她是知青专列上的播音员、《北大荒知青之歌》的主持人和主创之一;她看似柔弱但豪爽的性情有时男子都不及。因为她还是传统武术的继承和传播者。这是一个普通的知青,可又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朋友们调侃地说:“秀人,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人!”


附:秀人印象记

李秀人是我在37团宣传队和团部宣传股工作时的同事。她把纪念自己60周岁生日的作品《柿荫树下》送到上海给我们大家分享,分享她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分享她对父母家人、对北大荒和荒友、对属下员工的真情实感。我想,首先还是要对秀人说一声:谢谢!对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

刚刚才拿到这本书,不可能细看。因此,对这本书本身我现在还没有发言权。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周雯仪早就给我打招呼,要求我必须发言。说些什么呢?我想到一句话,叫做“文如其人”,读熟人的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我们往往会想到文章背后的那个人,会读到作者的内心。今天既然没有能力对这本书以及里面的文章说些什么,那就给大家说说我印象里的李秀人这个人吧,希望能够借此再次唤起我们这些曾经与秀人共事过的荒友们的美好回忆,也希望能够帮助在座的没有与秀人共事过的荒友更多地了解李秀人这个人,也许会有助于大家阅读和欣赏秀人的作品。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我的印象。

第一句话:多才多艺。李秀人是我们宣传队创作组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位。能写加上能演,大概是她被宣传股从12连抽调到团宣传队的主要原因。在宣传队的三四年时间里,她写过不少作品,而且都被排练和正式演出过。她是69届的,当时实际受教育的程度仅仅是小学六年级,能够源源不断地写出作品,应该说是“相当的有才”。在表演方面,她的特长是朗诵和讲故事,她朗诵的特点是极富感情,加上胆儿大,上台不发憷,这种特长在后来担任荒友大型活动主持人的时候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游刃有余。她的舞蹈也跳得不错,虽然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我印象深的倒不是她参加的正式表演,而是有几次排练间隙,她一个人跟着乐曲随心地在那里翩翩起舞,那么随意又那么投入。在宣传队,她还参与了许多道具和服装制作方面的工作,动手能力强,手挺巧的。还记得排演《海港》那会儿,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把旧报纸用水泡稀烂后,用这种“纸浆”糊成了舞台上的码头缆桩等等道具,晾干后非常结实耐用,秀人好象就是制作人之一。还有,把木偶戏第一次搬上农场的舞台,秀人也是立了大功的。

1975年宣传队解散后,秀人被留在团部机关宣传股工作,主要是负责编印农场的内部刊物、油印小报,配合生产管理部门报道农业生产的进展情况等等。领导没有给她安排带教的老师,一切靠她自己从头学起,从刻钢板到油印,从组稿到编辑定稿,边学边干,在摸索中前进。好在原来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志留下了许多“范本”,秀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特强,很快就把小报编印得有模有样了。在此期间,她还完成了一件在农场内比较有影响的大作品——《战士诗选2》,她既是组稿人,又是投稿人,既要负责编辑,又要负责装帧设计、刻蜡纸,一直到油印装订,“一条龙服务”,全由她一个人包了。拿到现在来说,这种事情,恐怕怎么着也得组织几个人成立一个班子什么的才能完成吧。

离开北大荒之后,秀人经过生活的历练,各方面更加成熟,她的多才多艺,在组织856农场荒友联谊会的社会活动和白手起家、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这方面的情况,许多荒友可能比我知道得更多,我就不再赘述。

第二句话:热情似火。就象她表演朗诵时的那种情绪,富有激情。我记得有好几次,她在荒友不同场合的聚会上,自告奋勇地站起来,为大家朗诵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秀人对工作有激情,对家人和朋友有热情、有深情。前几年,她曾经送给我一本纪念她父亲武术名家李子鸣先生的书(李先生是中国八卦掌的第三代掌门人),由她们家姐妹七人共同编撰、以她为主编。化了三年多时间,从方方面面去收集资料,最后编撰成书,正式出版发行。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秀人对父母和家人的浓浓深情。这回秀人为自己这本书起名为《柿荫树下》,我猜想,也有感恩父母荫泽后代的意思在内。因为在纪念她父亲的书里,好象写到,她的父母亲喜欢伺弄花草树木,院子里曾经种了一棵柿子树。她们家的老房子据说已经因为城市改造被拆迁了,我记得回上海工作后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好象去拜访过一次,依稀记得那个小院和那棵大树的样子,当天秀人热情地一定要留我用完饭才让我回宾馆。从纪念她父亲的那本书里,我也看到了秀人为人做事的许多源头。良好的家教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

秀人对荒友的热情,温暖了许多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三连的各地知青在京大聚会。我在那里又一次与她相见。她和856农场知青联谊会的几位骨干,放下自己的事情,赶过去对三连的活动表示祝贺,不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带去了联谊会制作的纪念品,让许多从外地到北京参加聚会的荒友感到非常温暖,虽然许多荒友原来在农场的时候并不认识她。我还曾经从博客上看到秀人去慰问因公致残的吴建华的报道(吴建华也是我们宣传队的同事,离开宣传队回12连后,吴建华因为工作时的一次意外事故轧断了一个手,但他非常坚强,返城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考出了注册会计师的执照,工作出色,称得上“身残志坚”。他来上海出差时我们聚过),慰问一个人,可能温暖了一大批人的心。与秀人有过接触过的荒友,可能都体会过秀人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情。

第三句话:坚持执着。我觉得有几件事,特别能够说明秀人的这个性格特点。第一件事,她对爱情的执着。秀人与她先生是一见钟情,自由恋爱的。当时我只知道她在农场外面结识了一位男朋友。她结婚后,我与她先生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听他俩讲过他们的故事。后来,在秀人的博文里看到了她的回忆文章,叙述了他们长达七年的“异地恋”,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才迎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看了秀人的文章,我被她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感动。第二件事,她对创业的坚持。我因为长期在国企工作,对国企改革过程中一些员工离开国企、白手起家创办私营或者股份制公司的情况有一些了解,一句话,很不容易。小企业刚开门不久就关门歇业的事情看得太多了。秀人能够把一个公司经营了十几年而不倒,生意还越做越红火,可能有很多因素,但我觉得这与她的坚持和执着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咬紧牙关,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过了一道又一道坎,把一个企业领上了正路,我很佩服。第三件事,她对856农场知青联谊会工作的坚持。她能够出面挑头来做这件事情,本来就很不容易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了25年,活动的水平逐步提高,团结荒友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内对外的影响都越来越大。

好了,就此打住。我用三句话粗略地描述了我印象中的李秀人,这肯定不是一个完整的描述。我希望我们大家回去之后还是认真地看一看秀人送给我们的书,字里行间凝聚着她的心血。我相信,在书里面,各位将会看到李秀人的多才多艺、热情似火、坚持执着。

再次对李秀人让我们在上海的荒友分享她的作品表示感谢!对在座各位耐心地听完我的发言表示感谢!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