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么看希特勒 作者:董学仁


 

中国人怎么看希特勒

4月11日,德国媒体报道说,德国卓伯根家居连锁集团公开道歉,因为他们出售了印有希特勒肖像的杯子。

杯子上印有一张颜色浅淡的纳粹时代的希特勒侧面像邮票,希特勒头像下还标明了Reich(德语,第三帝国)字样,邮票的邮戳背景上还有纳粹的标记卐字符号。

卓伯根家居连锁把这一“可怕的错误”归咎于“一连串愚蠢的不幸情况”。德国媒体的报道说,一家中国供应商的设计者错误选择了纳粹领袖希特勒形象,作为陶瓷杯上的图案之一。

德国法律明文规定,扩散反对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反对民族谅解的内容都属于犯罪。其典型例子是第三帝国、纳粹十字标、希特勒照片、“希特勒万岁”的口号或者伸右臂向希特勒致敬的手式。2011年德国就有近千人因此获罪,有56%的获罪者判处监禁,最高可获刑3年。

德国媒体的报道还说,在中国,印有希特勒头像和纳粹标识的家居用品并不罕见,在淘宝店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


人生观受到扭曲,才把杀人恶魔当成偶像

实际上,在国内网络上有专门经销第三帝国物品的专营店,出售印有希特勒肖像和纳粹标识的海报、邮票、服饰、家居用品。一件带有纳粹鹰的纯铜蚀刻军徽卖价280元左右,而“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锌章”卖价七八百元。

在网络上搜寻可以感觉到,网上一些店铺曾遭到有关方面干涉或禁止,一度停止公开贩卖纳粹物品。但当某位顾客在网络上提出购买希特勒画像在内的多种第三帝国物品,装饰一个纳粹办公室风格的书房时,还是有卖家与他迅速建立了联系。

广东某地一媒体记者,几年前在当地一家饭店里看见神龛里供奉希特勒的画像。该店老板说,大约5年前他在书店里看到了有关希特勒的书,对他的意志力特别钦佩,从此把希特勒当成偶像崇拜。记者问他是否知道希特勒发动二战杀人无数时,他表示,自己文化低,只是“崇拜希特勒的奋斗精神”。

该店老板看到的有关希特勒的书,为近年来陆续出版的各种有关希特勒的传记之一。那些书的封面大都设计了看起来很酷的希特勒正面肖像,书名上亦带有不同的“偶像化”倾向招徕青年读者。如一本美国人写作的《希特勒传》的书名,加上了“从乞丐到元首”的字样,作家出版社也出版了《在希特勒身边12年——希特勒贴身女秘书回忆录》《我曾是希特勒的保镖》等书,俨然把希特勒当成明星般人物对待。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在实体书店和售书网店,那些正面描述希特勒罪恶一生的作品却很难找到。

网友陈明仁是位历史爱好者,他对网上有些人称希特勒为“伟人”感到不解,为此还特意查了现代汉语辞典,其解释为“功绩卓著受人尊敬的人”。这种解释,明显缺失了善恶分辨。陈明仁认为,伟人应具有出众的才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过积极的巨大的贡献,受世人尊敬。

近日有一位美国青年作家受邀成为北师大驻校作家,中国作家莫言在欢迎时表示,“现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大家相互之间的认识愈加深刻、准确。而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西方各种偏见和误解会逐渐减少。”莫言的话大体上是对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东西方之间的认识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上统一起来。

偏见与误解,往往出现在远离人生观的一些小的方面,很容易得到纠正。比如,与德国人结束聊天的时候要说BYEBYE,一定不要顺手打上88,因为英文字母第八个是H,通常用88来指代Hell Hitler(魔鬼希特勒)。

评论人士晓新认为,有些人把暴力主义、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的领袖当成偶像对待,这不是偏见和误解,而是错误和有害的人生观。它如果得不到纠正,会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大。


需要回到正确的历史是非观,重新认识

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于纳粹和希特勒有很清醒的认识。他们把这种认识传导到民众那里。

萧乾是记者、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他在《纽伦堡审战犯》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的亲历,他看到随着审判的深入,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证浮出水面,奥斯威辛、布痕瓦、贝尔森、达豪这数座集中营里,惨死者多达几百万。

他还看到法庭满足了纳粹战犯所需律师的种种要求,经过了繁复冗杂的司法程序,苏联人说一个星期就能审判的案子,英国人美国人审了一年半之久。开始时他并不理解,后来在反右和“文革”中被数次“打倒”,“我终于醒悟了……凡是二战胜利之后在战犯法庭上审判的那些战犯,过了几十年之后,没有平反的。二次世界大战对我的启示首先是,凡想奴役旁人的是枉费心机。纽伦堡审判,那本身就是极好的历史教科书。”受那一代知识分子影响的民众,很少在历史是非观上出现差错。此外,他们的经验也帮助了他们,凡是经历了抗日战争腥风血雨的中国民众,容易理解希特勒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战后一代人就不同了,他们对二战历史缺乏了解,在他们受到的历史教育中,历史成了一个小姑娘,被任意涂抹和掩饰,看不见面容。

问题是没有人教给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历史是非观。

汉学家顾彬,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长大的德国人,从战后几十年的中国文学中,看到了他不该看到的东西。他评价说,《狼图腾》宣扬法西斯主义,让我想起希特勒。

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他解释说,这部中国小说的问题在于语言、形式、思维意识。它总是在重复纳粹主义式的“血”、“土地”、“强者”之类的概念。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德国历史有着沉重、严肃的反省、深思和自我批判。我们对一些词非常敏感,甚至“民族”、“国家”、“爱国主义”等词,至今仍很难被接受。

德国历史学家斯托卡尼写道:“希特勒,他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具有作为一个最伟大的领袖所能够具有的几乎一切品质,却缺乏作为一个最普通人哪怕是最起码的一丝良知。”在社会良知与个人良知被有意忽略的时代,往往会出现希特勒的偶像化。对比起来,历史上的西德深入忏悔二战中的纳粹暴行,对以靠武力谋求崛起进行了可贵的反思。而历史上的东德部分由于推行过多年的专制主义教育,至今仍有一些城市集中了新纳粹力量。

两年前,有在1970年代末出生的一名副教授,正式出版了《世界金融五百年》,还把出版社有意删去的涉嫌为纳粹辩解的一些文字,发表在网络上,比如,“德国的领土扩张与日本的侵略也有本质性的不同”,“电影《帝国的毁灭》中所诠释的邻家大叔般的希特勒才更为接近实际”,以及一名英国历史学家所说的,“其他强国也试图用武力保卫他们的重大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希特勒除了是一个德国人之外,他没有什么过错”。

这些文字,很容易影响读者的历史是非观和社会价值观。

一些人文学者对此忧虑。他们认为,中国人要理解希特勒较难,必须要懂得文化大革命,才能知道希特勒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至今德国还有人吹捧希特勒,同样中国至今吹捧文化大革命的也大有人在。

民间历史学者庆丰分析说,对待日本、德国法西斯,一些年轻人抱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侵略了亚洲的日本法西斯极其仇恨,对蹂躏了世界的德国法西斯恨不起来。这种有选择性的历史是非观,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日本没有像德国一样正视和忏悔其历史罪恶,也有中国人对二战前德国所谓强国富民之路的盲目羡慕心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百年来中国的屈辱历史被放大了,像一座大山横在前面,让人看不见远处。”他说。


董学仁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7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