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在港大讲座所引起的一些话题 作者:胡发云


 

龙应台在港大讲座所引起的一些话题

龙应台向听众问了一句:“你们的启蒙歌曲是什么?”。港大副校长周伟立答:“《我的祖国》”,也就是歌颂抗美援朝那场最为惨烈的上甘岭电影的主题歌。引发了一次红歌的狂欢。

想起十年前出版的《如焉》,其中有一段思想者卫老师和一群年轻人的对话,摘录贴在下面。

达摩笑笑说,这是刚刚想到的——许多年来,一直听到你对极左文艺,意识形态文艺的批评,可是您一唱起歌来,就是这些东西啊。

大家就笑起来。

卫老师也笑,说,厉害,又戳到痛处了。苏联解体之后,我又去过一次。离我第一次去,相隔40年。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为他们终于走上一条由自己选择的自由民主之路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为那些在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人伤感。因为这一切突然如沙滩之塔一样轰然坍塌了。我熟悉他们很多的作家艺术家,我随口就可以说出一大串名字来,有的我还见过。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被历史遗忘了,唾弃了,有的在痛苦与自责中自杀或死去了。这种悲怆,一个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我们和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同病相怜。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就是他们的思想文化喂大的。红场还是那个红场,冬宫还是那个冬宫,涅瓦河也还是那条涅瓦河,甚至那艘世界闻名的阿芙乐尔战舰都还停泊在那里……但是一个庞然大物的苏联不见了。那些狂热地献身于它的人们也不见了,客观地说,他们当中许多人是极有才华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哪怕在沙俄时代,他们都会成为俄罗斯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沙俄时代那一串串灿若星辰的名字,他们的小说,他们的绘画,他们的交响乐和他们的戏剧,依然是俄罗斯甚至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但是苏联时期的那些天才们不见了,很少人再记起他们,如果记起,可能更多是轻蔑与仇恨。大街上,到处是漂亮健壮的男女青年,温文尔雅的老头老太太,他们穿着都很时髦,都很讲究,似乎他们的世界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当然,还有穷人,酒鬼,和世界各地来的游客。一次,在大街上,见到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俄罗斯的姑娘真的非常美丽,一种很高贵很典雅的美丽。那个姑娘穿着一件裘皮大衣,带着一顶裘皮帽,当她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看得发呆了,很没出息,是不是?就像看见安娜·卡列妮娜一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斯大林不见了,贝利亚不见了,勃列日涅夫不见了,甚至如日中天的那个马雅可夫斯基也不见了,但是,安娜·卡列妮娜的美丽还在,有些柔弱得不堪一击的东西,比那些不可一世的权势要强大得多。我四十年前去见过的所有建筑,几乎都原样在那儿。当年接待过我的人,许多都死了,他们没有我活得长。有的人不知去向。在一次聚会上,我突然想唱俄苏歌曲,我就唱了。唱了几首之后,发现他们反应很陌生,一问,在场的许多中青年,居然不知道我唱的是什么歌,小路啊,灯光啊,列宁山啊,他们说没听过呢。他们唱摇滚,唱爵士,唱新一代流行歌曲,那风格和我所知道的俄苏歌曲太不一样了。后来,一位老作家对我说,我唱的那些歌,他都知道,但是他不愿意听到它们。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会让他想到了一些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想到了那个让人痛苦的屈辱岁月。我这才知道,对于这些歌,我和他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唱到了它们的爱情,战斗,优美的旋律,我们是在唱我们自己的苏联歌曲。当年收听敌台,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还记不记得?

何其业说当然记得。说着就哼起它的旋律来。又说,现在好像还是它呢。

卫老师说,这是一首很有名的歌,歌词中有这样两句: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能像这样自由的呼吸……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多么豪迈,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段旋律背后,可能就是一段阴郁甚至恐怖的经历。就像如今西方人看样板戏,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古老的东方艺术形式,对于我来说,它的一阵锣鼓,一段唱腔,都会让人想起文革中的那些日子那些难忘的细节。但是对于那些在样板戏的乐声中长大的人来说呢,那些旋律那些唱腔,那一招一式的动作,可能就记录着他们儿时的一段生活场景,那些场景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快乐的甜蜜的。就像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可以非常冷静非常犀利地批判斯大林的专制与残暴,批判俄苏政治文化对于中国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那些俄苏音乐,那些红色音乐,在你情绪中所产生的微妙作用,是不可以用理性来控制它,我想,这种时候,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种音乐,其实只是一卷磁带,它记录着你的一段生命岁月。这里,就出现了一种双重的悲剧,我们连自己个人的情绪记忆,都附着在一种无处不在水银泻地般的意识形态文化上了。我们竟然没有我们自己的纯正的洁净的文化载体,来记录下我们的生命,没有,真是一点都没有,干干净净啊。其他国家有,包括那些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都有,连前苏联这样的极权国家都有,它几乎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作家艺术家们留下的自己的声音,永远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声音,诗歌,音乐,小说,雕塑,戏剧……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还有刚才的肖斯塔科维奇……许多年之后,他们不必像我们一样,尴尬地,暧昧地,酸甜苦辣地从你刚才说到的那一类艺术中,唤起自己的记忆,寻找自己的生命过程。不管多么恐怖,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文化记忆。我曾想过,我自己在那样的苦难中,为什么不会写下贝加尔湖这样的诗与歌,让我多年之后来吟唱它呢?我们那样多的作家艺术家,又有谁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写下过自己的苦难,人民的苦难,让人们今天一唱起它,便能够深切地记住我们苦难的历史,而不至于太过轻浮地遗忘呢?这一切,是比苦难本身更苦难的一件事。他们的记忆,是用自己的血写在大地上的。我们的记忆,是别人用刀刻在我们的伤口上的。

数十年来,我们失去了表达苦难和忧伤的能力,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我们只有一些代用品,有些甚至是荒唐的代用品——有一次,我无意间哼起一段旋律,似乎和我当时阴郁的心情有关,我突然发现,这是革命史诗《东方红》中的一首歌: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对于一个世界上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今天还无法完全看清楚。

卫老师说到这里,脸色就黯淡下来,说,达摩提出的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哼哼曲子唱唱歌的小事,其实真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当局宁愿让港台三流歌星的商业演出占领舞台,也不让那些真正能够表达个人或大众痛苦与希望的歌发出声音。今天,当我们不得不一再从旧有文化中寻找资源的时候,我们无意间也在强化某种旧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也就强化了今天权力的合法性,这正是一些人非常愿意看到的。


胡发云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