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他的追"梦"
作者:西部老土
|
|||||
他的追"梦" 中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做[老三届],这个群体中的人绝大多数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他们中间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追求学习、追逐知识便成为了一个"梦"。 追梦是血与泪的拼搏,追梦是想与思的重生,追梦也是一个人的呐喊: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学友、插友、知青朋友们。 阳春三月,大地在慢慢地复苏,经过寒冬的洗礼,关中平川西部的一座小城刚刚有了春天的气息。 小屋里,有一个男人在徘徊,高挑的个头、标准的身材,还有一副思考问题的脸庞,若看背影还以为是个挺年轻得人,其实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扬眉呵气,时而踌躇不前,时而走来走去。 这个小屋在一所现代化重工业工厂的家属院里,小屋的这栋楼坐落在福利区位置最好的地段,对面有两栋大户型的楼房,里面住着企业的最高领导们。 小屋只有两间住房没有客厅,屋里显得不是太宽敞,南面的一间是他们夫妇的卧室,北面的一间是女儿的住房,由于处在楼房的底层,南面的后阳台自行扩建了一大间屋子,当做了书房兼工作室。 这所重工业工厂是国家部委直属企业,规模之大曾经令他唏嘘不已,他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曾任企业的计算机中心负责人,还是这所城市的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这些都是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的积累结果,因为在这所工厂和城市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可以依靠。 由于思乡情深,加上父母都已年迈,他想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前些日子已经正式向厂领导递交了请调报告,辞去了工厂的现任职务,准备调回故乡古城去工作。妻子和女儿都已经事先去了那边生活和上学,他也拿到了对方单位的调函,这次回来是准备把家中有用的东西搬回古城去。 面对家中凌乱的家具和行李,最让他发愁的是两大摞作业练习本,如果按照一个平方米范围来摆放整齐,足足有两米多高,是运走呢还是留在这里,他有点难于割舍了。 这些作业本已经保存了十年,封面都发黄了,都是书写复习功课与课外作业的习题本,当时因为收入低微还要养家糊口,买不起写作业的本子,只好用母亲捎给他的普通白纸,裁切成八开或十六开大小,封面加牛皮纸装订而成,这里面记载着酷暑严冬的拼搏和血汗。 他坐在地上用手轻轻的抚摸这些本子,翻开了几个练习本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工整的钢笔小楷和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数学公式,在这一瞬间好像又回到了那时的岁月,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沉思,人生追梦就从这里开始了。 小城有条窄窄的街道叫做二马路,二马路上有座简陋的四层楼,墙体很单薄,冬不挡严寒、夏不遮酷暑,他成家后就在这栋楼的顶层居住,一间十平米的斗室在当时已经是心中的豪宅,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用冷水洗一把脸,把报纸围成圆筒套在铁丝支起来的灯泡上,为的是不去打扰还在睡梦中的妻女,然后聚精会神地坐在家中唯一的小桌前学习功课,六点钟冬日的大地还是一片漆黑,夏日的天空已经撒满阳光,他抱起不满一岁的女儿匆匆地送去幼儿园,七点钟,扛起红旗牌自行车从四层顺着楼梯下到地面,用最短的时间赶到工厂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冬日的黄昏降临,夏日的阳光高照,用最短的时间骑行回家,如果妻子上晚班,他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家里,放在后背的背篓中,观看着炉台上面贴满的英语单词、物理公式和数学方程,手中挥舞锅铲炒菜烧饭,夜幕降临,妻女已经入睡,他又打起精神,开始在练习本上书写演算各种作业直到深夜。 叔叔!一声轻脆的呼唤把他从书本中叫醒,回过头看看,原来是邻居的女孩在门口张望,楼的四层上面住了六户人家,有食堂的服务员,有银行的主任,有豫剧团的演员,呼唤他的女孩是楼道顶头的邻居,父母都是兰州铁道学院毕业的知识分子,平日里见面只是礼貌地打打招呼,没有太多的往来,今天女孩的到访,着实让他有点意外。 女孩用手指着座椅下的地面说:"叔叔,是我爸爸让我来向你学习的",他有些不解: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向我学习什么呢?又下意识的朝地面上看了看,把自己也惊呆了,原来三伏的天气太炎热,房间又在顶层,屋里温度怎么也得有四十度左右,专注的学习已经忘记了酷热,大汗淋漓滴在水泥地上,竟然汇成了一圈、一圈的湿痕。 时光追朔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政治苦难中走了出来,小平同志大刀阔斧的横扫魑魅魍魉,高考恢复了。 有一天,车间停产进入了大修工作,他刚刚从生产工人转成维修技术工种,穿着油泥厚厚的工作服、脚蹬解放鞋、头戴劳动帽爬在设备下面检修。有人喊他:"XXX,赶快出来、赶快爬出来吧",他从机器下面爬了上来,脸上抹满了油泥,一道道的就像越战中的美国大兵,机器旁边站着几个机械维修班组的师兄弟们,其中一个师兄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招呼大家晚上去家中喝酒庆祝,这个消息和现实,犹如春雷在他的脑海中炸响,这不就是孩提时的梦,知青时的梦,永远想追的梦吗!他虔诚地向师兄请教,通向追梦的路在何方?师兄大声地说了一句话:"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他震惊了、他清醒了,从上山下乡到恢复高考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为生存而奋斗,为生活而奔波,早已把仅有的一点文化课丢到了脑后,为何数还有正负之分,已经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文化底子怎么去考取大学?他非常的痛苦,数夜辗转难眠,从小艰难的家境和上山下乡的磨练,给予了他超常的勇气,在一天的早晨,做出了一个决定:学习功课、考取大学。 笨鸟先飞,在仔细抖落了自己的文化家底后,他做出了从小学开始学起的可笑决定,远在新疆工作的姨妈有三个孩子,老大上完高中,老二上完初中,老三上完小学,他向姨妈陈述了理想和需求,这天刚刚下班回到家,邮差在楼下大声地呼喊:"XXX,有邮件",他接到了一个硕大的纸箱子,打开了箱盖,里面装满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 小城的中山路上有一个新华科技书店,他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十多元钱,除了维持家用和孩子的托费外,每到月末的一周就已经没有钱花了,学习功课考取大学的愿望支撑着拮据的生活状态,每周末他都要去这个书店买自学辅导书籍,可以不吃肉、可以不看电影、可以没有零花钱,但是不可以不买书!文革前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只要再版到店,都被他尽收囊中。 没有老师的教导,没有同学沟通,他发明了自学比对法,把正式教科书、自学辅导书和习题集里的相同内容进行横向比对,各种教材突出的重点不同,正好集之大成,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起了二马路四层楼上的艰辛生活。 他效仿古人"刺骨悬梁"的故事,疲惫不堪时就用力去拧大腿,瞌睡的睁不开眼睛时就狠劲地拽头发,通过努力钻研学习渐入佳境,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来。冬天寒风凛冽,夏日烈焰高照,除了工作和学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每天只能吃到营养欠缺的饭菜,每天还要挑水做饭照看孩子,这种生活持续了八个月,这八个月的学习完成了大箱子里面装的所有课本和课程,也就是说用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平常学生八年的功课,他终于累倒了,去医院检查被判定为营养缺乏性肝炎。 他从远久的回忆中醒来,看着地上摆的当年学习功课时的作业习题本,发黄的封皮、工整的字迹、倾注生命心血的内容,都使他难割难舍,明天他将离开这个城市,将离开他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工厂,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明媚的阳光,温暖的春风,和谐的家庭,伴随着他金色的童年,常常在父亲的怀抱里听着过去的故事,父亲兄弟五人,有三人是大学毕业,父亲更是北大的高才生,当听到父亲讲起每次考试都交头卷和自学跳级的事情时,他都无比的崇敬和羡慕,心中幻想着同样的神化境界。 秋天的原野,潺潺的小河,满山的野花和果实,天刚蒙蒙亮,村庄里升起缕缕炊烟,他和同学们抗起锄头或背起箩筐,跟随乡亲们下地去劳动;夜幕降临,下山风起,他半饥半饱的坐在煤油灯前,与同学们谈古说今,煮水论英雄;被剥夺了上学权利的同学们,通过传递的方式贪婪地阅读着所谓的J书,把自己心中的故事手写成本传播在乡村的大地上;红梅花儿开,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步步高,彩云追月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了插队之歌。这些氛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唤起了他追逐知识的火花,铺垫了他学习文学的底蕴,成就了他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 在刻苦学习了八个月后,他身患肝炎已无力当年去参加高考,工厂医院开出了休假条,妻子买来了便宜的过期水果罐头,这是因为家中经济拮据买不起正品,他躺在家里休养、去医院治疗,拖着疲惫的身躯,怀着焦虑的心情,过着贫困的生活,感到无助和无奈。这一切,他都默默地承受着,等待着身体的康复,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他的遭遇一个接着一个,小时候金色的童年结束了,等待来的是腥风血雨和漫天的黑暗,父亲被迫害流放远去,他从此跌入了人间地狱,歧视和怜悯的眼光、压迫的社会行为,一直伴随着他;小学毕业时,他是学校唯一准备保送的优秀生,父亲的影响断送了这个前程,两鬓白发的班主任对他的一声叹息至今还回荡在记忆中;中学升学考试成绩优秀,是父亲的影响不能被重点中学录取;农村知青大招工时,前来招工的干部不愿意收留他,原因还是父亲的影响,幸运的是当年知青群体内部为招工出了点问题,他才能作为替补被招工来到了工厂。他非常珍惜这个工作的机会,在农村时常常发誓,只要能回到故乡,只要能回到城市,只要能回到母亲身边,哪怕去当一个清晨扫马路的环卫工人也在所不惜!他在工厂里最脏最累的岗位上班,每天孜孜不倦地用单薄的身躯抬动钢板,每月用欣慰的目光领取工资,时时刻刻都告诫自己这份工作来之不易。 幼时和下乡的磨难使他从来不会甘于现状,在艰苦的岗位上自学了技术工种业务,在日常的工作中给车间宣传栏撰稿和图画板报,每每看到车间里的技术员、工程师头戴蓝色安全帽(工人们都戴白色的)游弋在机器群中,他崇拜极了,梦想着能够考上大学,有一天会跟在工程师的后边做助手。 他想了许多,无意识地翻开了几册习题作业本,小学四则运算的题目赫然纸上,他的追梦之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有过文化革命、上山下乡、生产工人的经历,想要自学完成学业可谓比登天还难,初中的课程全部忘记了,小学课程的四则运算都已经生疏,这两米多高的作业本集合,近一半都是在重温小学到高中的课程中,一笔一笔、一页一页写出来的。 面对不懂得课程、面对不会的习题、面对难于理解的公式,他在斗室里掌灯夜读,在车间西大门的土地上用树枝演算,在若干种教材和习题集中寻求答案,在厚厚的作业本里来理解功课内容。有时候为理解一个公式、为解答一道算题,他会默默的面对书本一整天,直到有了答案为止,就这样写啊写啊,八个月的时间整整写满了一米多厚的作业本,完成了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八年的课程,他自豪地说:"我也是高中生了"。 机会终于来临了,他清楚的记得报名得到批准时的喜悦,能够获得报名的权利,就意味着可以与其他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冲刺了,高考的考场中省里来的监考老师遍布校园和教室,考生们排队进入考场,氛围庄严而肃穆,他很明白,这是唯一能将年华追回来的机会,他坐在教室里全神贯注的答题,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才交了卷子,这场考试下来,他感到已经将身躯付出,全身都虚脱了。 许久以前的一天,他正在车间里抬钢板,车间主任走了过来,指着他的鼻子大呼:"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钢材的撞击声、天车的行走声响成一片,隐约听见有人喊他,抬头看到是车间主任,就赶快从操作坑中爬了出来,他心中坎坷不安,是干了错事,还是犯了错误?容不得细想,便快步走向主任的办公室。 敲门走进主任的房间,里面坐着车间工会主席和工段长,主任开门见山的大声说:"你来车间这几年表现不错,车间的宣传栏你也办的很好,看来是个好苗子,组织上决定让你去七二一工人大学学习,将来回来为车间服务,回去等通知吧"。他这个高兴啊,天上掉下来了馅饼、弯腰拾到了黄金,上大学竟然如此的容易,看来在车间里的钢板没有白抬啊! 这天以后,他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抬钢板的工作中,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入学通知却一直没有等到,听说另一个班组的人去报到了,他沉默了:明知自己家庭的政治条件不如人,还奢望什么?他思考了:伟大领袖说穷者思变,他下决心去走自学技术工种的道路。过了不久,可能是车间主任的慈悲胸怀,也可能是自学努力的结果,不久他就被调到车间的机械维修班组,可是这回上大学的梦破灭了。 小时候父亲给他讲过一个动听的故事,十八世纪的美洲大陆还十分的贫穷,许多人都去国外打工挣钱,有一群打工者在挣到了一些钱后准备回国去,其中有一个黑人小伙子很是忧郁,他在国内既没有亲人也没有家庭,想来想去要钱有何用啊?于是他买了一张回国的船票后,把剩余的钱在当地买下了一支巨型雪茄烟,所有的人都笑话他的举动,同伴们有的买了珠宝,有的买了土特产,有的口袋里装满了钞票。 大船开动了,黑人小伙子感到无聊就抽了一口雪茄烟,但又舍不得多抽几口就将烟熄灭了,当船进入太平洋腹地时,船上的人都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奇怪的病症,从船长到乘客,一个个地倒下了,而且高烧不止痛不欲生,船上的医生用尽了所有的药物也没有效果,最后医生也倒下了。全船只有黑人小伙子安然无恙,他自己也很奇怪,难道我天生的有抗体?他看着旁边躺在地上的患者,心中非常的难受,心想:让他们也抽上一口雪茄烟,算是为他们的灵魂祈祷吧。 小伙子点燃了雪茄烟,给旁边躺着的病人抽了一口,并指点心口为他做祈祷,没有想到这时奇迹发生了,这个病人抽过烟后坐了起来,不一会功夫身体就恢复了正常,小伙子明白了,是这支雪茄烟救了他。他把雪茄烟给每个病人都抽了一口,全船的人都恢复了健康,原来这支烟里含有抑制当地瘟疫的草药。 大家争先恐后的把自己所带的东西送给小伙子作为答谢,小伙子满载而归。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想了如果当年去上七二一工大,也许就没有动力去参加高考了,失去的不一定都是遗憾的事,得到的也不一定都是骄傲的事,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难以预料。 发榜了!发榜了!车间里的伙伴们踢开班组的大门,对着他说:"你考中了!",他向组长请了假疯跑了出去,工厂为了鼓励青年们学习的精神,把录取的考生名字用特大号的标语牌张榜公布在大门口,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在倒数的第二名,好悬啊,差一点就落榜了,用八个月的时间学习了八年的功课,能考上已经是老天有眼了。 这天他想到了许多:宽宽的校门,小小的传达室,两鬓白发的老大爷在里面端坐;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敞亮的教室,朗朗的读书声;慈祥的老师,莘莘学子,辽阔的操场,高高的教学楼。这一切,都是在文革前短短的中学生活的记忆,日后下乡插队,去工厂做工,失去了学校里的欢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回归校园,成了他永久的梦想,这次终于梦想成真了。 父亲远去以后,他的家由母亲一人担起了重担,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托人捎来一只金星牌钢笔,笔杆混身透明,打开钢笔笔帽,只见笔尖金光闪闪,仔细的辨认刻有50%K金的字样,父亲用多年的在非人待遇场所里仅有的微薄的生活费用,给他买了这支钢笔,不言而喻,父亲的祝福和期待是什么,今天,他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七二一工大的大门关闭了,工农兵大学的大门从来没有向他敞开过,自从父亲远去后,他只能苟且做人,听见过母亲痛苦的叹息、听见过老师无奈的叹息、听见过同学们怜悯的叹息、听见过有些人鄙视的叹息、听见过人生道路上无数的叹息。他从无助无奈中走来,他从自卑自弃中走出,艰难困苦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今天他自强不息,走向了自尊和自立。 想着、想着他的眼眶湿润了,往日的回忆还是让他激动不已,继续翻动着发黄的作业练习本,看到了大学第一学期的作业,英语是北京大学的公共课程,由郑培娣老师讲授,数学是樊映川所编的微积分课程,已经记不得是那位老师讲授了。数学作业字迹虽然工整,但是解题的格式不对,题目后面没有运算过程,直接填写了答案;英语作业居然把音标都写错了,这些瑕疵他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从幼年起就喜欢爱好无线电,在农村修水库时曾担任广播站技术员,进厂后要求去当电工,遭到了主管领导的拒绝,原因是父亲有问题,怕他在重要岗位搞破坏。这次考上大学,学生分配专业是随机和有选择的,原来在电工岗位上的就会分到电子专业,他是从机械维修组报名考试的,很可能会分到机械专业学习,他的愿望是学习电子专业,圆少年理想之梦,想了半宿突然灵机一动,在调查表的原工种栏里填写了"电焊工",这个在学生中唯一的非电气岗位的工种,被领导认为是相关专业,顺利地分配到了电子专业学习。 短暂的狂热和欢喜过后,迎来的是学习的压力和茫然,走马观花和急用先学方式速成的底蕴,怎么能跟得上大学的课程呢?教学所选的课程,全部都是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教材,授课老师也都是当时名校的著名教授,像他这样没有经过正规课堂学习和熏陶的"野学生",骤然间进入学堂,听起课来不知所措,一时半会难以适应。 上课的第一天,北大的郑培娣老师讲授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能颠倒着念,音标也没有学过,在中学时学习的是俄语,英语只会读"再见"、"早晨好"之类的三脚毛句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更是让他胆战心惊,没有想到会这么难学。 面对新的困难,面对新的挑战,是去克服和跨越,还是败下阵来,班里已经有一名同学打了退堂鼓,原因就是实在是学不懂,准备退学了。他想起了过去所遇到过的困难:少年时他酷爱无线电,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摆弄矿石收音机,初中时已拥有了自己安装的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由于文化程度太低,在学习电子线路图书时,碰到阻、容串并联互换的内容,怎么也不能理解,他没有退缩,比对着线路图在实际的电路板上作试验,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阻容的串并联公式思索,整整七天七夜终于让他悟出了门道,从此,在实际的电子线路制作中能够游刃有余的互换电阻和电容了,这在当时的同学中绝无仅有;下乡插队时,生活条件很差,村里没有电灯和电话,没有任何文化和娱乐,每天下工回来疲惫不堪,混身沾满尘土和牛羊的粪便,当时在知青中间流传着许多所谓的禁书,大都是中外名著和领袖人物传记,传到每人手中的时间有限,很多同学放弃了阅读,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上工休息时间和晚上睡觉前都抓住机会,贪婪的阅读J书,慢慢的创造出一套快速阅读法,中篇小说两三个小时内看完,长篇小说一天内看完,而且能把主要的情节和人物记住,就这样,他在插队期间的艰难岁月里,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和知青的手抄本小说,为日后的学习铺垫了文学的基础。 来到了工厂,分配到最脏最累的岗位,每天靠抬钢板为生,一直抬到老、抬到退休?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利用岗位有氧气切割变形钢板的工序,买来电焊、气焊的业务丛书,刻苦自学电气焊技术,从技术工人培训教材上看到一个用氧气切割圆形厚钢板的小发明,他在图纸上画了原理图,请车间技术员帮忙画成机械加工图,请机加车间的同学帮忙车成零件,自己安装成割圆的小装置,结果在工厂技术工种大比武中一举赢得了优秀的成绩,同年,从生产工人晋升为四级技术工人。学习文化功课时,正负数已然忘记,孩子不满一岁,妻子在公交公司售票早出晚归,自己还要按时上下班,全靠心中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摧枯拉朽般地攻克了八年功课的堡垒,侥幸的考上了大学。 难道还有比自己亲身的经历还困难得事情吗!他一咬牙、一跺脚,骂了声:"去他M的,豁出去啦"。 能够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他把这次机会等同于生命一样的珍惜,别人会用功的学习,他要用生命去学习,军马未动,其实胜负已分,不要命的终归狠过用功的。残酷的现实并不等同于他的所想,虽然刻苦用功,用尽心血学习功课,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就来了个大窝脖。 那是深秋的季节,第一学期开了五门基础课,有大学公共英语,高数1,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和电路基础,同学们经过短暂的复习辅导后,按高考的标准环境进行了期中考试,上了考场,他真的为难了,每科考试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还是有许多题目不会作或者没有把握作好,一场考试下来,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他的内衣还是湿透了。考试成绩公布了,五门功课皆输,没有一门达到及格,英语考了十多分,高数考了三十多分,只有电路基础考了五十多分。 "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班主任的声音从窗外传来,班主任老师是交通大学机电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已有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听到呼唤他低着头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心中揣测一定会挨到批评,因为考试不及格拖了全班的后腿,老师脸上也不光彩。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XXX,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不会是抄袭了别人的答案吧,我看你的人品还不错,估计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你的文化底子太差了,我们仔细研究了你的情况,认为你不具备学习大学文化的能力,你考虑一下还是自动退学吧,到时候被免去学籍时会更难受"。老师的话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他的心房,面对考试成绩的现实,他不能去争辩什么,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但是他很清楚也很自信,一个拿生命去赌明天的人,不会轻易倒下的!他对班主任说:"老师,对不起,我不能退学,我会总结教训,我会更加努力,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如果期末考试还不能及格,我就自动退学"。 清晨刚刚露出鱼肚白,启明星还斜挂在天边,一个身影匆匆的出发了,他挎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书包,手中捧着写满密密麻麻英语单词的小本子,口中念念有词地去赶早班公交车上学;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个身影匆匆的回来了,还是挎着黄书包,手中捧着写满密密麻麻数学公式的小本子,口中念念有词的跑上楼去挑水做饭;月黑风高万籁无声,一个身影端坐在小桌旁,奋笔疾书驰骋在书海的疆场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时复一时,转眼间秋去冬来第一个学期结束了。这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初冬的第一场雪给校园披上了银装,同学们早早的来到了教室,天气很冷,但大家都是热乎乎的感觉,期末考试开始了。 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这是他做事的风格,做任何事情都能吃苦耐劳,这是他做人的风格。那一年下乡时,生产队派他和几个同学去修水库,分配他们三人一组拉土方,挖土的地方离大坝三公里,一锨一锨地从地里把土挖出来,再一锨一锨地把土装上人力车,然后一人拉车两人推运上大坝,每人每天规定拉一方土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得运上大坝三方土才能完成定额,当时的知青们才十七八岁身体单薄,他们连续两天都干到天黑还没有完成任务,累得心都想吐出来了、累到浑身没有了感觉,只能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怎么办?连续三天完不成任务就要遣返回村里去。怕给生产队留下好逸恶劳的印象,又怕回去过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他和同学们商议,带上窝头和清水,中午不休息了,一定要闯过这一关,第三天过去了,天刚麻麻黑,就已经完成了定额,拿到了足够的工牌,他和同学站在雄伟的大坝上,豪迈的高呼:"我赢了"! 我赢了!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五科皆赢,最低的分数是六十多分,最高的分数是七十多分,尽管成绩并不好,可是都及格了不会退学了。 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他把女儿送回了故乡,父亲已从远方归来,强加在老人头上的政治罪名已然平反,父母亲看到他要上学又要顾家的艰辛,就把孙女接到古城去了。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他如释重负、如虎添翼,更加坚定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美其名曰3+2+1,3就是课前预习、上课听讲、下课复习,2就是多做习题和死记硬背,1就是融会贯通。还总结出来一个考取高分的秘诀,那就是每天、每周、每月都重复复习,不漏过书本中的任何细节。这些厚厚的一米高的作业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写出来的,从此,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了突飞猛进。 想到得意之处,他开心的笑了,手中拿着发黄的作业本轻轻的挥动着,正是这些白纸提供了演练的空间,正是这些作业本奠定了扎实的功课基础,正是这些一笔一划、一点一滴让他获得了知识的源泉,他又想起了学习的欢乐和往事:那台珠江牌单卡收录机,银色的外壳黑色的镶边,大按键大旋钮,三波段收音卡带录放,在学习进入稳定状态后,他和妻子倾其所有的积蓄,购买了这台漂亮的收录机,每天上学放学都提在手上,颇有点威风凛凛的感觉,因为那个年代能舍得购买四百多元收录机的人不多,无论是英语课还是物理课,他都认真地打开录音键,把老师的声音保存下来,回到家后再对照笔记反复的聆听,学习累了装入一盘"小城故事"的盒带,闭上眼睛尽情的享受和品味,那时邓丽君的歌声刚刚开始横扫中国,这台"珠江"牌收录机伴随着他读完了学业。 为了领会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抽象理论和公式定理,认真听讲和仔细阅读还不能使他全部弄懂和掌握,也许是天资愚钝也许是文化地基不稳,常言道高楼万丈平地起空中楼阁乱晃当,看到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优异,自己仅仅刚刚及格,他心中非常的着急,这时候想到了高考前学习功课的秘诀,那就是靠大量的做习题来领会和反证抽象难懂的内容,没有钱去买正式的练习本,全家除了保障吃饱的开支外,都投入在他的上学花费上了,这时母亲从古城家中给他捎来了大捆的白纸,他和妻子连夜裁割装订成册,于是就有了摞起来数米厚的习题本。 本子解决了,还得找习题作,正式教科书和辅导材料的习题不足以使他达到目的,只好去科技书店求救。买来了各种中外著名的习题集,以俄国出的居多,每天挥笔不停,短短的几年,数学、物理、英语的课外习题做了有数万道之多,直到有一天物理辅导老师也来向他请教广义相对论的难题之解,才体会到了拼命学习后的乐趣。 说到英语的学习更是有趣,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它有三点最重要,一是单词量,二是语法规则,三是多读多听。他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不及现在的幼童,直接学习大学公共英语几乎没有可能,他没有退缩,在马路上、在公交车里、在炉台前、在睡梦中无时无刻地背诵着英语单词,他把中文的语法和英文的语法逐句做比对,得出共性和个性,然后总结出来准确翻译的技巧:先抓主句的结构,再想英语的单词,上下段落综合考虑。这样的方法很快就发挥出效率,从第二学期开始,英语学习的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和稳定,从未有过补考的事情发生。 有一天,主管领导发怒了,他被叫到了领导办公室,这回不要以为他又有学业不及格,却是因为学习成绩太棒,影响了考场中同学的情绪。 事情还要从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说起,五门功课考完,他门门课程考试都是第一个交卷,老师和同学们还没有认识到他在学习上的进步,并未在意他的举动。第三、第四学期直到毕业,他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交过考卷,保持了交头卷的纪录。 这天是高数"3"的期末考试,同学们静悄悄的坐在课堂中,窗外站着监考老师和工作人员,紧张的气氛逼人心田,随着上课铃声响起,主考老师缓缓地走进课堂,照例是工作人员给每个同学发考卷,主考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注意事项和简要说明,大约过了不足十分钟,老师刚刚讲完黑板上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答题,他猛的站起身来,拿起卷子朝老师走去,全班同学的目光刷的一下都投在了他的身上,老师也奇怪地变了表情,他从容的给老师交了考卷,然后大步走了出去。后来他听在场的同学描述,老师以鄙视的目光送他走出教室的大门,自然是还以为他交了白卷,当打开试卷看后,老师旋即伸出了大拇指,那场考试他创造了全校的纪录,十分钟交卷,得分99分,扣的一分是因为有人提出来字迹潦草。 随后的所有考试他都毫不犹豫地在交着头卷,随后也证明所有的头卷都是优异的成绩,按理来说学校应该嘉奖才对,怎么会被叫到领导办公室谈话呢?"XXX,从今往后不准你再那么快的交卷子,我们专业不是你一个人考试,你这一交卷,其他同学会心慌的,会影响别人的考试成绩",领导严肃地对他说,他有点得意地问:"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领导说:"你做完后就在课堂上睡觉,等有人交了卷你再去交",他心中不服气,但是领导讲的也不无道理。 新的学年开始了,期末考试是大家认为最难的"数字电路",与往常一样,他在第三十分钟答完了考卷,左顾右盼没敢那么早去交卷,想到领导的忠告,就先睡一觉再说吧,一觉醒来,看看前面的课桌上没有交的卷子,又一觉醒来,还是没有人交卷,那就再睡一觉吧,第三觉醒来居然还是没有人交卷,后来才知道,这次考题之难,是近年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所以大家才没有作完或作完了需要检查。他实在忍耐不住了,鼓起勇气还是交了头卷,结果得93分,又是全专业第一! 几年的校园生活转眼就过去了,作为石化系统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在那个特殊时期有着远大的前程,他以总成绩第三名,专业课成绩第一名的优秀表现名列前茅,他在思考应该感谢的方方面面,首先应该感谢坎坷的经历给予了他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能力;应该感谢父母对他的全力支持;应该感谢小平同志给失落的知青开启了求知之门;应该感谢他没有被选送到"七二一工大";还应该感谢那些知识渊博的授课老师、辅导老师们。 为追一个求知之梦,他忍受了艰难困苦,他迸发出超常的体力和精神,他付出了与生命等同的心血,这一切都没有落空,经过若干年的奋斗,终于有了结果,毕业时他心中很高兴,在学习过程中他续写了父亲上学时永远都交头卷的神话!他证明了从小学程度步入高校殿堂的传奇。 他的思绪想到了一段有趣的佳话,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早晨,他携妻带女来到铁道部的一所大型工厂看望妻子的同学,来到自然是寒暄、吃饭、聊天,话说到酣处,同学的丈夫说:"听说你工大毕业了,这回可以跟在技术员屁股后面转悠了吧?",他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临走时掏出一张名片来留下,名片上醒目的印有:计算机中心主任、工程师,他早已戴上了羡慕而奢望很久的蓝色安全帽。 他默默的面对着厚厚的习题练习本,耐心的摆放整齐,两米多高的纸张集合,着实有它的份量,没有这些纸张的帮助,他不可能考上大学,他不可能完成学业,他也不可能日后去美国学习深造,更不可能在大型制造企业里驰骋,因为他的背景只是这些"白纸",没有任何的社会政治关系。 他决定不去搬走它们了,过去的已经不值得留恋与炫耀,更重要的是走向明天。 2006.5.1于北京 2017年10月29日修改
| |
|